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医室里。
点滴按时,滴答,滴答。
从软瓶里输入血管。
人很神奇,人的血管居然能进入液体。
所以如果喝酒,渗透到血管好像也很正常。
林晓雅靠在医务室蓝色的椅子上,盯着自己的吊瓶发呆。
今天是阴天,没有太阳,医务室里也没有阳光透进来,里面还是浓郁的消毒水的味道。
或许是那天出来,没有化妆,连冯浩都看到她没化妆的样子,这几天干脆索性不化妆。
她不化妆跟化妆真是判若两人,经常有同学都没有认出她。
她还是裹着她的那条彩色的大披肩,里面穿着毛衣,薄毛衣+厚毛衣+外套,她这两天有点怕冷,退烧了,但是咳嗽的厉害,昨晚咳的没睡着,有点抱歉,把大小姐的睡眠也影响了。
她躺平就开始咳嗽,坐起来稍微好一点,但是总不能一夜坐着。
校医给她开了止咳药,并且还给她打了学校补贴的五百块,所以她生一场病还赚了二百多。
但是大夫说她身体亏空的厉害,抵抗力太低了,所以感冒会比较严重,别人可能三四天就好转了,她咳嗽睡不着,看着更憔悴了。
白天的时候其实还好,坐着都不怎么咳嗽。
其实最好应该靠着补眠,晚上没睡觉的话,白天精神不好。
但是她睡不着,她睁大眼盯着自己的点滴,一滴,一滴的。
她看到冯浩给她画的画了。
之前冯浩说过,画了一幅以她为模特的画。
她说随便,无所谓。
冯浩没有把画发给她看,她也没有要。
她总是心虚,日常单独跟冯浩聊天都不敢多聊。
所以她是刷新闻看到的。
冯浩虽然去首都了,但是关于他的消息,总能看到,大数据会反复推给她,因为大数据不知道骗人,大数据只知道有个宿主一直反复去探触关于某个人的消息或者周边相关,大数据会记录下来,然后收集齐这个人的消息,通过不同的渠道发给她,展示给她,知道她会点,她会看,她会停留的时间很长。
她看到了那幅摆在漂亮的画展展厅的画,名为《破晓》。
百科上破晓是指,“早晨刚开始发亮,朝阳,或者好似朝阳发出的光亮。”
“因为词语比较独特,被广泛用于艺术媒体方面。”
这是一个听着就比较美好的词。
可是林晓雅理解,这个词可能是字面上的意思是破破烂烂的晓雅。
因为她看到这幅画,就懂,冯浩是什么场景下画出来的。
因为那天,那次在偏僻的教学楼背后的一场不堪的遇见,他看到她最为狼狈的一面,她以前觉得被同学看见会社死的场景,然后被冯浩遇见了。
那种狼狈,像是自我阉割,像是被打断骨头一般。
冯浩画下来了。
可是冯浩画的很美,不显狼狈,有一种独特的美,林晓雅看到画的瞬间,甚至理解了对自己痴恋成狂的水仙神,爱上湖里自己的倒影。
她觉得那幅画真美。
哪怕是破破烂烂,狼狈不堪,但是不能否认,她的美。
画展里还有大小姐的画。
可是林晓雅觉得,冯浩画自己的这幅更好,更美,更感人。
那一瞬间,他肯定是理解自己的,不仅仅是同情,他是懂她的。
所以他画里的她,没有自卑,没有怯懦,虽然周身都是黑暗,但是依旧能做冲破黑暗那抹光,破晓。
画的真好。
如果她有钱,她都想把那幅画买下来。
无论花多少钱。
她也忽然能明白,有些疯狂追星的人的心态,看着台上闪闪发光的人,不顾一切的想扑上去,想爱,太爱了,爱的发疯癫狂不顾一切没有理智,能因为他看你一眼,嚎啕大哭,像是神经病。
他如同星辰,璀璨发光。
蓝色的靠椅,少女眼神湿润看着点滴,因为仰着头,始终没有落泪,只是像是看点滴看累了一般,许久没有眨眼。
一阵开门声,校医室门口有个自动播报门铃。
本来词是欢迎光临,因为这里毕竟是医务室,改成有人来了,有人来了。
来人是苏倾倾。
她去外教那里学习完,然后拿了助理送的食物,提过来给林晓雅。
林晓雅拒绝,让她不要这么麻烦。
大小姐平淡的道:“不麻烦,其实我也不喜欢吃学校的饭菜,只是一个人的饭做出来不香,正好,你可以陪着我吃。”
她就是这样,给人帮忙都是清清淡淡,很随意的模样,不让人觉得她在卖好。
