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白话连篇 > 第19章 高僧转世再修行 《长清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章 高僧转世再修行 《长清僧》

《长清僧》

长清有一位高僧,他道行高洁,年岁已经七十多了但身体依然健壮。

有一天,他意外跌倒,无法起身,寺庙的僧侣们急忙跑去救他,但发现他已经圆寂了。

这位高僧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亡,他的灵魂飘到了河南的边界。

河南有一个旧时的绅士的儿子,他带着十几名骑士骑马出去打猎。

不幸的是,他的马突然失控,他因此坠落身亡。

这位高僧的灵魂恰好来到此地,与这个绅士儿子的身体融合在一起,于是他渐渐苏醒过来。

周围的仆人围上来询问他,他睁开眼睛说:

“我怎么会在这里?”

大家扶他回家。

一进入家门,就看到许多穿着华丽的女子围上来询问他的情况。

他大吃一惊,说:

“我是僧人,怎么会在这里?”

家人以为他在说胡话,纷纷劝说他。

但高僧并不解释,只是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给他吃粗粮他就吃,酒肉则一概拒绝。

晚上他独自睡觉,不接受妻妾的侍奉。

几天后,他突然想要出去走走。家人都很高兴。

他出门后稍微定了定神,就有许多仆人涌来,手持钱簿和谷籍,请他处理财务事宜。

他借口生病疲倦,一一谢绝了。

他只是问:

“你们知道山东长清县吗?”

大家都说知道。

他说:

“我感到心中郁闷,想去那里游玩,应该立刻准备行装。”

家人说:

“你刚刚康复,不应该远行。”

但他不听,第二天就出发了。……

以下是长清僧自述~~~

当我抵达长清县时,我发现这里的景色和风土人情都与往昔无异。

我无需询问路径,就径直来到了那座曾经熟悉的寺庙。

寺庙里的几名弟子见有贵客到来,纷纷低头恭敬地迎接我。

我询问:

“你们师父现在在哪里?”

他们回答:

“我们的师父已经去世了。”

我追问师父的墓地所在,他们便带着我去了,只见那里是一座孤零零的三尺小坟,上面的荒草还没有长齐。

众僧不知我为何要问这些。

我准备骑马离开,临走前我叮嘱他们说:

“你们的师父是位修行严谨的僧人,他遗留下来的物品应该好好保存,不能有任何损坏。”

众僧纷纷答应。

于是我离开了寺庙。

回到家后,我感到异常的陌生和不适。

仿佛有一种无法言喻的空虚感萦绕心头,让我始终觉得缺少了某些至关重要的东西。

这种感觉如影随形,渐渐地吞噬着我的灵魂,使我变得心如死灰、万念俱灰。

我整日呆坐在那里,目光空洞无神,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家中的大小事务似乎与我毫不相干,我也无心去打理或参与其中。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数月之久,终于有一天,我无法再忍受这种压抑的氛围,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

没有丝毫犹豫,我径直回到了旧时熟悉的寺庙。

踏入寺门的那一刻,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涌上心头。

望着眼前熟悉的景象,我感慨万千。

站在众多弟子面前,我郑重地告诉他们:

“我就是你们的师父。”

众僧却对我的话语充满怀疑,纷纷相视而笑,认为我在胡言乱语。

见此情形,我并没有气馁,而是详细地向他们讲述了自己返魂的离奇经历,以及我生平的所言所行。

每一个细节都与师父生前的行为举止毫无二致。

众僧开始陷入沉思,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惊讶和疑惑。

随着我的叙述不断深入,他们的表情越发严肃起来。

他们被我真挚的言辞和坚定的态度所打动,开始相信我的身份。

他们簇拥着我,将我带到师父曾经居住过的房间,并按照往日的习惯侍奉我。

在此期间,公子家曾多次派遣专人驾着马车前来,请我返回府中。

我对这些邀请视若无睹,毫不在意。

时间匆匆流逝,又是一年多过去了,夫人派出了管家,带着丰厚的金银绸缎前来拜访,表示对我的感激和馈赠。

面对这些诱人的财物,我一一婉拒,只收下了一件朴素的布袍。

对于其他的金银珠宝,我一概不为所动。

偶尔,我的一些老友会寻迹而来,探访我的近况。

每当此时,我都会满怀敬意地接待他们,与他们畅谈往事,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在这段宁静的时光里,我渐渐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尽管生活简朴,但我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快乐。

我深知,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的丰盈,而在于内心的丰盈和精神的寄托。

在这座古刹之中,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也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他们看到我这个人虽然默不作声但非常诚恳,虽然只有三十岁,但言谈举止都像是八十多岁的人。

他们对此感到惊讶,不知道我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每次提及那段重生与遗世独立的修行,总是微笑着闭口不言,仿佛那些过往已化作我内心深处最珍贵的宝藏,唯有亲自走过那段路的人,才能真切体会其中的深意。

在长清县的岁月里,我每日清晨便会起床,步行至山林之间,呼吸那清新自然的空气,感受大地脉动的节奏。

我开始了全新的修行,尝试去理解这个世界,去洞察那些看不见的力量。

我静静地坐在禅房中,望着窗外的竹林,心中的杂念逐渐消散。

我用柳条编篮子,雕刻木头制成佛珠,研读经书至深夜,将所思所悟记录在泛黄的纸张上。

弟子们被我的专注与毅力所感动,纷纷效仿我的行为,一同投身于修行之中。

寺庙的氛围变得更为和谐宁静,信徒们纷至沓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慰藉。

我虽身处山林之间,但内心却与世间万物相连,时刻关心着众生的疾苦。

我用所得的香火钱修建寺庙,为贫困之人提供帮助,为苦难之家祈福。

我的行为和修行,成为了寺庙的灯塔,照亮了众生心灵的道路。

信徒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带着希望、疑惑和困惑,寻求解答与指引。

我以慈悲为怀,以法眼观照,解开了他们心中的疑云,点亮了前行的方向。

我还倡导和实践“法喜充满、身心康泰”的理念,通过禅修、讲经、做法事等形式,让信徒们在修行中体验到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从而增强信心,坚定信念,达到身心和谐、健康的目的。

我用香火钱修建寺庙之举,不仅改善了寺庙的破败状况,更为贫困之人提供了帮助,为苦难之家祈福。

这些善举不仅减轻了众生的痛苦,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佛法的无边恩泽和人间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