这时,有人敲了几下病房门。
有个声音传进来,“秦总!你在吗?”
“在的在的。”秦远山一边答道一边对李东成说:“是彭中远医生过来了。”
他拉开了病房门,门外有个身穿白大褂的中年医生。
秦远山说:“我们也刚刚到,李先生已经替我老母亲诊断过了。”
彭中远把目光落在了李东成身上,主动伸出了双手。
“李先生,我叫彭中远,久闻大名啊。”
“你好!”
李东成和对方握了握。
他心中很好奇,不知道彭中远怎么会知道自己的。
似乎看出李东成的困惑,彭中远笑着说:“我和廖必先老先生是熟人,也是他告诉我你的地址的。”
“原来是这样。”李东成恍然大悟。
廖必先是金陵的名医,李东成曾在对方诊所帮助过对方,廖必先还把珍藏多年的药材送给了李东成。
接着,彭中远又笑道:“我刚才见万主任脸色铁青,我打招呼都爱理不理的。那头犟牛,从来不让人碰他的一亩三分地。”
看他的神情,并没有因万主任的不理睬而不高兴,反而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
李东成暗自好笑,心中还有些无语。
看得出,中医和西医之间的矛盾,在任何一家医院都是明争暗斗。
他岔开了话题,“彭医生,医院里用中医治疗过老太太吗?”
“治疗过,我们诊断是肺痿,但用药后,效果并不明显,我打电话向廖老先生请教,他说你可能有办法。”彭中远答道。
“有老太太的病历档案吗?”李东成问。
“有的。”
秦远山拉开旁边的床头柜,找到一个很大的塑料口袋。
李东成接到手中看了起来。
病历档案除了各种检查报告,还有历次的拍片,用药情况等等。
他没有去看西医,而是着重看了中医方面的诊断和用药。
看这些,能更直观的发现其中问题。
“李先生,有什么问题,请直接指出来。”彭中远倒是很谦虚。
“真要我直说吗?”李东成放下手中的档案。
“说吧,我过来也是虚心请教。”
李东成点点头,“从诊断来说,肯定是没有错的,用小柴胡汤来治疗也没有错,但用药上缺乏了灵魂。”
彭中远微微怔住。
他有些没有明白灵魂是什么意思。
李东成又说:“以健脾益气,止咳祛痰的这个治疗思路也没有错,你看这样来改动一下可以吗?”
“把你的笔借我用用。”
彭中远连忙从上衣口袋取下签字笔,递给了李东成。
李东成毫不客气地在原有的处方上,将黄芪的用量直接改成了120克。
彭中远皱着眉,很是不解,“李先生,黄芪会不会太重了?”
要知道,原先的黄芪用量也不过20克,这么一改足足多出5倍!
肺为人体内脏,比较娇贵。
虽然诊断老太太的病是寒痰为患,但黄芪是温燥之品,大剂量的使用搞不好会让老太太“虚不受补”。
李东成微微一笑。
“没关系,把这两味药替换掉。”
他提笔划掉其中两种药,改成了木香和杏仁。
李东成说:“我们重用黄芪,是取黄芪之性热,能温补脾阳之效,补土以生金,杜绝生痰之源。”
顿时,彭中远眼前一亮。
全新的处方立即变得可攻可守。
前边已经说过要防止虚不受补,可配伍木香和杏仁后,就完全避免了这种情况。
如果说重用黄芪是主帅,那么配伍的木香和杏仁就真的算是整个处方的灵魂。
他苦笑一下,不由自主地赞叹。
“廖老先生说李先生是当世难得一见的神医,我今天算是见识到了。看来我还是不够大胆,总是瞻前顾后的。”
只是改动两味普通的药,便能化腐朽为神奇,或许这就是神医和普通医生的最大区别。
其实,保守和死板是目前中医界的通病。
说难听一点就是既想治病,又不想承担太多风险。
李东成笑了笑,没有吭声。
有些事只能点到为止,说多了就会让别人没有面子。
这时,病房门再次推开。
秦永超拿到今天的检查报告进来,一起进来的还有司机小宁。
小宁在秦远山耳边低语了几句,大概是说安排酒店的事。
李东成对秦永超说:“你来得正好,我把处方写下来,你赶紧去抓药,加急煎出来。”
“好的。”
彭中远拿出自己的处方纸,李东成把新的处方写下来,交给了秦永超。
后者又赶紧去抓药煎药。
李东成又说:“彭医生,能不能给我找盒针灸过来?”
“可以的,请稍等。”彭中远急忙走了出去。
“李先生,谢谢你啊。”秦远山感激地说。
“不客气,先用药观察一晚上,如果老太太明天好转起来,就说明是真的有效。”
李东成很谦虚,也没有把话说满。
不一会,彭中远就拿过来一盒针灸。
李东成对银针进行消毒,就针刺风门、列缺、合谷、风池、肺俞等穴位。
主要是起到扶正固本、温肺散寒的作用。
随后,收起银针又针刺百会、神庭、本神、四神聪、神门。
一旁的彭中远忍不住问:“李先生,这是运用的四神方?”
“是的。”
彭中远能一眼认出,因为四神方的针灸并不稀奇。
所谓的四神方,是针刺的穴位中包含了四个“神”字穴。
这些穴位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被认为具有益气升阳、清热泻火、安神定志的功效。
但用到这里,结合中医处方,却有着辅助作用。
他心中叹气,暗忖:“或许这就是差距吧。”
针灸了几十分钟才结束。
老太太的脸色也是以肉眼可见地速度好转起来,让一旁的彭中远惊叹不已。
只是他并不知道,在针灸的过程中,李东成同样输入了一点点修为。
这时,秦永超也把急煎的汤药端了进来。
李东成说:“你们慢慢喂,让老太太喝下去。”
他看了一下时间,“每四个小时一次,每次小半碗就可以了。”
秦远山把枕头垫高了一点,“让我来喂吧。”
他接过汤药,用勺子一点点的喂老太太。
老太太由于昏迷不醒,吃进去的药也不多,甚至还会从嘴角溢出一点。
秦永超又在一旁细心地用餐巾纸擦拭。
李东成在这里治病救人,京都的孔易刚也回到了孔家。
他下车时已经恢复到本来面貌。
守门的中年人像尊门神一般守在孔易刚的客厅外边。
孔策、孔渊、孔良都在门外站着,谁也不敢私自进去。
见到孔易刚回来,三个儿子都连忙喊道:“爸!”
守门的中年人帮忙推开了门。
孔易刚微微颔首,“都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