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月明秋水 > 第288章 取舍之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刻,真的要迎来转机了?

眼见父亲逐渐转向光明的一方,赵昭婷更是欣慰不已。

再商议了一些时候,赵仲儒才这样说道:“大致说来,江苏一省,分别以总督、巡抚作为头领,也可谓是新旧之争,泾渭分明。至于军队嘛,也大体上以此划线。徐兄弟,你想着要做争取新军方面的工作,还是大有可为的……”

徐海韬点了点头:“按照赵世伯的这个思路,我们在金陵城和江苏省的行动,确实就有了方向。赵世伯,此后,与光复相关的诸多事务,还需鼎力支持,悉心指教。”

赵仲儒微微一笑:“国泰则民安,国强则民富。对于这些道理,赵某还是略知一二的。”

再过了一阵子,赵昭婷这样说道:“爹,你先找个机会,跟巡抚大人沟通一下,再让巡抚派出一个或几个得力干将,与我们接洽。这样一来,双方的合作,也将逐步进入正轨……”

赵仲儒哈哈一笑:“是啊,我们说了这么久,主要还是局限于一个大的方向,只相当于作画中的勾勒,具体的事务,还是要从小处着手的。嗯,这件事情,我记下了。”

然后,就着以后的行动细节、注意事项,再做一番沟通、协商之后,三人兴尽而去。

两天之后,前期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这天夜里,为着次日的接洽,赵昭婷再将相关事项,严格地过了一遍。看看一切就绪,她暗自寻思道:过了这个夜晚,到了明天,在那样一个大白天里,只要没有太大的意外,事情也就算是步入正轨了吧?

今天夜里,是该好好回首一番的了。

父亲的转变,弥足珍贵,更令人欣慰。

以前,他的目光,有着短浅的一面,那就是,对于自己的事情,他想得太多了。特别是,他极力干涉徐海韬的前程,硬是要徐海韬去考什么科举,差点就拆散了我和徐大哥。这个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啊!如今,他总算想通了,他也意识到,就是在生意场上,要想“独善其身”,也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对于社会层面的革新,他也就可以接受了。甚至,还情愿为此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以前,我也曾经设想过,那些上层人物,都是一丘之貉。其实,在社会巨变的浪潮之下,他们之间,未必就是铁板一块。对于上层的分化,我们也是要有所准备的。说起来,十年前,八国联军在京津一带登陆的时候,东南数省,就弄了东南互保,跟清廷中枢划清了界限,而且,隐隐显有几分“分庭抗礼”的意味。由此看来,对于清廷这样的庞然大物,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待,首先不能被它吓破了胆。

这巡抚大人,当初是见过徐海韬的卷子的。那么,这些天,他在想些什么呢?或许,他会这样想,光复什么的,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如今,既然受到总督的压制,己方能够多一点人才,不就多了一些抗衡的资本了吗?想想也是,要想跟对手扳手腕,首先自己实力要足够强大。要不然,一切都是空话,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由此看来,赵仲儒已经在下注了,巡抚大人也一样。

像他们这样的人,头脑其实一直都是很清楚的、很清醒的。甚至,底线什么的,他们都不会太在意。最近几年,清廷也在着手弄什么责任内阁,想以此来平息民怨。这种做法,多半是有着某种欺骗性的。如今的黎民百姓、上层士绅,已经不是那么好愚弄的了。大概也就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本省巡抚,也想着要找退路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对于新军的分化瓦解,似乎更容易收到成效。

五年之前,徐海韬没能中举。五年之后,再回头看,这中不中举,也都无所谓了。哦,甚至,正是由于屈从于总督,赵仲儒和巡抚大人,才对如今徐海韬的“卷土重来”,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是啊,此次徐海韬所针对的,只是代表着保守势力的总督那一派,赵仲儒和巡抚只需坐山观虎斗,又何乐而不为呢?

如此说来,我们跟赵仲儒、巡抚大人,也有着休戚相关的一面……

次日午后,赵仲儒设宴,盛情款待徐海韬。

酒过三巡,环视一番之后,赵仲儒这样说道:“徐兄弟,当初,赵某对与你相关的事情,多加阻挠、横加干涉,至今依然深感歉意……”

徐海韬淡淡一笑:“赵世伯,都是陈年往事了,还提它干什么?”

“徐兄弟,你胸怀宽广,不计前嫌,当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赵仲儒说着,将目光转向赵昭婷,“昭婷啊,尽管是时隔多年,不过,如果不能够得到你的谅解,为父依然会深感不安的……”

赵昭婷暗自思忖道:本来,这件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我和徐海韬不提,自然也就是既往不咎的意思了。父亲在此旧事重提,是不是有点多心了呢?哦,他的意思应该就是,得到一个明确的回答之后,双方才能够更好地开诚布公、精诚合作。他是生意人,自然不会在大处糊涂。是啊,如今,如果再记旧恶,就是不识大体了……

“爹,如今是百废待兴,再去想那些陈年往事,反而不利于前行。”赵昭婷这样说道,“放心吧,以前的那些事情,我早就放下了!”

