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师师又想起自己在北京的往事来:那是哪一年来着?哦,对了,是临近毕业那年抽空去了一趟心中渴盼许久天安门和北海公园。那天天气很好,公园里游人如织,一座白塔巍然屹立,湖面上轻舟穿梭,不由得轻轻哼唱起一首歌来: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小船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岸边垂柳处,围着一群人,凑近一看原来是几个市民在表演节目,纯属自娱自乐。别看是业余爱好者,倒也有板有眼,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尤其在跟观众互动上,更是胜过某些专业演员,只要观众不怯场,就可以接力拿过话筒说唱起来。在经过湖边的一处摄像摊位时,摊主热情招呼游客拍照留念,现场冲洗十元一张。那时不像现在人手一部手机,自己选景拍照回来留存,所以只能让照相摊代劳。
这期间还闹了误会,因为帅师师选了皇后的服饰 ,男同学选了“龙袍”,摊主就让俩人往一块儿站,嘴里还颇有些意见的说:“小两口照相我见多了,可是谁也没像你俩这样……”男同学脸一红,着急的连连否认,说和帅师师不是一家人,各照各的,摊主才恍然大悟,一个劲道歉,可把在一边等着的女伴乐坏了。
照片出来了,看了看觉得不错,又掏五块钱过塑,然后放进包里赶往下一个景点……
有位导游是这样形容帅师师她们的:“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回家牢骚”,她想多数旅客都有这种感觉吧,旅途中倍加珍惜的物件,一拿回家就不当回事了。比如她那张“皇后”照片就是这样的遭遇。
随着毕业后天各一方,同学们基本没有再见过,当年的可笑事也变成难忘的回忆了。特别是见识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虚伪之后,更觉得纯真同学情弥足珍贵。
一夜过后,这些红芝麻公司的旅游员工开始消退了激动与兴奋,彼此谈话的内容也海阔天空起来。在家早起习惯了的人,在洗漱以后坐在自己的铺位上发呆,而年轻人则继续睡眠模式,虽然越来越嘈杂的环境让人睡的不踏实,但是并不妨碍“临床上网”,拿着手机听音乐或者看视频。楚冲一边巡视着有员工铺位的各个车厢,一边发放着早餐,这个必须自备,因为旅游合同里写的是“火车上餐费自理。”所以楚冲提前准备了一些食物,泡面、小咸菜、面包之类的提前让监护组长领走,然后按照预订时间发放。当然谁觉得吃不惯也可以买火车上的盒饭。
当火车在某些站点停靠时间长的时候,楚冲就提醒员工可以到站台散散步,第一次乘坐火车的几乎哪里都不敢去,生怕一离开就没有位置了,楚冲告诉她们可以三两人结伙,一人待在车厢里看管贵重物品,其他人可以到站台上放松一下。
员工们在站台上散步或者抓紧时间抽两口烟的时候,楚冲就在不远不近的地方看着他们,他怕有人勾起交谈兴趣而忘记时间。忽然,楚冲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挣脱大人的手,好奇的去抚摸火车箱体,而大人和人聊的正浓没注意孩子的行为。楚冲赶忙飞奔过去,一把将孩子拉回来,再看孩子刚才站立的地方,再往前走就得掉下去。
孩子被吓哭了,他的哭声总算惊动了大人,那人赶忙过来,用埋怨的语气说:“你干什么?吓到我的孩子了!你必须道歉!”楚冲愣住了,心想我救你的孩子,不感谢就算了,还落个埋怨,看来这好事不能随便做。这时站台边检员走过来,严肃的批评那个大人:“你这家长咋当的?自己的孩子差点掉下轨道,是人家救了孩子,你应该感谢人家才是!”
