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村民吴长源看着地里的淮山,脸上愁容惨淡。

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往年收购商这个时候早就来到村里,一辆一辆的大车开始装车往外运。

但今年却无声无息。

去年他家的淮山大丰收,13亩地全种上了淮山,共卖了38吨,足足三辆大车才运走,按谈好的合约价,每吨收购价3500元。

扣除投入,不计人工,一年收入在7万元以上。

今年他加大投入,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了25亩。

为了便于挖取,还采用了竹筒法种植。

村民们看到吴长源这方法可行,纷纷跟进,和世纪集团旗下的荣盛农业签订了供收合同。

眼看着时间到了,但荣盛农业已经人去楼空,最后看大门的大爷告诉他,他自己也被欠了三个月工资。

吴长源看着挖起一部分的淮山,心中的焦虑难以言表。

不但自己今年可以要全部赔进去,连跟着他种植的村民,很多还是亲戚,现在也面临同样的困境。

众人都没了心力再挖,就像面对跌破心理预期价位的果农一样,宁可烂在枝头,也不准备摘了。

他找了当地的乡政府,乡里又把问题反映到了县里。

但一时间又哪里能找到合适的批发商?

不管是人、车、销售渠道、加工企业,这都是一个个庞大体系,一个县里,最多只能在县电视台报道一下。

结果不报不知道,一报就引来多个乡镇的反映,不但是吴长源所在的乡,县里其他地方的生姜、大蒜等种植户,都和这家荣盛农业签有供收协议。

县里一听,问题很严重,当即派人了解具体情况。

反馈回来的信息让他们暗暗心惊。

下辖15个乡镇,共有1.8万户农户都和荣盛签有供收协议。

而荣盛现在人已经跑光了。

这是何等的卧槽?

向肉菜市场了解过情况后,商户们都表示无力消化这么多的产品。

县里又向市里反映。

结果兄弟县同样有这样的情况。

到处都是“xx滞销”的新闻。

市里和各县一合计,打算寻求直播平台,通过具有全渠道发货能力的电商合作。

可是一时间又哪里找得到,何况他们的产品无论是种类还是品种,都没有独特性和唯一性。

电商大户也没有余粮,有限的人力物力都会倾向于订单收益比更高的农产品。

在直播里营造的视频背景,例如直接在田间地头采收,打包等,只是直播效果。

真实的情况是先集中收货,在专用的场地存储和打包,不然一天千上万个快递,怎么可能打得完?

在地里,连订单页的打印面单都没法贴。

而合作的物流公司,则是直接派人派车收件,这整个过程,快捷、高效、专业性极强,普通农户根本干不了。

几大网购平台都开通了农产品销售直播频道,这是国家出面,以半强制性+鼓励性的方式运行的。

在政策扶持下,近些年来也颇有一些成绩。

然而,这只是农产品销售渠道的一个补充,注意,是补充。

在整个华夏,粮食、蔬菜、水果总产出超过20亿吨,购物平台承接的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强大的传统经销商、批发商、加工商、贸易商渠道才是这个体系里的大头。

尤其在新鲜农产品未能及时消化,会马上转到加工商环节。

很多人对农业侃侃而谈,但面对多到爆炸的具体事务,却两眼一抹黑。

时效性、季节性要考虑。

在市场整体稳定的情况下,完成销售并获得利润,别说农民,就连一些大批发商干了多年,也试过亏得裤头子都没有的情况。

而世纪集团爆雷的消息终于传来,这下不但县里,连市里省里都麻爪了。

这是全国性的集团,繁育生产运输加工销售都有一整个体系。

现在世纪集团完全僵死,犹如一具即将肿胀的尸体。

世纪集团的倒下,并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倒下。

“一鲸落,万物生。”

似乎很有道理,但有因此而生的人,会成为代价?

吴长源身边围着一群人,有的愁眉苦脸,有的怒目而视,有的唉声叹气。

有些人开始冷嘲热讽。

吴长源不语,只是一味地沉默。

论损失,他才是损失最大的那个。

整整25亩,一年以来流了多少汗水,劈了多少竹子?

为什么受苦的总是我们农民?

他在心里长叹。

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开始召集开会,需要尽快拿出方案,将损失减少到最低。

然而讨论来讨论去,都没有具体可行的方案。

这不是一船一船的矿或者石油,既不会变质,又是单一品类。

这是散落在无数乡村和农户的不同农产品。

“只能通过世纪集团操作,按原有的渠道进行收购。”

“这个集团已经凉了。”

“我问过进驻的工作小组了,其中的情况非常复杂,没有可操作性。”

“怎么没有,引入外部投资,先把各地农产品收上来再说,这事不能等。”

“所以问题是,谁愿意注资?据测算,先期就要注入数十亿,这还不算,因为内部各种交叉子公司和某些关系户,会把这笔资金吞得渣都不剩,还不违法。”

“我推荐一个企业——长乐集团。”

程副部长自然是上次参观宁高田园综合体的部长。

也只有他才能直观地感受到,长乐集团是多么强大。

“长乐集团?就是那个集团?”

有人问道。

“就是那个集团。”

一说起长乐集团,当然人人都知道,但知道归知道,并没有人有把握长乐集团会出手。

而长乐集团即使愿意出手,又怎么能在一团乱麻中快速处理这么庞大的繁杂的事务?

他们人人都知道,长乐集团牛则牛矣,但那只是一家新公司,成立时间也就一年左右。

面对这样一家新生的企业,可靠吗?

程部长笑呵呵道:“问问不就知道了?”

“怎么问?”

程部长掏出手机:“我有江林山的电话,直接问他能不能接手。”

众人凝视着程部长,一言不发。

程部长突然觉得压力好大。

但是世纪集团留下的烂摊子,那个压力更大。

于是在众人瞩目下,程部长拨通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