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 > 第141章 大明没有退路,骂名臣来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1章 大明没有退路,骂名臣来担

这就是赵贞吉的《三几九弊三势疏》。

虽然远不如海瑞的《直言天下第一疏》,但就实质内容而言,赵贞吉碾压海瑞。

赵贞吉言之有物,直击要害,后边紧跟措施。

而海瑞则是一身是胆,通篇都在批评朱厚熜,教朱厚熜怎么做人。

但真正可行的措施,乏善可陈。

《直言天下第一疏》,展现的是海瑞的勇气。

《三几九弊三势疏》,体现的是赵贞吉的能力。

清官不等于能臣。

现在大明朝,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需要能力,扭转乾坤的能力。

所以,大明朝可以没有海瑞,但必须得有赵贞吉、高拱、张居正。

朱元璋连连点头,“赵贞吉,你对大明朝政有过真正的思考,是个能办事的人。”

赵贞吉瞬间心潮澎湃。

能得到太祖爷一句不错的评语,这辈子没白活。

此生无憾。

朱元璋最后看向张居正。

这次穿越就是为他而来,却在这个时候才见到。

仪表堂堂,姿貌甚伟,一看就有名臣之姿。

不错。

朱元璋问他:“你在翰林院,应该很有学问,说说对一条鞭法的见解。”

张居正虽然官职低,但不卑不亢。

“启禀太祖爷,一条鞭法好是好,但若推行,非有金口玉言之威,雷霆万钧之力,坚韧不拔之志不可。”

“即便遭太吓人唾骂,也要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说到点子上了。

而且是前边高拱和赵贞吉所没有提到过的点。

非超世之杰,非常之人,干不了改革这事。

杨帆悄悄给他点了个赞。

不愧是救时宰相。

朱元璋心中有了数。

三人均支持一条鞭法。

那就好办了。

“咱问你们,你们觉得一条鞭法真的足够拯救大明吗?”

“或者说,有比一条鞭法更好的办法吗?”

三人面面相觑。

虽然首倡者桂萼是靠跪舔上位,但一条鞭法集古今之大成,怎么可能还有更完善的?

看着三人懵逼的样子,朱元璋的心情突然好了。

嘿嘿,你们不知道的东西,不等于这世上没有。

注意了,朱元璋要开始装逼了。

他向赵贞吉、高拱、张居正三人详细介绍了摊丁入亩和火耗归公。

至于官绅一体当差纳粮,朱元璋虽然很想说,但没说出口。

他是一个强势的帝王,绝对不会跟跟利益集团妥协。

可在三人觐见之前,杨帆再次提醒朱元璋:“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得罪的是天下读书人的利益,非皇帝亲自做不可。”

“大明朝,除了陛下和老四,没人能做到。”

朱元璋陷入沉思,最后发现杨帆说得对。

自己不可能一直呆在嘉靖朝。

等哪天一走,信不信那些官绅立即造反,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

那时候,大明朝就得提前退场了。

朱元璋再牛逼,也牛不过现实。

三人听了朱元璋提出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目瞪口呆。

卧槽。

不愧是太祖爷。

单凭这两项变法,太祖爷就能成为千古一帝。

三人拜倒,直呼遇到了千古明君,连喊万岁。

朱元璋很享受这一刻。

这也是他穿越到嘉靖朝后,最开心的一刻。

但这一刻,仅仅持续了一分钟。

朱元璋看着赵贞吉三人,语气沉重。

“新政千难万难,可能还会留下千古骂名,你们愿意主持新政吗?”

赵贞吉叩首:“虽千万人,吾往矣。大明没有退路,骂名臣来担。”

高拱不甘落后:“即便背负千古骂名,臣也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张居正却道:“太祖爷,臣有一事不明。”

朱元璋目光一沉:“说。”

“敢问太祖爷,当今陛下是否支持新政?”

朱元璋一怔。

张居正又说到点子上了。

如果朱厚熜不支持,他们三个再怎么努力也白搭。

甚至会被朱厚熜一脚踹开。

朱元璋没有回答。

“他敢不支持?!”

“新政之事不要对外透露,你们回去之后好好想想如何具体施行,等咱旨意。”

最后,朱元璋给他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大明没有退路,新政必须尽快推行,这也是咱来嘉靖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