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万历七年二月,京城的天空澄澈如洗,淡蓝色的幕布上,几缕白云悠悠飘荡。

紫禁城的红墙金瓦在晨光的轻抚下,闪耀着庄重而威严的光辉。

这座古老的宫殿,承载着大明王朝的兴衰荣辱,今日,又将见证一场意义非凡的盛典。

宫门外的仪仗队早早的就准备好了。

而文武百官也在这里等待着。

宫门的一角,专门的画师正在书画着大明帝王出警图。

年轻的皇帝朱翊钧从皇宫中走出。

他穿戴着帝王的甲胄,身后跟着冯保,陈矩等一行人。

天子出了皇宫,百官们跪迎。

朱翊钧的面庞虽还带着几分少年的稚嫩,可他的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坚毅与果敢……

他环视一周,随后,摆手示意众人平身。

当百官起身后,朱翊钧登上御辇。

随着数声清脆的鞭响,仪仗队开始前行。

最前方是骑着高头大马的甲士,他们身披黑色重甲,手持长枪,面容冷峻。

簇拥着御辇的是锦衣卫,他们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眼神犀利,时刻警惕着周围的一切。

而画师们坐在马车上面,跟在队伍旁边,手中的画笔不停地舞动,将眼前的场景一一描绘在画纸上。

文武百官的马车紧紧跟在后面,车轮滚滚……

一路之上,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想看看皇帝长什么样子,不过,仪仗队经过的主要街道都已经被堵住了,他们也难以靠近。

出了北京城,队伍直奔禁军驻地。

当浩浩荡荡的队伍抵达禁军驻地时,被御检的部队早已整齐列队,等待着皇帝的检阅。

而在驻地之外,陈大成,陈闻礼等人早就候着。

朱翊钧从御辇上下来。

陈大成等人赶忙下跪迎接。

朱翊钧也让他们平身。

随后,官员们都下了车,与皇帝一同进入到了禁军三营。

他们原本不用来的,不过,在开始的前三天,突然得到旨意,要百官观礼。

而后,礼部张四维才开始安排。

官员们先在点将台处等待,而朱翊钧大步走到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前,这匹马正是他心爱的雪影。

他翻身上马,腰间的宝剑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

身后,一群褪去华丽服饰、身着重甲的锦衣卫紧紧跟随。

马蹄声“哒哒哒”地响起,节奏沉稳而有力……

朱翊钧骑着雪影,缓缓从列队的禁军士兵前走过,士兵们的目光紧紧追随着他,眼中满是对权力的敬畏,以及对皇权的忠诚。

突然,朱翊钧抽出宝剑,高举过头,振臂高呼:“大明万岁!”

声音响彻整个演武场。

士兵们在将官的率领下,齐声高呼:“大明万岁!陛下万岁!”

声音震耳欲聋,气势磅礴,仿佛要冲破天际。

朱翊钧沿着队伍,一个一个方阵地检阅,他的眼神坚定而自信,从一个个同样年轻的脸上划过。

每到一个方阵,朱翊钧便会振臂高呼一次大明万岁,而方阵的士兵也会做出同样的回应。

检阅完毕后,朱翊钧收起宝剑,纵马朝着点将台而去……

而这一幕,都被宫廷画师记录下来……

点将台上,张居正远远的望着英姿飒爽的皇帝,心中暗自欣慰:“真是天子啊,陛下如此英明神武,何愁我大明不昌盛……即便我走了,我留下的东西,陛下也一定能保住。”

新税制,新政,考成法,这一系列的变革,在变得时候,有难度,在后期维持的时候,更难,他能够充分考验一个统治者的能力与决心,在这个时候,张居正已经非常确定,这两个东西,当今陛下都有……

而站在张居正身旁的海瑞,却是一脸严肃,他的立场与张居正是不同的。

陛下如此重视兵事。

代表什么。

代表他不愿意成为一个太平的守成之君……

现在的大明朝有银子,有能力在边关搞事了。

嘉靖二十九年——鞑靼部俺答汗率军长驱直入北京郊区,烧杀抢掠数日,满意而去,“庚戌之乱”给世宗皇帝陛下,也就是陛下的皇爷爷带来的屈辱,年轻的皇帝会忘记吗?

海瑞悠悠然叹了口气……

检阅完毕后,朱翊钧收起宝剑,纵马朝着点将台而去,身后的重甲骑士们也加快了速度,紧紧跟着天子的脚步。

朱翊钧刚刚登上点将台。

摆放在驻地西北角的大炮开始了轰鸣……足足响了九十九声……

朱翊钧站在点将台上,目光扫过台下的将士们,高声说道:“众将士听令!你们是我大明的精锐之师,肩负着保卫家国、守护百姓的重任。朕今日亲临,便是要让你们知道,朕对你们寄予厚望!”

台下的将士们齐声应和,士气高涨……

随后,士兵们开始操练。

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天。

朱翊钧坐在点将台上的御座上,认真地观看,不时点头称赞。

整个仪式结束时,已到傍晚。

士兵们虽然疲惫,但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神情。

天子跟当官的走后,宫中派来的锦衣卫抬着装满银子的箱子走进军营。

几十口箱子。

而陈大成便又将散了的兵士们聚在一起了。

“陛下旨意!今日大家操练都辛苦了,赏赐三个月的军俸,让兄弟们贴补家用。”

士兵们听完之后,欢呼雀跃,原本的疲惫一扫而空。

随后,在锦衣卫的监督下,当场开始发银子。

三十余口大箱子被当众打开,白花花的银子在夕阳余晖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士兵们自觉排起队,依次上前领取饷银。

“嘿,你说咱这皇帝陛下可真是大方!”一个满脸憨厚的年轻士兵,双手紧紧攥着刚领到的银子,眼睛笑得眯成了缝,小声跟身旁的同伴说道。

同伴咧嘴笑道:“那可不,咱今天在皇帝面前操练得卖力,这银子拿得那叫一个踏实。以前三个月的饷银,得攒好久才能给家里寄点儿,这回好了,能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咯!”

“我在这军营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今儿个才真切觉着,咱这皇帝心里装着咱这些小兵呢。”

“是啊,”另一个士兵附和道,“就冲这多发的饷银,往后上了战场,咱可得更卖命,不能给陛下丢脸,不能给咱大明丢脸!”

队伍里,还有几个年轻士兵兴奋地讨论着。

“等我把这银子寄回家,我娘肯定高兴坏了,说不定还能给我娶个媳妇回来!”一个新兵满脸憧憬地说。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发饷的现场热闹非凡,士兵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

多说屁话没有用,真金白银才能收敛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