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卫子夫的话语,声音虽不高,却如同重锤一般,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台下一阵低语和交头接耳。

李云煜紧锁眉头,眼中眸光闪现。他正要开口,却被太后轻轻摆手制止。

“卫大人所言,非同小可,自是要重视处理,本宫已命人尽快调集粮草物资,支援南州。当务之急,是尽快采取措施,缓解旱情,稳定民心。”太后缓缓开口,语气温柔,气若沉淀,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说完,心下便泛起一阵心悸。

此事,她早已飞鸽传书,告知煜儿的皇叔亦王爷,不知亦王现在,寻到解决之法了没有,思及此,她也略有些慌张,眼神稍微看了看太子的方向。

此时,礼部尚书孙怀礼孙大人,站了出来,他身为亦王爷的部下,自然要为太子辩护:“太后,臣认为此次旱灾与太子登基并无直接关联。反倒是我们当下应当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外敌虽强,但我平昭国又岂是无能之辈,内有亦王坐镇,外有萧将军等忠勇之士,定能保我平昭疆土无虞。”

孙大人刚说完,台下的众人,也都蠢蠢欲动,各为其主。

萧夜霆身为武将,在朝中也不乏支持者,兵部尚书周震远周大人,便是其部下。

如今太子允诺,登基后萧将军便是西北王,如此,他自然也能从中获益,因此,他自是支持太子这一边的。

随即便走出队列,拱手道:“太后,如若外敌来犯,臣愿领兵出征,抵御外敌。同时,也请太后下令,调集各地资源,赈济灾民,以安民心。”

太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周大人所言极是,本宫甚感宽慰。同时,传令各地官员,务必全力配合赈灾事宜,确保百姓生活无忧。”

然而,就在此时,一位大臣却突然出列,高声质疑:“太后,臣有一事不明。

“旭王殿下英勇善战,威望极高,为何不能登基为帝,以安天下?”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太后和李云煜的身上,等待他们母子俩的反应。

太后脸上闪过一丝微妙的情绪,她深知这太尉大人施一峰施大人,和旭王是同一阵营,此话提出,自是想引起众臣异议,欲借南州大旱之事,挑起事端,阻碍太子登基。

她刚想出言制止,李云煜却先她之言,发出了声音。

只见,李云煜板着小脸,气若神龙,沉声说道:“旭王虽英勇,但本太子乃先皇所立,名正言顺。我等身为臣子,自当遵从先皇遗愿,辅佐太子登基。”

顿了顿,又再次说道:“今日早朝,众位暂且只议如何解决,这南州大旱之事,其他事宜,不得再议。”

紧接着,又厉声喊到:“天鉴司的鉴正大夫,赵星越赵大人何在?”

底下的人群中,立即走出一位身形略显削瘦的老者,此人正是天鉴司的鉴正大夫,赵星越赵大人,“微臣在。”

“刚才户部尚书卫子夫卫大人所言,如今南州大旱,民不聊生,可有解决之法?”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默然。

包括越星越在内,他这几个晚上,日日夜观星象,并没有下雨的征兆。

此时,太子殿下这一问,他也是难以回答。

自古以来,这天降甘霖,只能通过观星之法识得,却无法干预天意何为啊。

更何况,史上也没有任何记载,如何能让天遂人愿,降下甘霖之事。如若一定要试,那便只有设坛祈雨。

想到这,赵大人似是下了决心似地,“回太子殿下,微臣数日以来,观天上星辰,推算历法,未曾发现有任何下雨的迹象。不过,微臣查阅古籍,听闻上面记有一法,可祈求天意,愿降下甘霖。”

李云煜听闻此语,心下一喜,果然,并非无破解之法,此时,又恢复了孩童般的天真,兴奋地问道:“赵大人,快快与众大臣细说,此法该是如何。”

“太子殿下,此法即是设坛祈雨!”

说完,台下一些闻听过此法的众大臣脸色当即变了变,赵大人说的竟是此法。

而一旁的太后,更是一脸惊慌,此法,非必要之时,定是不可用。

虽然此法确有可能奏效,但是,一旦失败,煜儿的皇位将岌岌可危。

随即,一脸严肃地出声道:“赵大人,此法当下必不能用,你且再去探查一下天象,再寻他法。”

而其他大臣此时,也在下面议论纷纷。

李云煜年纪尚小,自是不了解此法的危害,只知能有方法破解南州大旱,母后和大臣们为何如此抗拒,思不出理由的他,一脸的燥意,不耐烦地说道:“此法到底有何危害?”

“回皇上,此法乃《云骤志》中记录:需圣龙之体心诚,跪求,且以六名男婴、六名女婴祭之,方可祈雨。”

“皇上,此法,万不可用啊。”一位大臣走出来,赫然就是礼部尚书孙大人,言辞激烈地说道:“此法极其残忍,且违背人常,平昭国一向以百姓的福祉为重,岂能取蛮夷之法,用无辜的生命作为祈雨的代价?”

而一些旭王之党,本还想再煽风点火,加大众朝臣对年幼太子的不满,但见礼部尚书孙大人如此正气凛然,他们的言辞便也戛然而止。

孙大人一生正直,他的威望和影响力,早已深入人心。他站出来反对,无疑是对此法的最大抨击。

“孙大人所言极是,此法确实太过残忍,有违人道。”另一位文官也站了出来,他是翰林院的大学士吕子为。

李云煜听着众臣议论,不由深吸一口气,他现在是听明白了,即祈雨,便是要用十二名婴孩之血,向天献祭。

这种伤天害理之事,他若知晓,岂会同意。

坐在主位之上,稍稍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沉声说道:“众位大臣,赵大人所言的设坛祈雨之法,虽然古籍有载,但本宫认为此法太过残忍,不宜采用。”

“众位爱卿,可还有其他法子?”

众人听闻,面面相觑。

除了此法,历来未曾有任何求雨之法。

要知道,即便是西边的加拉国,拥有着一些骇人的巫术之地,也不曾听闻有能呼风唤雨之人。

想要下雨,只能等天意,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于是,便纷纷低下了头。

李云煜坐在龙椅之上,看见众人低头,心中一阵焦急:“我平昭国,竟是无一人能解降雨之事吗?”

看着台下的众人,依旧低头沉默的样子。李云煜紧接着又说道:

“来人,立即张榜天下,寻能人异士,若能解南州之旱,本太子必将重重赏赐,封爵赐地。”

此话一出,刚才 沉默的一众大臣又纷纷活络起来,三言两语地说着此法甚至好。

虽然他们都知道,希望之渺茫,但是,本就无解之事,谁又会傻到非要纠结出个结果来呢?

当下,便有一个很好的台阶下,自是全部都站上去。

不多时,这个提议很快便得到了大部分大臣的赞同。

再说了,

如果真能寻得能人异士,那以后,平昭国哪里还需如此担心旱灾之事?

国泰民安,岂不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