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魏忠贤与自视甚高的东林党不同,他从来不挑人,对于投靠的他的人,他是来者不拒。】

【东林党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的,人渣败类更是被拒之门外,于是魏忠贤成了他们的选择,很短的时间内,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迅速壮大。】

【这引起了东林党人的恐慌,他们决定率先发难,杨涟写了一份奏折,列举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其他东林党人也纷纷写下弹劾奏章,寄希望于朱由校。】

【然而他们忘了,魏忠贤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所有奏折都要经过他的手,看到这些奏折,魏忠贤吓出一身冷汗,这要是让皇帝知道还得了?】

【魏忠贤按下了奏折,带着朱由校连日狂欢,让大臣们没有面见皇帝的机会。】

【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开始了他的反击,而他最大的倚仗就是朱由校的信任。】

【魏忠翻出了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三件旧案,归罪于东林党人,编造《点将录》、《天鉴录》等,把所有不听话的官员纷纷列入名录,当成东林党人处理。】

【很快东林党人的末日来了,魏忠贤先是关押了东林党的智囊汪文言,随后将杨涟、左光斗等六君子迫害致死,一大批东林党人被下狱,京师的东林党人几乎被肃清。】

【自此,朝政完全落入了阉党之手,阉党的爪牙遍布朝廷内外,民间也许有人不知道皇帝是谁,但九千岁的大名却家喻户晓,大小官吏无不为其设立生祠,用来取悦魏忠贤。】

汉灵帝时期。

汉灵帝宴饮正欢,酒过三巡微醺,看着光幕不屑一笑:“魏忠贤祸乱朝堂,这等逆臣死不足惜!万幸我大汉没有此等贼人!”

汉灵帝刘宏得意地扫视在场众臣,神色傲然,一副快来夸我的样子。

张让一眼看出汉灵帝的心思,吹捧道:“那是,陛下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论功绩,即便是尧舜也要逊色三分,哪是朱由校那昏君能比得上的,他给陛下提鞋都不配。”

“如此威势,那些宵小之徒安敢造次,都是陛下的功劳!”

刘宏闻言,脸都拧成了菊花,指着张让笑道:“你个死奴才嘴倒是甜,但也吹的太过了,朕如何能与尧舜比肩,朕也就勉强能和文景两位先祖一比。”

大臣们听闻此言,差点听吐了,一个个愁容满面。

不是,陛下,国家都啥样了,你没点数么?黄巾军是平定了,但是各地起义依然不断,形势越演越烈。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是大臣们不敢说话,如今朝堂被十常侍把持,谁敢说坏话,怕不是脑袋不想要了。

谏议大夫刘陶偷偷抹眼泪,这一幕正好被刘宏看见了,刘宏心中不悦,朕吃的正开心呢,你哭上了,啥意思?这不是扫朕的兴么!

刘宏压抑中心中的不悦,开口道:“刘陶,可是家中生了变故,若是有事,朕准许你先行退下。”

这就是变相下了逐客令了。

岂料刘陶不仅没走反而哭的更大声了:“臣是为大汉哭泣,天下已经危在旦夕,陛下竟然还想着寻欢做乐?”

此话一出,刘宏心里的气消了,反而一脸懵。

他一头雾水,黄巾之乱不是早就平定了么,怎么又危在旦夕了。

“如今四海升平,何乱之有啊?”

刘宏问道。

张让给同为十常侍的赵忠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刘陶,莫在这里危言耸听,扰了陛下的雅兴!”

刘陶止住了哭声,恨恨地扫向十常侍,指着赵忠呵道:“就是你们这群奸人蒙蔽了陛下,明朝只有魏忠贤一个九千岁,如今的大汉却足足有十余个!你们该死!”

刘陶又看向汉灵帝,哀痛道:“陛下,黄巾军虽亡,但天下民不聊生,盗贼并起,比之黄巾军还要严重的多!这些都拜这些阉人所赐!”

刘宏人都傻了,什么东西?大汉要亡了,朕是个昏君?

刘陶的话简直颠覆了刘宏的三观,他一直呆在宫里,听到的见到的都是十常侍想让他知道的,这让他有些飘飘然,以文景二帝自比。

在他的视角里,他平定了黄巾之乱,任用宦官打压文臣力量,增强皇权,无疑是为中兴之主,比之汉宣帝也不遑多让。

现在你告诉朕,朕是昏君?开什么玩笑!

十常侍急的冷汗都下来了,要是刘宏信了,他们的死期就到了。

然而就在张让即将开口之际,一声怒喝响彻大殿:“放肆!”

众人看去,说话之人正是汉灵帝刘宏,只见他脸色张红,一脸怒容,众人还从未见过他如此气愤。

刘宏破防了,他不敢信,也不愿意相信刘陶的话,他宁可当一个虚假的明君,也不愿意被冠上昏庸的帽子。

刘宏颤颤巍巍地站起身,颤抖地指向刘陶:“你大胆,在这里妖言惑众,简直是居心叵测,来人呐,把他给朕杀喽!”

见甲士一瞬间没有反应过来,刘宏更加愤怒了,大声喝道:“愣着干什么!把他拖下去!朕不要见到他!!!”

“陛下!!!臣一心只为大汉,臣死不足惜,陛下一定要诛杀张让等人!”刘陶老泪纵横,跪在地上,心中的痛苦难以言说。

刘陶终究被带了下去,十常侍长舒了一口气。

张让洋洋得意,扫了一眼众臣,眼中尽是警告之意,一众大臣纷纷低下头不敢直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