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宇凡站在反应釜前,双眼紧紧盯着釜内的原料,眉头微蹙,心中暗自思索着,如果使用自身蕴含的劲力,或许可以让钙皂基体混合得更加充分、完美。

他深知劲力的独特之处,这种特殊的力量能够做到在极其微小的维度上产生强大的作用力,如同微观世界里的精密操控者。

陈宇凡刚有了这个想法,眼中便闪过一丝决然,毫不犹豫地立刻付诸行动。

他双脚微微分开,扎稳马步,双手缓缓抬起,轻轻按在反应釜的外壁上,开始运转体内那股神秘的劲力。

劲力如同灵动的水流,透过他的双手,以一种极其细微且难以察觉的方式,缓缓渗透进反应釜内的原料之中,从微观层面促进它们相互交融。

在当前轧钢厂仪器设备陈旧落后、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是他绞尽脑汁想出的特殊办法,也是应对困境的无奈之举。

他心里清楚,如果是在专业的工业研究室,那里会有更高精尖的仪器来完成这一关键步骤,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精准的参数设置,能够实现更为精准的控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悄然流逝,反应釜内的原料在陈宇凡全神贯注的操控下,逐渐开始融合,原本各自分散的物质,慢慢汇聚在一起。

最开始,釜内的液体略显浑浊,各种成分仿佛还在相互试探、排斥,状态并不稳定。

但在陈宇凡持续不断地用劲力引导下,液体的状态越来越好,逐渐变得均匀细腻,就像精心搅拌后的奶油,质地愈发柔和顺滑。

陈宇凡凝视着反应釜中的油液,目光中满是专注与期待,冥冥之中,他的心底涌起一种强烈的感觉,或许这一次,真的能够成功,所有的努力都将得到回报。

时间一点点过去,经过了长达15分钟的充分搅拌,钙皂基体已经混合得相当完美,呈现出了之前任何一次试验都从未有过的细腻程度,这让陈宇凡心中涌起一丝欣慰。

不得不说,这也是耗费时间最多的一次试验,前前后后,他们足足花费了一个多小时,才完成了润滑脂的调配工作,每一个步骤都倾注了大家的心血。

刘胜东、李志明和小孙三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一步一步缓慢地来到陈宇凡的身旁,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劳累,但眼神中却透着期待。

三人的目光紧紧盯着陈宇凡面前这桶深黄色的油性液体,那是他们一整夜努力的结晶,承载着大家的希望。

此时,实验室里一片寂静,只有墙上的时钟在滴答作响,现在已经凌晨四点了,再过一会儿,天就要亮了,窗外的黑暗似乎也在逐渐被黎明的曙光所驱散。

眼前的这桶润滑脂,便是几人耗费了一整夜时间,历经无数次尝试和调整,制造出来的劳动成果,它的诞生来之不易。

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无比的期待,他们期盼着这桶润滑脂能够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哪怕只是最基础的作用。

哪怕它的润滑效果不够强大,无法与那些顶级的润滑脂相媲美;哪怕它的挥发速度过快,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补充;哪怕它在温度控制方面存在不足,适应的温度范围较窄。

但只要它能够起到基础作用,达到工业使用的最低标准,那就足以说明,用蓖麻油作为基础油来研制润滑脂的道路是可行的,他们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我们来测试一下吧。”陈宇凡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自己也有些紧张,毕竟在这次的试验中,陈宇凡已经在现有的条件下,竭尽全力把之前几次试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全部解决掉了。

如果还是试验失败,若是暴露出新的问题,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至少能够明确下一步改进的方向。

但他最害怕的是,在看似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试验依旧失败。

因为,那样就说明,用蓖麻油作为基础油的思路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他们耗费的所有精力、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将化为泡影,一切都成了无用功。

“希望这次能成功。”陈宇凡给了几人一个坚定且肯定的眼神,试图传递信心,然后转身快步走去,拿来了齿轮箱。

齿轮箱只是最基础的测试工具,它能够测出润滑脂是否具备基础的润滑作用,是检验润滑脂性能的第一道关卡。

这一次,陈宇凡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型号6208的解放牌卡车变速箱轴承,这个决定并非随意为之。

这并非是废弃不用的轴承,而是车间里日常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轴承,相比之前几次测试所使用的材料,成本要提高了许多。

从这一点,也能够明显看出,陈宇凡确实对这次的试验,更加充满信心,他相信这次的润滑脂能够经受住考验。

轴承在经过仔细的清洁之后,表面的杂质和油污被清理得干干净净,陈宇凡拿起工具,将润滑脂均匀地涂抹在轴承的各个部位,确保每一处都被覆盖。

涂抹完毕后,他小心翼翼地将轴承装入齿轮变速箱中。

接着,齿轮箱连接上电机链条,一切准备就绪。

“发动机器吧。”陈宇凡深吸一口气,下达了启动的指令,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台即将运转的机器上,心跳也随之加速,等待着见证这一刻的结果。

.......................

随着一阵嗡嗡的响声骤然响起,电机的链条仿佛被注入了无尽的活力,飞速地滚动起来,带动着轴承也开始高速运转.

整个车间都弥漫着机器运转的轰鸣声,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在宣告着这场关键测试的开始。

“现在的转速是多少?”

