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欣蒙着脑袋哭了一场,哭得再也流不出眼泪,才算是平静了下来重新思考。

朱允炆的娘吕氏是文官之女,朱允炆的皇后马皇后也是文官之女。

上辈子公爹杀回京师以后,马皇后确定死在了大火中。

朱允炆失踪,同期失踪的,还有马皇后的爹,再后来,吕氏也在一场大火后销声匿迹。

保不齐,这些曾经在推动朱允炆上位过程中立功的人,能救的都被人救走了。

救走朱允炆则是为了给公爹后来执政埋下隐患。

公爹为了找出朱允炆,永乐朝可是花了不少冤枉钱。

朱高炽的死且不说。

瞻基死后,她想过几个可能。

积劳成疾——不可能!

儿子一直是个懂得找乐子的人,也舍得放手,一天里,处理朝政也就固定的那几个点。

谁能有一个当娘的清楚儿子的作息。

玩物丧志——不可能!

儿子什么都玩,棋琴书画,蛐蛐,说沉迷也沉迷,但抽身更快,该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一直门清。

天生短命——不可能!

他爹都活了四十七。自己的小儿子活到了七八十呢。

纵情声色——这个更不可能!

皇帝上哪里睡,跟谁睡,甚至当晚睡几次,都有记录的,那会儿子独宠孙皇后,偶尔才去别人去。

外面的人还疯传瞻基学他爹他祖父磕丹药——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公爹跟朱高炽还没有傻到那种程度,玩一玩是有的,痴迷长生不老什么的,那就是扯蛋。

被公爹跟道衍和尚带着长大的瞻基早慧,十几岁就说过生死有命这样的话。

他的遗诏也说了——夫死生常理,修短定数。

现在朱高炽的这封信。

加上上辈子自己后来的经历,整个脉络确实清晰得不能再清晰了。

藏在朝臣背后的士族世家想要一个可以掌控的皇帝。

而瞻基登基以后不好掌控的趋势越演越烈。

内阁跟内书堂之争是一件。

瞻基暴病之前,还干了一件所有朝臣都反对的事。

这事,包括张欣,都不是很赞成,因为确实劳民伤财。

宣德九年六月,王景弘受命以正使身份主持船队出使南洋,也就是大明朝的第八次下西洋。

之前马三保的第七次下西洋,就已经是瞻基顶着朝臣反对,强行让年迈的马三保带队出航。

马三保死在了回航的路上。

所有人都以为从此没人可以带领船队,重新起航的时候,瞻基把随马三保出过海的副使王景弘推上去了。

王景弘没有辜负瞻基的期望,在马三保死后第二年,第八次下西洋。

这趟远洋在宣德九年十二月顺利返航。

回国时,苏门答腊国王还派遣了他的弟弟哈尼者罕随船队到北平朝贡。

王景弘可是正当年的岁数!!!接下来莫不是要年年下西洋?

而且,又有人来朝贡了,这就是拿破烂来换钱的万国来朝要重启么?

公爹永乐朝那会,举国上下深受万国来朝其害,到了宣德朝,好不容易才消停了,又要重蹈覆辙的么?

朝臣们苦哈哈的天天拿胡椒香料当俸禄的日子又要来了么?

朝臣不能干,于是皇帝必须换。

自己儿子倒下了以后,换了九岁的朱祁镇上去。

她这个做太皇太后的,政事大多还是要依赖朝臣,本身她也确实不是很赞同下西洋这事,于是命王景弘停罢采买营造。

下西洋一事,彻底停摆,至此,再无大明壮举。

而,朝臣们,又成功用上了可控又不懂朝政的儿皇帝,跟她这个能懂一半朝政又没有野心干政的太皇太后。

大家皆大欢喜。

除此之外,海军从此废弛,这海上的交易再也没人管着了。

民间“走私”海贸盛行,多少世家大族成了当地豪强。

还挣得盆满钵满。

沿海的普通老百姓饱受海寇侵扰,苦不堪言。

可笑,太可笑!!!

她信任了一辈子的朝臣,原来都是把老朱家当冤大头!把她当傻瓜!

怪不得她死后,都把她夸出花来了!

真真个,你大爷的!!!

越想越气,张欣几乎咬碎一口银牙。

现在,就剩下最后的三个问题。

下手的是谁,什么时候下的手?怎么下的手?

年前那段时间瞻基并没有住宫里,过年倒是在宫里。

能下手的人可太多了。

张欣长长呼出一口气,还没到来的事,先放一边!

还是化悲愤为睡觉的力量,明天又是在重生的世界里大展拳脚扭转乾坤的一天!

~~~~

第二天一早。

“咦,大嫂眼睛怎么了?”

首先发出疑问的是两个小姑子。

张欣神色萎靡,眼睛肿得像金鱼一般。

张欣瞪了她们一眼,做不想说话状。

两个小姑子都很有自觉地没再追问。

她们俩也清楚,朱高炽在京师做人质呢,张欣嘴上没有说什么,这心里还不定有多担心呢,大哥每次来信,大嫂都看好几遍。

昨天晚上她们俩从外面回来例行去孝德宫给徐氏跟朱棣请安的时候,徐氏就悄悄的跟他们说了,张欣跟朱高炽分隔两地这么久,新帝也不知道打算怎么样,让她们多宽慰张欣一二。

讲真,她们不知道怎么安慰,但不说话还是可以的。

“走吧。给爹娘请安。”

收拾停当,张欣说道。

“好。”

大家都不是太喜欢废话的人,也各自有事情要忙,请安完毕回到延德宫,朱安乐跟朱智明又换了一身普通的衣裳,直接干正经事。

“嫂子,我跟四妹还是去女子工坊那边哦。”

“好。一会我忙完了也去。”

张欣点头应下。

王府的事情她得安排完了才能出去。

山东的旱灾果然发生了,从过完年到现在滴雨未下。

这回可不是只有张秋河遭灾,而是整个山东州府都这样。

开春撒下去的种子,发芽了以后,一批一批的全部都旱死了。

眼见着秋天必然颗粒无收。

已经在北平安顿下来的张秋河灾民,因为各种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成了新灾民的投奔对象。

北平城从上个月起一直在络绎不绝的进人。

没有时疫的情况下,大家状态还可以,即便拖家带口的,有接应的亲戚故旧,倒也不用燕王府再花钱赈济。

就是随着搬过来的老百姓越来越多,这北平城就有点负荷不了。

首先见底的就是北平的官府粮仓。

布政使家的张夫人又递了帖子到门房那边求见张欣。

“臣妇,又厚着脸皮借粮食来了。条陈在这里,我家大人全都填好了。”

一番见礼过后,张夫人直接开门见山。

她跟张欣打交道已经很多次了,总算是知道要如何跟张欣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