那失职的大人这才停止语言攻击,不情不愿的说了谢谢,楚冲没有和他一般见识,转身上车回了自己的铺位。
本来一切平安无事,可谁知在某站停靠过后,帅师师负责的卧铺车厢里换了几张陌生的面孔,是些半老徐娘,她们放好各自的东西后,一屁股挤坐在一个席位上叽叽呱呱说些叫人半懂不懂的话,还边说边吃,吐了一地垃圾,之后拍拍屁股走人。那铺位上是红芝麻公司的一名年轻员工,刚开始他忍了,可是没想到那些“徐娘”们开始变本加厉,甚至觉得年轻员工碍事,把他拍起来,上演一出鸠占鹊巢。
年轻人便不再忍了,一用劲把“徐娘”挤出来,这下老人可不干了,指着年轻人骂道:“这么不敬老,你妈咋教育的?”年轻人忽地坐起来,吓得老人退后一步,年轻人说:“我妈咋教育我,用你管?倒是你老祖宗咋教育你的?几十年白活了,一点不懂爱幼!”老人开始狡辩:“老年人体力弱不该得到尊重吗?”“该!可是对于随地大小便的老畜牲就不能客气!”老人找来乘务员,乘务员先检查了一下大家的铺位牌,提醒老人各归各位,并让她们把吐了一地的垃圾收拾好,最后提醒年轻人有事及时反映,和人争吵出了意外就不好了。
纷争平息了,后来楚冲得知此事临时又开了一个短会,让员工们如何避免口舌之争,总之顺利出行是最重要的,不能因此坏了心情。
楚冲回到自己的铺位,心里又多了一些想法:类似旅行中意想不到的纷争,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也不见得就不好,如果面对这些事情时叹息就说明心态不稳,相反如果一笑了之则说明你心胸豁达……
楚冲脑海中又闪现那些似曾相识的画面:……旅游车在路上行驶的时候,不经意间发现远处天地之间有一大片黑云,看上去云层很厚,仿佛暴雨之前的云层给人一种恐惧感,导游说那就是云台山……不是黑云吗?怎么是山?等到更近一点看清楚了,果然是山。
连绵晋冀称太行,巍峨雄峰起云台。 听别人说云台山有好几处,查阅一下资料,才知道眼前的云台山,是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的景点。景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茱萸峰、叠彩洞、猕猴谷、子房湖、万善寺等八大景点,是一处依托太行山脉自然形成的展示地层地质历史变迁的景区。
楚冲来到云台山景区大门的时候,反而看不到那黑云了,明媚的阳光里山环水绕,好一派世外桃源。忽然想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看来是一定身处黑云之中而不知“黑”了。等到走进云台山,一会儿盘旋而下仿佛进入了坐井观天的境界,一会儿聆听飞瀑訇然作响的雄浑,一瞬间把胸膛里的郁闷排挤了出去,也许大自然正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告诉人们:只有卸去心中的压抑,才能身轻如燕飞离桎梏。
换乘景区内部通行的大巴,才能更深入领略云台风光,时而群峰耸峙,时而波光粼粼,真的是一里一风景,十里一洞天。
云台之山让人感受到的不止是险峻,更兼杂了地质历史的感悟。看着层层断层,摸着奇特的山石仿佛嗅到了悠悠亿万斯年的气息,云台人实在幸运,他们守在历史的门口,护卫着古老文明,而一方面源源不断的新文明做着冲锋。
云台之石别有情趣,虽然没有黄山奇石颇负盛名,也没有泰山石唯我独尊,但是也令人浮想联翩,瘦身石是路边两块并排而立的,瘦人侧身轻松而过,胖人就只能下路绕行。试剑石会让人想到某一位挥斥方遒的剑客,一刀之下从此开辟新的征程。
云台之水风情万种,无论是悬崖飞瀑还是涓涓细流,都会让人感慨万千。刚柔相济是最贴切的标签,你看,大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仿佛一声声解读历史地层的奥秘,小瀑布则忽然从路边石缝中涌出,冲向不远处绝壁,跌落着,飘扬着,展示出柔美的线条。目光搜寻,但见各处皆有水的润泽,有时低吟浅唱婉转的私语,有时悄悄隐形遁迹。
楚冲感觉云台的魅力远不止这些,进山仿佛坐井观天,三面峭壁直插云天;出山犹如飞出牢笼,真是身也颤颤心也颤颤……回首赫然发现两道飞瀑:一道落水,幽潭绝壁妙不可言,一道访客,熙熙攘攘扯地扯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于别处只是胜景,在这里却是灵魂。訇然作响的飞瀑在与历史的地层相拥,完成了一次次情感交流。
