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老太太手里的鸡还在胡乱扑腾着,她去厨房拿了一只干净的空碗出来,然后去了小院子。

“来,帮我割一下。”

杨柳青把鸡按着割了,鲜红的鸡血流进了碗里。

过了一会儿,这只肥鸡就被扔进了烫水桶中,交给周老大拔毛。

“时间也差不多了,我先去把茶水烧出来,你们把菜洗好后就端过来开始做。”

“知道了奶奶。”

周老太太系上围裙,从厨房储物间里抓来几个红枣和一点枸杞。

这还是年前剩下的一点年货,现在正好能用上。

洗好的羊肚菌端到厨房里,周明书负责对半切开。

炖鸡汤得好一会儿,她把其他的菜都提前切好摆到盘子里,等会儿炒的时候就会很快。

周老大将鸡杀好后就送了过来。

“娘,咱家的鸡要生蛋了,我刚才掏出一把鸡蛋,还不是很大。”

那串提灯就在盆子里,最大的那颗已经有蛋黄那么大了。

“天气暖和起来了,它们是要下蛋了,没事儿,杀就杀了吧,等你们明日去街上去找一下你姨婆,让她今年多给咱们孵点小鸡,以后就不怕没鸡吃了。”

“哈哈行。”

周老太太说的对,家里这十几只鸡哪够吃的。

平日里家里来了大人,她们都不舍得杀。

这半年以来家里的三顶吊炉硬是没烤过一只鸡。

周明书笑笑,将鸡块过了一遍热水,清洗干净后另起一锅炖上。

没过多久,汤上面就浮了一层鸡油,家养的走地鸡就是不一样,肉质鲜嫩,炖出的鸡汤还那么的鲜美。

见锅里飘出香味儿,周老太太把锅里的火势降了下来,让小火慢慢再炖一会儿。

周明琴在一边切了一些肉片和肉丝,将采来的野菜和菌子都炒了一些。

还剩下一道麻辣田螺,周明书接过手开始烹饪。

一桌子的饭菜,有清淡口味的,也有麻辣重口的,也有鲜香怡人的鸡汤。

周明书将一早切好的小葱段扔进去,淡黄色的鸡汤又增添了几分清亮。

祁序心里美极了,这可是他亲手采摘的野菜和菌子,就这么变成了桌上的美食,这种感觉真的很满足。

“公子,我这算不算是吃到了你亲手采摘的野菜?”

祁序打了一下阿福的脑袋。

“那还用说!必须的。”

“嘿嘿嘿阿福真有福气,有生之年还能吃到公子亲手采摘的野菜!”

阿福一出口,饭桌上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好了开吃吧,吃完了就早些洗漱早些休息,大家都累了一天了,明天还要去扎篱笆呢。”

大家纷纷动了筷子,饭桌上的盘盘碗碗很快就见了底。

“奶奶,这螺真好吃,嗦的真过瘾!”

祁序大着舌头还不忘记夸赞,等下次他也要下河去捡。

“好好好,喜欢吃就多做几次,今年家里不缺辣椒了!”

周老太太笑着又给祁序盛了一碗鸡汤。

“来,再喝一碗,这汤炖的不错,补身体的,你们这些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得多吃点,以后长高高的个子!”

吃得好才能身体好。

如今家里不缺这一口吃的,她身为过来人,绝不会在吃食上亏待家里的孩子。

“好,谢谢奶奶。”

一只鸡配这一盆的菌子整整煮了一大锅汤,味道虽然鲜美,到底营养淡了一些。

以后再炖鸡就要加两只了,否则都不够大家吃的。

家里的这一帮崽子们实在是太能吃了,当然了,主要还是因为家里人多。

接连下了两天的雨,花圃青葱了一些,泥土也更松软了。

他们抱着工具和锯好的竹条去了花圃开始扎篱笆。

因为这篱笆是打算多用两年的,所以坑道挖的深了一些。

男孩子在前面挖坑道,她们女孩子在后面一根一根的栽竹条,然后把地面踩实。

周老太太和周明书拿着准备好的绳条再横着绑一遍,这一排篱笆就全部捆好了。

上手摇了摇,结实的很,平常的小雨小风根本吹不倒。

扎篱笆的活儿不重,但总是重复同一个动作的话,不免还是觉着有些无聊。

周明书几个轮流换着手里的活儿,只有周老太太还在坚守自己的阵地。

眼看着到了上午,本是要回家休息一会儿的。

离了老远便看到院子门口站了好几个人。

“谁呀那是?我瞅着不认识。”

“奶奶,我看着也很陌生,莫不是来买烤鸭的?”

“走,我们去看看,正好回家歇一会儿。”

再仔细看过去,周老太太便认出来了。

这不是年前给大丫说亲的那户人家吗?

“哎呦,哪阵风把你们给吹来了?快进院子坐一会儿吧。”

伸手不打笑脸人,周老太太见是熟人,先把人请进去吃茶。

周老太太和几个人打了招呼后,就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

这么多人坐着,总不能把天给聊死。

儿子儿媳都不在家,周老太太并不想淌这趟浑水。

“你们来的不巧了,我大儿子大儿媳都去镇上忙活去了,他们不在家我也没个主心骨儿。”

“家里就这几个人,我刚才正带着孩子们扎篱笆呢,刚闲出手来。”

周老太太嘴上说着推脱之意,但面上仍旧笑呵呵的。

众人直夸周老太太持家有方,教导儿女辛苦,有了这么好的院子,还种了这么宽敞的菜园子。

但扯东扯西还是逃不过她们来的目的。

“老太君,您儿子儿媳就算在家那还不是得听您的?只要您点头管孩子们同不同意?自古以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咱们当家的答应,孩子们自然得点头,咱们看个良辰吉日就把姑娘抬走了,您家里也能少个吃嘴的不是。”

“家里小子愿意的很呢,能看出个是会疼人的孩子,大丫嫁过去了那就等着享福吧!”

“婆婆公公又是年轻有力气的,孩子嫁过去不受罪呢。”

媒婆的嘴,骗人的鬼!真是能说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