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晋末风云录 > 第267章 桓温终英雄谢幕;功过随后人评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7章 桓温终英雄谢幕;功过随后人评说

公元373年春二月,正在苻坚与慕容冲蜜月期,夜夜独宠之时,桓温终于要入京了,诏令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这两个家伙,到新亭迎接自己。

桓温一直觉得他俩在背后捣鬼,自然是想给他俩点颜色看看。

顿时人情汹汹,说什么都有,手下官吏都在揣测,桓温可能要杀死两人,篡夺晋室。王坦之此时才害怕,谢安道:“无论如何也得走一趟,事情都在你我二人身上。”

桓温既至,百官跪拜于道路两侧,个个哆嗦得不行,没人敢抬头看他。

桓温大摆阵仗,兵卫威武,磨刀霍霍。王坦之这时真的害怕了,汗湿沾衣,手板都拿反了。

谢安却大不相同,进得厅堂,从容坐定。

谢安为什么这么厉害呢?就是厉害,心理素质强大到爆棚,他喜怒不言于色,从来就是风神秀彻,姿态清朗,后被称为:“江左风流宰相”。

他笑着看了看桓温身后屏风,人影绰绰,刀光剑影,笑着对桓温说:“我听说诸侯有道,将士该守在四邻,明公把刀兵藏在壁后干什么啊?难道这里有敌人?”

桓温笑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有备无患肯定是错不了的。”这本是吓唬谢安他们用的,被谢安一语点破,看来是没吓唬住,再下去就没意思了,桓温遂命左右撤下,与谢安谈笑风生笑,喝了一天酒。

郗超常为桓温出谋划策,两人来迎桓见桓温,又不好直接出面,桓温遂让他卧在帐中偷听谈话,好给自己过后提个建议。

不巧的是风动帐开,又被谢安看见了,瞧着郗超趴在那里不觉得好笑,调侃道:“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

弄得郗超也老大不好意思了,出来也不是,继续趴着也不是,“入幕之宾”一辞,有此诞生!

桓温此来还真不是篡位的,吓唬完谢安和王坦之,震慑完朝臣,他像模像样的入宫面圣,还处理了一些朝廷的小乱子,因为自己的弟弟桓秘不干正事,一并处理,把官都给罢免了,重用了毛穆之的弟弟毛安之,加强宫廷守卫,搞得他弟因此非常恨他。

同时他的身体状态也每况愈下,没有谋篡行为,可能跟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建康停留了近半月,桓温病情发作,回归姑孰。

他弥留之际,派人不停到朝廷明里暗里索要九锡的待遇,可能想临终整个安慰奖。

结果谢安、王白须联手,封赏的奏章,改了又改,桓温数次派人去催,谢安每次都说,写的不太好,还得再改改,结果到了7月份,到底靠死了桓温,他们也没定稿。

桓温的弟弟江州刺史桓冲,病床之前询问谢安、王坦之该之后怎么处理,桓温笑说:“他们不可能听由你来安排。”

意思就是,我还有一口气在,他们便不敢公开抗衡,一旦自己死了,桓冲是控制不了他们的,如果硬要谋害,对桓冲没什么好处,反倒声望扫地,威信尽失,还是老老实实做个忠诚的臣子吧。

公元373年七月十四日,桓温病逝,终年六十二岁,最可气的是,锡文仍未完成,让人揪心。朝廷追赠桓温为丞相,谥号宣武,一代名将走下历史舞台。

他一生雄才伟略,文武全才。

年前少时,白衣胜雪,单枪匹马为父报仇,后得南康公主青睐,做了驸马,平定巴蜀,数次北伐,讨慕容,征苻健,兵锋所及,震动敌军,而且颇有斩获,对于东晋的安定存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虽然第三次北伐败给了慕容垂,但是这也没什么,自古胜败乃兵家常事。

桓温还具有政治家的洞察力,也敢于直面现实。多次上书革新时弊,把户口编入所在郡县,史称“庚戌土断”,强有力地打击了世族地主势力,完成户籍整理,增加了国家税收。桓温还才学傲人,书法如快马入阵,字势遒劲,被后人推崇,可能是因为他有英伟之气,所以才形化于心。

当然他也留给后人无数谜题,对于桓温到底有没有篡位之心,众说纷纭,正反面都有,言之凿凿,吵得不可开交。

但是我觉得,他大体上是有那个心,但没那个意。

如果他想篡,易如反掌,但是他克制住了自己那颗蠢蠢欲动的心,这是最难得的。

这么说有两个原因,他最敬重的人是刘琨、温峤等人,这些人都是忠肝义胆,标榜春秋之人,大体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他内心是有标准的。

第二个原因,是我自己想到的,如果他有那个心,王猛当年不会弃他而去。

王猛遍寻名主,当时是跟他混了一段时间的,识人辩色,洞察人心,谁能比得过王猛?所以别人也都就别瞎吵吵了。

在这里一锤定音,他压根不想篡位。

那他怎么整的这么眼花缭乱呢?

我觉得这就是他的恶趣味,就是要搞出一些事情来,震慑那个他看不上的,烂透了的东晋朝廷罢了。

皇帝他都敢废立,可见他的胆子有多大。同时告诉天下人,我不取是我仁义忠诚,我想取谁奈我何!

桓温后事也是纷乱如麻,诸子才能平庸,品行低劣,考虑到世子桓熙实在不行,桓温把统领兵众的权利交给了弟弟桓冲。

这就惹恼了他的两个嫡子,桓熙和桓济。这两个逆子,联合那个被贬的叔叔桓秘,暗中谋划,要一起去做掉桓冲。

桓冲颇有兄长风范,文韬武略是一等一的,早有所防备,他知道有埋伏,并没有着急入府吊唁,而是派身强力壮的士兵先拘捕了桓熙、桓济,然后才前去吊丧,最后桓秘被废黜,桓熙、桓济也被迁徙到长沙的荒远之地。

可能这也是桓温事先预料到的,他的遗嘱里跟本没提那两个儿子,而是立小儿子桓玄为继承人,当时桓玄才五岁,继承了南郡公爵。

孝武帝司马昌明下诏,依据汉代霍光及安平献王司马孚的旧例安葬桓温。

桓冲既代桓温,极其尽忠王室;有人劝他进一步,专执时权;

桓冲严词拒绝了。

原来桓温在时,死罪皆专决不请,说杀就杀。桓冲认为生杀大权太过重大,把审批权利还给了朝廷。

可以这么说,桓温比祖逖强,他有个好弟弟,最终明白了哥哥的苦心。

这也是北方如火如荼,十六国大多胡族的主要原因,汉族有个最大的问题,起兵之时要不要自立为帝?立了就是反晋,不忠不义,难得人心,不立左右擎肘,啥也干不成!胡族没有这个顾虑,于是跃马中原,开创帝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