楚冲不止一次的走南闯北,没少从火车窗口领略外面形形色色的风景。有时候车窗外是一汪湖泊,那湖泊去年就在那个地方,前年也在那个地方……好几次从急驰而过的火车上张望过的地方,有时候湖水漫过堤岸灌进了旁边的村子,有时候又干涸得仿佛眯起的眼……可是这一回湖泊却给出了令人震惊的表现,虽然仍然是一闪而过,还是能让人看清清澈的湖面上正掠起点点鸟影,硬化的堤岸上是绿阴阴的杨柳,几座小巧的亭子在绿树间时隐时现,好一派美丽的景致! 也许只有经常坐火车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感觉,同时油然而生一种离家渐远的漂泊感吧?火车沿着铁轨在广袤的大地上运行,乘客可以天马行空的闲谈,也可以一个人静思生活的过往,就这样跟随列车去任何一个陌生的城市……什么时候到站了,一脚踩到站台的地面时,是马上陷入人地两生的恐慌,或者是异常热情背后不可知的遭遇,又或者兴奋的吮吸异域的气息?茫茫然就觉得还是随着火车一直走下去的好……
人到中年,就会越来越多的想起小时候的场景,那时候别管多晚回家,只要看到家里的灯火,就知道爹妈一直焦急的等待……儿行千里母担忧,是的,外出的人就如同妈妈放在外边的宝贝,既怕他不能保护自己受到伤害又怕他迷路回不了家。可是那身处异乡的年轻人却从未想过父母的感受,青春期的叛逆让人经常流连于外边的喧嚣,回家也就越来越晚,可是不管多晚,踏进家门时总能看到母亲在灯下一边忙碌一边等回家的孩子,楚冲说自己都这么大了用不着等,可是母亲依然固执的为他亮着灯……也就是这夜夜亮起的灯光,让他一点点疏离了灯红酒绿的诱惑。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道尽了异乡人酸甜苦辣,吃苦一年就为了过年回家以后的有求必应。
楚冲看到过这样一则消息,说是九十岁的老人给六十多的儿子送新年水饺,结果迷路坐错车到了陌生的城市,好在有善良人的帮助终于父子团聚,见面时儿子的一声埋怨,让老父亲像做了错事的孩子低下头……孩子会认为千里迢迢送饭的父母是多此一举,殊不知这就是深深的牵挂啊!
家是什么,每个人的回答并不会相同,在楚冲看来,有牵挂的地方就是家,它与地域环境无关,也和偏街闹市无关,只是因为那个地方有了牵挂的人。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异乡,无论是小小少年还是耄耋老人都是很容易想家的,临近年末,那一列列临时增加的班车,满载而去的不正是渴盼团圆的眼泪吗?特别是老年回家,回的是一份念想。离愁别绪不会因为时间而消淡,却如窖藏的酒浓烈。梦里醒来身是客,谁愿长做异乡人?纵有千般阻挡回家的脚步,也难以磨灭思乡的心,白发苍苍的只是青春岁月,虽然有时不免遗忘了回家的路径,但那颗渴盼回家的心永远不老。贺知章在外为官多年一直顾不上返回故土,直到白发苍苍才抽空回了一趟老家,却不想在村头被小孩一句问话所震惊,小孩打量着眼前的陌生老人问:“你是谁家的?我怎么没见过你啊?”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千古名句。年少时心比天高仗剑走四方,到老了才忽然觉得外边的灯火辉煌比不上家里忽明忽暗的那盏油灯。
从少年到暮年,回家的情思缠绕了人的一生,远行是为了让家更殷实,回归是新年门口挂起的大红灯笼,里面透出骄傲与自信,那一瞬间爹娘挺直了腰杆。于是邻里所有的门和窗都睁大了羡慕的眼,因为它们知道:越是明亮的灯火越说明这户人家收获满满!
认识金凯枝之前,一个人走南闯北,年年春运路,从大站到小站,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普快到高铁,火车在变换,车窗外的景物也在变换,就连临窗而坐的我的面孔也由稚嫩变得沧桑,唯一不变的是那方静静的车窗,陪着楚冲检阅一副副不断翻新的城市面孔。
和金凯枝牵手后,夫妻共同打拼出自己的一份美满,不是异乡空气多么香甜,而是家庭的幸福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