陈宇凡提高了音量,大声问道,双眼紧紧盯着运转的轴承,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紧张,一刻也不敢松懈,专注的神情仿佛要把轴承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尽收眼底。

“1000转。”刘胜东迅速查看了转速表,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与期待,他的手还轻轻搭在转速表上,仿佛这样能更精准地掌控转速。

在这个高达1000转的转速下,轴承持续稳定地运转着,每一秒都仿佛在考验着润滑脂的性能。十分钟的时间,在众人的紧张注视下悄然流逝,这十分钟里,大家都屏气敛息,眼睛死死地盯着运转的轴承,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陈宇凡微微点头,神色沉稳地让刘胜东关闭了电机。随着电机的停止,车间里的轰鸣声渐渐平息,只剩下众人略显急促的呼吸声,那呼吸声中满是对结果的期待与不安。

“十分钟!”

李志明忍不住喊了出来,声音中满是激动,他的脸上泛起了兴奋的红晕,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众人目光对视,从彼此的眼神中都能看到那难以抑制的兴奋,这十分钟仿佛是他们努力的最好证明,是他们在科研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回想起之前的几次试验,最多也只能坚持三分钟时间,轴承就会因为润滑不足等问题而发生故障,导致整个测试被迫中断。

那些失败的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让所有人心中都掩盖住了一层阴霾,这也更凸显出这次成功的来之不易。

而这次,起码坚持了十分钟,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是从黑暗中摸索到了一丝曙光,让他们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不过效果究竟如何,还需要对轴承的磨损情况进行细致的检查,这才是检验润滑脂性能的关键一步。陈宇凡深知,磨损数据直接反映了润滑脂的润滑效果,不容有丝毫马虎。

取下轴承后,陈宇凡戴上手套,拿起精密的测量仪器,小心翼翼地对轴承进行精准的测量,每一个动作都严谨细致,生怕出现一丝误差,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紧盯着测量仪器上的刻度。

“磨损0.32毫米!”陈宇凡大声报出测量结果,声音中带着一丝喜悦,那喜悦如同春日里的暖阳,瞬间驱散了大家心头的阴霾。

听到这个消息后,车间里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李志明兴奋地跳了起来,双手在空中挥舞着。

小孙则激动地鼓掌,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刘胜东脸上也绽放出欣慰的笑容,连连点头。

“这个数据虽然和苏俄原版的润滑脂无法相比,但毕竟也只是我们耗费一天时间做出的初版,能有这样的数据表现......已经非常不错了!”

陈宇凡的眼中也满是欣喜,他看着大家,由衷地说道,眼神中充满了对团队的肯定和鼓励。

李志明兴奋得满脸通红,不停地说着:“太好了,我们的努力总算有了回报!”

小孙在一旁不住地点头,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仿佛在说这是他最值得骄傲的时刻。

刘胜东则拍了拍陈宇凡的肩膀,感慨地说:“陈工,多亏了你,我们才有了这个成果。”

陈宇凡看着大家高兴的样子,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微微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我觉得我们可以进一步进行测试,看看我们研究出来的润滑脂和苏俄原版的差距到底有多少。”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不知道为什么在实验得到成功之后,他们这一整天的疲惫仿佛都一扫而空,现在重新又精力充沛了起来。

他们的眼神中再次燃起了斗志,仿佛又充满了无尽的力量。

陈宇凡立刻开始安排接下来的测试计划,他详细地向大家说明了测试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每一个细节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他们先是准备了与苏俄原版润滑脂测试时相同的设备和环境,力求测试条件的一致性。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陈宇凡亲自检查了每一台设备,调试了每一个参数,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

接着,陈宇凡亲自将苏俄原版润滑脂涂抹在同样型号的轴承上,动作轻柔而熟练,确保涂抹均匀。启动电机,随着电机的轰鸣声响起,轴承开始平稳地运转起来,陈宇凡和伙伴们紧紧地盯着,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把转速提到2000转。”陈宇凡下达指令,刘胜东迅速操作设备,提高转速。随着转速的提升,轴承的运转速度明显加快,发出的声音也愈发尖锐。

陈宇凡紧紧盯着轴承,手里拿着秒表,开始记录时间。

在运转过程中,陈宇凡和李志明负责观察轴承的运转状态,小孙则专注地记录各项数据,包括转速、温度以及时间等。

每过一分钟,小孙就大声报出数据,陈宇凡和李志明则仔细观察轴承是否有异常。

十分钟后,陈宇凡让刘胜东关闭电机。取下轴承,陈宇凡再次拿起测量仪器,仔细测量磨损程度。

“磨损0.52毫米。”他报出数据,并迅速记录下来。

紧接着,他们又换上自己研制的润滑脂,重复刚才的测试过程。当转速提升到2000转时,陈宇凡紧紧盯着轴承,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

这次,轴承的运转声似乎比之前稍大一些,但依然在持续运转。

同样十分钟后,关闭电机,测量磨损程度。

“磨损0.84毫米。”陈宇凡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凝重,他将这个数据与之前苏俄原版润滑脂的磨损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差距还是比较明显。

为了进一步探究差距,陈宇凡决定继续提高转速到3000转。

再次进行测试。

这一次,苏俄原版润滑脂在运转八分钟后,轴承磨损达到0.88毫米;而他们研制的润滑脂在运转六分钟后,轴承磨损就达到了1.2毫米,已经是不能够再继续使用的程度了。

“看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陈宇凡点了点头,轻声说道。

不过,有差距是必然的。

毕竟他们也才刚刚研究了一天时间而已。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