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唯先帝之德,政数并举,攘安伐罪,治民强国,已改新法使得天下大治,望先帝之懿德,昭明克复,复皇明威严于塞外,广困民去疾于内疆,唯‘中’乃有此庙号,唯显得已示先帝之德!”

皇极殿大朝会,朱翊釴登基一月之后,这才召开,首当其冲的就是将与高拱陈志等人商议好的庙号宣讲。

礼部那边对于隆庆帝的庙号,给出的是一个‘穆’,朱翊釴很不满意,故而打回让其重新择选,但礼部那边却说,庙号乃是君王一生之功过非平褒奖,君王不可擅自更改。

朱翊釴直接就将礼部的奏疏留中,并将礼部尚书陈以勤叫到乾清宫内,进行了长达半个时辰的亲切友好‘谈话’之后,陈以勤无奈,只得说,既然陛下您都这么说了,那要不,您自己选一个吧!

朱翊釴自然是不客气的就选了一个‘圣’,虽然‘中’也是上好,但没有‘圣’来得贴切,故而朱翊釴果断否决了礼部提出的庙号,自己来。

康麻子都能当个‘圣’字,我堂堂大明中兴之主,用你个‘圣’字是给你礼部脸了的。

陈以勤只觉得这个新皇帝好不要脸,竟然选‘圣’,明照旁周,布行大义,致志大图,虽然你老爹隆庆对外几场战争都打得不错,但这不是你能选择的原因。

只因隆庆帝在位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不过才八年时间,这让礼部那边自然而然德就选择了‘穆’这个庙号。

对于庙号,历朝历代都已经有了先例,所谓祖有功而宗有德,对于庙号,汉时,非有大功大德者慎用,故而两汉皇帝,虽都有谥号,然庙号者甚少。

但到了汉末三国之后,庙号就开始泛滥成灾了,降及曹氏,祖名多滥,除了一些亡国之君和政变被推翻,基本上人手一个庙号。

太祖高祖开国基业!

太宗光大广扬!

世圣成祖重新定鼎!

世宗乃是旁系登临之美誉!

仁孝睿宗表示仁爱孝顺的君主!

圣中宗乃是中兴之主!

哲兴成显乃是守成之主!

肃宗乃是有中兴之志但能力不行!

宪宣景宗有功有过,争议不小!

宁宗则过于懦弱!

德宗则是在位内治不显,国乱逃亡!

高宗由盛转衰!

玄真理道宗好玄学鬼神!

文宗过弱,武宗刚强!

度定顺宗在位无所成就,过场Npc!

穆光宗在位过短且作为较少!

惠宗治国无方,乃至江山残破!

僖宗昏庸无能!

哀思宗者,悲情末代君王的专用庙号!

以上这些个庙号中,礼部选出的‘穆’,乃是在位时间短且作为较少的君主用的,隆庆帝虽然在位时间是少了点,但作为上却着实不少了。

两人就这么僵持了许久,礼部迟迟不能说服新君定下庙号,最后还是陈以勤在内阁与高拱商议之后,由高拱和陈志这两个内阁首次辅一起进谏。

高拱提出,‘圣’咱就别提了,要求稍微降低一点,就‘中’吧,也是个好庙号,不算辱没了先帝的名声,朱翊釴眼见已经拖延了个把月了,只得点头应下。

搞定隆庆帝的庙号,接下来就轮到了朱翊釴自己的年号了,对于年号,朱翊釴并没有特殊的要求,他不像那些喜欢在年号上标新立异的皇帝那般,将年号搞得跟发朋友圈一样,时不时的就换上一个。

比如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仅是年号就有十四个之多,比别人发朋友圈还积极,到了明朝这,基本上是一帝一年号,战神除外!

年号乃是皇帝执政期间的政治期望,都是选择寓意好的,但历史上的一些年号,则让人忍俊不禁,比如梁武帝萧衍,他的年号就让人有种打麻将和牌的感觉。

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你要不说这是年号,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在喊牌呢。

除了梁武帝,历史上第一位女帝,起年号也是随意得紧,且更换还任性的很,什么如意,长寿,光宅,神功,大足,万岁登封,万岁通天,想起啥就改啥。

李治和武则天这对‘璧人’和砍下二十七个年号,冠绝皇帝年号排行榜首位。

朱翊釴这边,礼部给出的年号中,首个便是‘万历’,这让朱翊釴感觉有点时空强制重合的假象,朱翊釴作为哥哥,自然是不会使用自己弟弟用过的年号的,故而他自己写下了一个‘洪治’,直接便宣召天下。

明太祖朱元璋年号乃是洪武,明仁宗朱高炽年号乃是洪熙,到了朱翊釴这,年号便采用洪治,寓意复洪武之治,天下永安!

对于这个年号,大臣们内心腹诽不已,洪治洪治,洪武之治,这是要他们老命啊!

你但凡取个洪平或者洪统,他们都没这般的心惊肉跳,实在是朱元璋在这些官员内心之中扎下的钉子太深了,一撩拨心就拔凉拔凉的痛。

因着隆庆帝是十二月初才走的,故而新年伊始,洪治年号便被直接启用,百姓们初初听到这个年号的时候,心里头还感到有点疑惑。

但经过‘有心人’的解读之后,民间坊间这才大喜,新皇帝这是一上台就野心勃勃的宣誓自己以后的政治格局了。

看来以后那些个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只怕是日子要不好过了,京师铸币厂这边,得到了新年号的第一天起,就加急赶工,着手新币的铸造工作。

洪治帝朱翊釴当天便下旨,新朝洪治元年,五爪金银币加铸一千三百枚,分发两京三省之国立银行,至于那些还未建立国立银行的省份,只能是等下一次了。

得到消息的那些个士绅,都高兴的连夜就命人排在各地的国立银行,等待五爪金银币的开换,那些得到五爪金银币的人,更是将五爪金银币的价值炒到一枚一比一百的高价。

对此造办监及户部那边,并没有出来阻止,皆乃是民间所为,朝廷是不便插手的,只能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都是些精明的人,知道朝廷为何要单独的出这些个五爪金银币,为的就是让他们这些个喜欢窖藏金银的士绅,能将地窖里的金银挖出来,进行流通。

都是心照不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