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老四和楚氏显得有些焦急,楚氏急切地说:“妈,您还是跟着我们四房吧!飞儿还在念书,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

您现在多陪陪他,他以后有出息了,指定让您享福。”

李老太慈爱地看了看孙子飞儿,又转头望向老四夫妇,语重心长地说:“老四啊!我自然知道你的孝心。但我这把老骨头,跟着谁过都是一样的。

老二两口子,我一直很放心,他们勤劳本分,我跟着他们,心里踏实。

至于老三,你们也是我的孩子,我自然是希望你们都好。

至于飞儿,我相信他会成为一个有出息的孩子,但我的晚年,就让我自己来做主吧!”

说到这里,李老太停顿了一下,眼神变得严肃起来:“最近世道不太平,你们拿到钱后,要么自己存起来,要么找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

钱虽不多,但也是我们家的一份心血,不能有任何闪失。”

李老二连忙接话:“妈,我们这就去存钱,您也一起吧,正好我们可以在镇上给您买些新衣裳,还有您爱吃的糕点。

而且我们两口子说过的,绝不会动用妈的钱,每一分都会用在刀刃上。”

冯氏也连忙点头:“是啊!妈,我们一起去,我也给您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补品,补补身子。”

李老三和陈氏也附和道:“是啊!妈,我们也去存钱。您放心,我们会好好规划这些钱的,不会乱花一分一毫。”

李老太听完两个儿子和儿媳说的话,心里很是熨帖,笑着开口说:“我们去存钱就可以了,至于衣服、补品什么的,等以后有钱,你们要买,我也不拦着。

现在还不行……先得顾好自己的小家。对了老四,你们两口子不去存钱,可得自己藏好咯!

好了,老二、老三,我们走吧!去把钱存上,顺便买些必须用品。”

闻言,李老四连忙开口说道:“妈,我们要去存钱,家里留够飞儿念书的就可以了。而且我们也还要买锅碗瓢盆呢!我们一起去吧!”

李老二听完自家四弟说的,也表示赞同,“那我们就一起去存钱吧!”

队长王建国站在大队部正厅的中央,目光扫过围坐一圈的村民们,他们的脸上或疑惑、或担忧、或不满的情绪交织在一起。

显然对于即将到来的知青安置问题心存顾虑。他轻咳一声,试图用沉稳的声音缓解紧张的氛围。

王建国的话语里透着几分诚恳,“今天开会要说的第二件事情就是,之前我接到上级领导通知,年后会有第一批知青上山下乡,要求我们每个生产大队,都要接收十到十五个知青。

要我们安排好住的地方,可是你们都知道,多余的空房子是没有的。”

副队长闻言,眉头微皱,但很快接话道:“王哥,您说得对,可咱们总得实际点。我提议,不如让他们先在农户家里暂住,这样既解决了住宿问题,也能让他们更快地融入咱们的生活,了解咱们的难处。”

会计连忙摇头,手里的算盘虽然没动,但她的心思已经快速转动起来:“李副队,话虽如此,可你想过没有?

知青们大多是从城市里来的,他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还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跟咱们大不一样。

万一闹出矛盾,影响了邻里关系,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将大叔摇头晃脑地表示赞同:“就是就是,咱们庄稼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那些城里的讲究,咱们哪里懂?伺候不好,还落埋怨。”

“乡亲们,我理解大家的顾虑。咱们这地方,条件艰苦,自给自足都难,更别说突然多出这么些城里来的知青了。

但咱们得往远处看,这是国家政策,也是咱们大队为国家做贡献的机会。他们来了,不仅能带来新的知识和技术,也是咱们乡村文化的一个交流和融合的机会。”

周大柱也愁眉苦脸地说:“队长,我家里本就不宽敞,再添几口人,实在是挤不下啊。”

一时间,会议室里议论纷纷,气氛显得有些凝重。王建国见状,轻轻拍了拍桌子,示意大家安静下来。随即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大家静一静,听我说。今天早上,我今早问了月月丫头,她虽然年纪小,但脑瓜子灵,想法多。

她提了两个主意,我觉得挺值得咱们考虑。你们听听看,要是你们不同意就算了。”

“哦?月月丫头说了啥?”副队长李卫东好奇地问,其他村民也纷纷投来询问的目光。

“月月提议,咱们不如单独给知青们修一排土坯茅草房,既解决了住宿问题,又能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减少不必要的摩擦。”王建国详细解释道着,看了看众人。

顿了顿,又继续道:“她还说,这排房子可以设计成两边大通铺的形式,既节省空间,又方便管理。中间可以留一个堂屋,可供知青们作为吃饭、学习或者交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