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胡宗宪离开乾清宫后。

朱翊钧兴致也来了,让冯保安排人伺候自己写字。

朱翊钧在案前站定,冯保早已指挥着小太监们将笔墨纸砚伺候得妥妥帖帖。

只见朱翊钧抬手,稳稳握住那支粗大的毛笔,略一思索,笔锋游走,在那张大宣纸上写下四个大字——“国泰民安”。

每一笔都力透纸背,尽显天子的威严与豪迈之气。

冯保在一旁看得眼睛都直了,脸上堆满谄媚的笑容,忙不迭地夸赞道:“陛下这字,真是越发苍劲有力、气势非凡呐……国泰民安,应景啊……奴婢觉得自陛下登基,改元万历之后,我大明朝国运越发昌盛……”

朱翊钧听了笑了笑道:“大伴啊,你啊 ,就是会说话,‘国泰民安’,此乃朕所求,一生之求,然欲达此境,谈何容易……内有吏治整顿之艰,外有边患扰攘之虞,民生之休养生息、百业之蓬勃兴盛,桩桩件件,皆需上下臣工齐心协力……路漫漫啊……”

听完朱翊钧的话后,冯保赶忙应道:“陛下,您英明果断,在奴婢看来,纵前路荆棘满布,艰难险阻重重,不出十年,陛下必使我大明朝山河永固,百姓安居乐业……”

这个时候,天子对于冯保充满了信任,也是因为英明天子的信任,让冯保也有了新的奋斗目标。

主仆关系,到达了一种无比和谐的境界。

“那件事情,处理的怎么样了……”

“陛下放心,稳妥的很,绝不会有人察觉出什么的。”

正在两人说话的时候。

陈矩匆匆忙忙地走进来,脚步急切,脸上带着几分慌张。

朱翊钧瞧见陈矩这副模样,笑容瞬间淡了几分,心中涌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还没等陈矩开口,朱翊钧便问道:“什么事情如此慌张?”

陈矩赶忙跪地,声音带着几分焦急:“陛下,出事了!”

朱翊钧眉头一皱,追问道:“什么事?”

陈矩如此慌张的样子,可是极为少见的。

陈矩深吸一口气,说道:“胡宗宪胡尚书在从宫里边返回兵部的时候,在车上晕倒了,现在兵部的人把他送回去,也差人过来禀告……”

朱翊钧闻言,神色骤变,手上的毛笔不受控制地“啪叽”一声掉落在那诺大的宣纸上,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安”字的下边,晕染出一团乌黑的墨迹,就像是平静湖面被投入巨石,泛起层层惊涛骇浪。

而一旁得冯保也是脸色一变 ,赶忙将掉落在宣纸上得毛笔捡了起来,放回到了砚台中。

“这……这怎么会?”朱翊钧喃喃自语,脸上满是惊愕与担忧:“胡爱卿,刚刚离开啊……”

他来回踱步,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片刻后,猛地停下脚步,看向陈矩和冯保,沉声道:“速传太医去胡府,务必将爱卿治好,另外,把兵部来报信的人带进来,朕要细细询问!”

来宫里面报信得人是兵部郎中赵毅。

他到了乾清宫后,便赶忙下跪行礼。

“朕问你,胡爱卿现在情况究竟如何?”

赵毅磕了个头,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回道:“陛下,臣现在也不知是什么情况,胡尚书晕倒后,卑职和几位同僚心急如焚,赶忙将他送回府中,便立刻赶来向陛下禀报,一路上都没敢耽搁,实在还没来得及去了解胡尚书的具体状况。”

朱翊钧心中的不安愈发浓烈。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如草木,生,是一场盛大的开始,而死,却是必然的落幕……

胡宗宪年龄大了,在他的这个年龄身体但凡有些风吹草动,都是致命的。

他不再多问,当机立断地说道:“朕即刻前往胡府。”

冯保应了一声,而后赶忙下去安排……

朱翊钧的车驾在锦衣卫的严密护送下,朝着胡府赶去。

车轮滚滚,扬起一路尘土……

胡府内,胡桂奇心急如焚,在胡宗宪的房间外不停地踱步……胡桂奇是胡宗宪的长子,也就是当年在东南被海瑞好好教训一番的胡家大公子……

兵部的两位侍郎也都面色凝重,守在门外,他们不时地望向屋内,眼中满是焦虑。

“父亲这到底是怎么了,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晕倒……”胡桂奇声音中带着哭腔,转头看向两位侍郎,仿佛想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丝安慰。

兵部左侍郎沈文叹了口气,安慰道:“胡公子,吉人自有天相,胡尚书福泽深厚,定能平安无事。”

话虽如此,可他的眼神中也透着深深的忧虑。

兵部这些年啊,手上抓的事情越发的多了,要是再这个时候,胡宗宪走了,那么兵部的担子谁能担起来啊。

而此时胡宗宪的卧室内。

徐渭坐在胡宗宪的病床前,目光紧紧锁住那虚弱的面庞。

房间里光线昏暗,唯有几缕阳光艰难地透过窗棂,洒在地面上……

他望着胡宗宪,眼眶不自觉地泛红,长叹一声,声音低沉而沙哑:“部堂大人,真的油尽灯枯了吗?”

“部堂大人”这称呼,在他唇齿间吐出,带着岁月的厚重与深沉。

恍惚间,往昔岁月如潮水般涌来,那是十几年前的称呼了,那时的胡宗宪意气风发,身姿挺拔,在朝堂与战场间纵横捭阖,而自己,也还正当壮年,两人携手为了东南的局势奔波忙碌……

躺在床上的胡宗宪,似是捕捉到了这声呼唤,原本毫无血色的脸上,细微的肌肉轻轻抽搐了一下。

眉头微微皱起,像是在努力挣脱那无尽的黑暗与疲惫。

他的眼皮轻轻颤动,仿佛有一股力量在驱使他回应这熟悉的声音。

许久,胡宗宪缓缓睁开双眼,眼眸中满是混沌与迷茫,好一会儿才渐渐聚焦,看清了眼前的徐渭。

他的嘴唇微微开合,想要说些什么,却只发出了微弱的、沙哑的气声。

徐渭见状,连忙凑近,将耳朵贴近胡宗宪的嘴边,试图听清他的呢喃……

“先生,倭寇不足为虑,我大明朝的心腹大患在京师,在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