赵仲儒露出欣慰的微笑:“自古以来,那些成就大事之人,都是深谙取舍之道,懂得如何权衡利弊的……”

“嗯,赵世伯,此言甚是。”徐海韬接过话语。

“是啊,眼界、格局大了,”赵昭婷接口道,“对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对于那些陈年往事,自然也就放下了。”

三人边喝边聊,谈笑风生。

再过了一阵子,徐海韬渐渐地皱起了眉头,显出一副若有所思、若有所待的样子。

赵昭婷心念一闪:是啊,这个午后,可不是为了吃饭而吃饭、为了喝酒而喝酒啊!事先就说好了的,巡抚大人那边,要派专人前来接洽。只是,到这一刻为止,似乎都没有什么动静啊!父亲一向精明能干,总不至于就忘了这件事吧……

刚刚从外地回来的时候,我有点放不下的是,父亲会不会过于守旧,能不能够接受新生事物?

后来我就发现,父亲也不像想象中的那样,过于迂腐、执拗。其实,他不是那种老古董,而且,对于时局,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其实,他既然也曾经是个读书人,脑子自然也不会不开窍。现如今想来,当年他所说的“游学”,也包含着要增长一些阅历,多见一点世面的意思。这种想法,是跟囿于穷乡僻壤,只知读死书相对而言的。说起来,也有值得肯定的一面。

至于再后来,他被大都市里的灯红酒绿迷了心窍,变得负心薄幸、无情无义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在接下来的那些事情上,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我的生母了!而我的命运,由此也变得起落沉浮起来。

多年以后,如果我再因为这些往事而怨天尤人,确实没多大意思了。甚至,就算是以此而抱怨这位赵大亨,又有多少意思呢?

这位赵大亨给人的感觉,时常就是,性子执拗,像头牛一样:

当初,他觉得外出游学有意义,就出去了。而且,是一去不复返。

前几年,他觉得科举是正道,于是,对于徐海韬,他就格外的严苛。这样一来,又导致了我和徐大哥的离散。

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所拿出的那些主意,未必就很靠谱。只是,在不少的时候,我们又不能越过他本人,替他拿主意。毕竟,他是一个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一些事情,都要过了他的那一关,我们所说的,我们所做的,未必就管用。

于是,在这一刻,我甚至闪过了这样的念头:但愿,但愿这一次,我们的赵大亨,能够多一些靠谱之处……

那么,怎么会是这样呢?

此刻想来,即将到来的某一件事情,似乎是颇为诡谲,颇为微妙的?

是啊,我为什么会闪过这样的念头呢?

在最初的设想里,我们甚至想到了,这一次,我们只是一个“说客”而已。因为,策动新军这样的大事情,是极其复杂、困难的。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然而,跟赵仲儒接触之后,我们又发现,这件事情,似乎又没那么复杂了。大致说来,由于跟总督不和,因此,从巡抚的角度来说,整顿新军也是一件好事情。毕竟,军队战斗力增强了,到时候,自己再跟总督讨价还价的时候,就更有底气了。

也就是说,对于掌控新军,相关各方,也是好商量的。

那么,我的不自在,究竟从何而来呢?

原来,我们所说的掌控新军,还只是粗线条的勾勒,真要落到实处,至少还得落实到相应的人选,比如说,由谁来跟我们接洽,具体的事务如何展开,双方如何各司其职等等。这一切,真要做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甚至,会遇到极大的风险。

人们常说的“万事开头难”,自然也就包含着这些方面的因素。不过,对于我们来说,相类似的事情,并不是头一次啊!这两年,在武汉一带,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而且,总体上的感觉,也还是中规中矩,甚至可以说是可圈可点的。

既然是这样,那么,缠绕在心头的那一丝隐隐的不安,又从而来呢?难道说,这种不安、不自然,是无中生有的吗?

人的感觉与心情,确实是足够复杂、微妙、诡谲的了?

或许,这也只是某种下意识的反应,不能过于较真。简单地梳理一下,或许是这样的:此前,我们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是跟一群陌生人打交道。一开始,尽管也曾经一筹莫展,不过,既然是在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反而能够一咬牙,豁出去。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应该就在于,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是抱着某种类似于“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的态度。也正是因为没有太多的奢望,每一次小小的进展,都让我们深感欣慰。前行的步子,也就越发的稳健起来了。

那么,如今的这一次,又有何不同呢?

原本,我也曾这样想,在一个相对较为熟悉的环境里,自己会更为得心应手一些。此刻想来,这种想法,也只对了一半,甚至是一小半。原来,这件事情,首先要牵扯到的,就是我的父亲了。由于跟自己休戚相关,我还能像此前那样泰然自若吗?还有,徐海韬和我所的从事那件事情,至少也得跟巡抚打交道吧?这个巡抚,可是看过徐海韬的文章的。这样一来,给人的感觉,多半就是,我方在明处,而对方在暗处了?

仅仅是这一方面的原因,我就有点不自在了。

是啊,我方的事务,原本就有点隐蔽,属于秘密工作。而这一次,倒变成了对方先知晓我们的底细,然后再跟我们打交道。如此一来,我们就有点为难了。要想反客为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或许,这一切,也只是我想多了。

要说积极的一面,或许会更大一些吧?

首先,熟门熟路的,做事时候的尺度分寸,也更容易把握一些吧?此外,徐海韬和我生父之间,原本是有点个人恩怨的。那么,冰释前嫌之后,徐大哥精神更好一些了,效率自然也就会更高。因此,也不能总是紧盯着那些不利的因素,自己吓唬自己。

当然,事前,把可能遇到的困难、风险,仔细想一下,也是很正常的。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都事先想到了,并且,都有相应的预案。这样一来,事到临头,至少也不至于就手足无措。因此,接下来,就要看一下,赵大亨和巡抚大人,他们所亮出的底牌……

这样想着,她那征询的目光,望向了赵仲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