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晋末风云录 > 第47章 四方来援贾疋复夺长安;被奉入城秦王立为太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章 四方来援贾疋复夺长安;被奉入城秦王立为太子

刘聪正与美人们饮宴欢乐,忽有军报到来,长安刘曜告急!

汉帝刘聪擢升始安王刘曜为车骑大将军,又兼职雍州牧,改封了中山王,就是要他镇守长安的,可是没想到几个月下来,贾疋大军围城,誓要夺取长安,双方大小战役无数,刘曜连战连败,还在黄丘一战中被流矢射中,险些一命呜呼,只能撤退逃跑。贾疋追赶他,直至甘泉,要不是部下舍命相护,刘曜真就交待在甘泉了。

贾疋这边,一连串胜利下来,军威大振,关西地区更多胡人和汉人踊跃归附,加入进来,夺长安,恢复晋朝天下,成了号令天下的风向标。

此时,这个讯息也传到了西凉,凉州主簿马鲂连忙对刺史张轨说:“将军,我们应当派武将出征,辅助贾疋,攻打长安,拥戴朝廷。”张轨素来忠心晋室,兵马粮草也是不停地支援朝廷,当即接受了这个建议,急速传檄文关中各部,凡所部都听号召,共同尊奉晋朝,辅佐秦王司马业。

并率先说:“现派遣前锋督护宋配率领二万步兵和骑兵,直接奔赴长安,支援贾疋,命西中郎将领中军三万,武威太守率领胡人骑兵两万,陆续出发 。”

一看这种情况,眼看便要城破啊,刘曜一琢磨,西凉铁骑也来了,还是算了吧,这样下去,还不得被吞了啊,还是撤退吧,长安也不守了,驱赶着掳掠而来的男女八万余口,逃奔平阳。

汉主刘聪见刘曜居然弃城不守,拖家带口的跑回来了,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把刘曜贬为龙骧大将军,行大司马。

贾疋这边赶紧迎秦王司马业入长安。

司马业是吴王司马晏的儿子,后来因为秦王司马柬无子,就把司马业过继给了他,即了秦王位。虽然两位司马王爷都是武帝的儿子,但是秦王和惠帝司马衷却是一母同胞,这样一来,司马业便成勒司马炎的嫡亲的孙子,这时司马家的子孙基本上都死绝了,司马邺大概是硕果仅存的一位。

其实从实力上看,江东的司马睿,无论资历、能力、威望,都比十二岁的司马业更适合继承大统,他现在为什么没有跳出来争位子?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宗法和血缘上论,司马睿虽然也是司马懿的曾孙,但是他不是司马炎这一支上的,司马业离得更近。

还有一个原因,司马睿和晋怀帝司马炽同辈,年龄还大八岁。

一般情况下,皇太子、皇太弟,或者皇太孙,都合乎礼法,但是还没有“皇太兄”这个物种。所以,司马睿还得再等等,等个合适的时机,才能顺理成章。

司马业在贾疋、阎鼎等人的拥立下成为皇太子,登上祭坛,拜告祭天,随即大赦天下。司马业加封贾疋为征西大将军,阎鼎因奉秦王入长安,居功甚伟,为太子詹事,总理百官,麹允勇武,刚正,任安夷护军。

同时任命南阳王司马保为大司马,司马宝是南阳王司马模的儿子,此时正驻扎上邽,于是司马宝开始持续支援长安,提供些钱帛米蔬粮食之物。

同时对并州刘琨,凉州张轨,河北王浚,江东司马睿都有封赏,此时的王浚早已经有了自己称帝之心,虚立的皇太子便是他的儿子,他也想学习曹操和司马懿,老子打天下,儿子做朝堂。可是王浚的日子也不好过,一边要对付刘聪汉国,一方面要对付刘琨,还有石勒,更是挠头。

司马业初到长安,举目一望,禁不住大失所望,他年龄尚小,被众大臣拎来裹去,本以为进了长安,就可以过上书文中记载的那样的豪奢无比,威风八面的帝王级生活,这一瞧也不行啊,因为屡经战火,长安城如同当初刘琨踏足的晋阳一样破败不堪,又加上刘曜几乎把长安掘地三尺洗劫了一遍,城中百姓不足百户,还多为老弱病残之人,断瓦残垣,荆棘成林。晋朝政府连车马和官服都没有,官职只能写在临时找来的木板上。整个长安城只找到四辆马车,谁有急事谁用,连运输粮食物资都成了问题,突然觉得自己可能是历史上最穷困潦倒,最憋屈的皇太子了,他还是见的少,慢慢他会懂得,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刘聪见灭了洛阳,这又冒出来个长安,还像模像样的有了名正言顺的皇太子,设置了百官,很容易成为天下瞩目之地,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本来晋人百姓也不怎么认同他这个汉国,总觉得哪里差点意思,无论他造多少宫殿,纳多少妃子,也还是不行,不把晋朝皇室连根拔起,他是不能安心的,于是派河内王刘粲在三渚攻打傅祗,派右将军刘参到怀县攻打郭默。正遇上傅祗因病去世,六军无主,一时散了军心,三渚城陷落,刘粲把傅祗的子孙收拢,以及士民百姓,总共二万余户都迁往平阳。

刘聪待要发兵再取长安,陈元达道:“长安不足为患,他们初占长安,兵势正盛,民心正足,攻打起来反倒容易团结,难度很大,但是晋朝这些人臣已经不中用了,假以时日,又会内斗,不攻自破。不如我们静观其变,相反的晋阳刘琨才是心头大患,总是派侠士刺客来,应该尽早谋划才是!”

刘聪叹了口气,想起刘琨他就头疼,刘琨以一座孤城悬于他的身后,离他又近,时刻威胁着他的安全。

王育也上前奏报:“目前还有一件急事,需要陛下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