煲的排骨汤,精选小排。
奶白菜。
清蒸鱼,野生九节虾虾,和牛肉粒。
米饭是五常大米,真五常,很香。
虾肉饱满清甜,很嫩,而且处理的非常干净。
林晓雅如果不是生病,她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餐食。
她之前去餐厅打工,就算是高级餐厅,员工吃的食物也是边角料,普通的餐食,不会给员工用这么好的食材的。
食物很美味,尽管她没有什么胃口,都能吃不少。
可是食物越美味,她越煎熬。
尤其是看到那幅画。
她想,她多么希望,自己就是一个正常普通家庭的孩子,只要都有爸妈就好,不要很有钱,就普通家庭,她都敢喜欢冯浩,她敢大声的跟冯浩说,大声的跟那个男孩说:我喜欢你。
可是生活中,她只是一个小丑,画着浓郁的妆,甚至不敢真面目示人,装腔作势,努力成熟,努力生活,竭尽全力,却依旧连一个普通人都不如。
自己的生活如此糟糕,已经在深渊底部,有什么资格去拉扯攀附别人。
林晓雅大口吃饭,大口吃菜,她要快点好,好起来,不感冒了,就不会这么难受,忙碌起来,就不会想七想八。
她永远不会做对不起苏倾倾的事情,因为她在她生病的时候给她带饭了,很好吃的饭。
一顿饭,就足够收买她,她的人格,就是这么便宜的。
……
丽思卡尔顿的茶不便宜。
朱女士点了两杯,一杯398。
一杯茶有送一些茶点,红枣,绿豆糕,核桃仁,花生。
这一套放到成都老茶馆,45能喝一下午。
冯浩并没有直接告知,哪怕对方是金主买家。
而是先问了对方。
“请问朱女士您跟画中人是什么关系?”
中年女士沉默了一阵,喝了一口茶水,然后微微皱眉,显然她点的白茶,不符合胃口,不好喝。
然后才道:“画中的女孩,应该是我的女儿,当年我跟她父亲分开后,我去了台湾,后来又从台湾去了日本,再后来去了美国,现在跟我第四任丈夫定居新加坡。”
若是之前的冯浩,可能就会觉得这一段话是在自我剖白,说她生活艰难不易,结婚离婚,多个国家流浪。
但是冯浩一进来就发现对方生活品质很高,养尊处优那种精致感,不是每天奔波能培养出来的,至少在经济方面不会差。
这位朱女士生活条件是很优渥的,而且从她花了200万拍一幅画,也能看出来不缺钱。
但是在不缺钱的情况下,知道自己有个女儿,稍微打听一下,也能知道女儿在哪,这么多年却不闻不问, 直到看到一幅画,跳出来,花重金买画,这个感觉很违和。
虽然不同的国家距离远,但是不至于说见不了面。
情非得已,情不自禁,情难自禁,都是借口,还是权衡利弊。
在听到对方说自己是林晓雅母亲的时候,冯浩第一时间并不激动,虽然他很希望林晓雅能有好的家人,能过的好一些。
或许是现在智商比过去高一些,想的就比较复杂。
甚至看一个人,不是从性本善去看,而是从性本恶去看。
对方又整容了,看不出脸相似的模样,谁知道真假?
朱女士掏出一个钱包,香奈儿稀有皮的,应该是黄貂鱼皮,有珍珠一般的光泽,冯浩被大小姐科普过奢侈品,稀有皮一般都是高端定制的产品线,或者特别设计的限量款,普通羊皮钱包可能八千到一万五左右,高端定制可能2万到4万左右,限量款的话,超过五万,因为这个钱包香奈儿标志是镶了宝石的,所以应该是限量款,加宝石,可能六七万至少。
国内的人不怎么用钱包了,都是电子支付,但是个国外还是有用钱的习惯,所以还有用钱包。
她打开她的钱包,里面还有一张老照片,一个年轻女人抱着一个小孩,小孩张嘴笑的很开心,手舞足蹈的,这个年轻女人就跟现在的林晓雅差不多,甚至更漂亮一些,但是五官基本差不多,穿着现在看有点土的衬衫和百褶裙,但是估计那时候已经是超级时髦了。
但是冯浩看这个照片,很唏嘘。
很难想象,林晓雅小时候曾经是笑的这么开心的小女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