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新语新编 > 第70章 世若无君子,当行小人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0章 世若无君子,当行小人道

贺循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是啊,

我听说过你,最近风头无两的温太真嘛,

听说满朝公卿都到你的船上去问策清谈。

就是老夫这身体实在不由自己,

要不然也早就去拜见你这位高贤了。”

温峤被贺循调侃的一阵脸红,说道,

“晚辈岂敢,晚辈是太急了,

一时说错了话,还请贺令君海涵。”

贺循摆了摆手,说道,

“都自己找地方坐下,我这里没那么多规矩。”

接着,贺循看向和他年纪差不多的杜夷,问道,

“行齐兄,你不是也一直病卧府中,怎么今天也跟着这些年轻人出来疯了。”

杜夷看了一眼司马绍,

司马绍点了点头,

杜夷直接说道,

“本来哪,

我和彦先兄一样,也是老病不堪驱使,

但今天,太子殿下说要重开太学,传播教化。”

贺循听到太学两字,挑了挑眉头,

据他所知,今天的朝会里,只提了庠序,并没有谈论太学。

看来又是这太子司马绍自作主张。

看到贺循的反应,杜夷也不意外,继续说道,

“我想着这把老骨头也没几年活头了,

要是能在故去之前,看到儒学再兴,

也算没有辜负这一生受得圣人教诲。”

贺循点了点头,

英雄所见略同,

他也正有这个想法,

尤其是永嘉之乱以来,

渡江的也好,还是江南吴人也罢,

都不再谈论儒学经典,

反倒热衷于清谈辩难,

在玄之又玄的争论中混日子。

见贺循也有同样的想法,

杜夷索性就放开了说,

“自晋代魏以来,

浮华之风日隆,奢靡之气日盛。

世人多弃儒入玄,以清谈论玄来博取声名,

各州郡中正,选人用才,也不再以策试为凭,而只看其名望家世。

永嘉之乱,与这些清谈之士位居三公,荒废政务,不无关系。

现在,我也就剩下这一口气了,

依我看,晋朝的命数在太子殿下身上,

我就是拼上这最后一口气,

也要把该做的都做了。”

贺循点了点头,说道,

“你是想让我出任太常,给太子殿下扛旗?”

杜夷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彦先兄是当世儒宗,百官敬仰,

如果彦先兄能够旗帜鲜明的站过来,

那么儒学必兴,浮华必退。”

贺循思考了一阵,问向司马绍,

“这也是你所想的?

我听说你和庾元规走得很近?

他好像是推崇申韩法术。”

司马绍惊讶于贺循不出门,就知天下闻的人脉,

要知道这些申韩法术,

庾亮只在东宫和自己提过。

想来想去,看到贺循那双深邃的双眸,决定还是实话实说,

反正凭自己这点阅历和见识,也骗不了对方,反而会给对方留下坏印象。

“是,元规常和我讲申韩变法之道。”

贺循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那你怎么看?”

司马绍正了正衣冠,说道,

“先生,弟子这么看。

圣人以礼治世,

以礼约君子,

但如果王道坠地,世无君子,

则即便是圣人复生,

礼乐之道,也不足以兴国安邦。”

贺循微微一皱眉头,

他心中儒学的礼乐之教,

是根深蒂固的。

但也没急着去反驳司马绍。

而是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司马绍得到了鼓励,继续说道,

“礼约君子,法制小人。

礼是君子之道,

法是小人之道。

不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同样,

也不可以用君子之心体小人之行。

对待君子当然要以礼相待,

但对付小人,就要以法相处。”

贺循不置可否,没有做评价,而是问道,

“你现在记着要行齐兄来做国子祭酒,让我来出任太常,

是不是想借着我们二人的名望,来稳固你的太子之位?”

司马绍毫不掩饰的点了点头,说道,

“是,我确实有此私心。

我也不得不有此私心,

就在刚才,

我的三弟,一把火烧死了我的二弟。”

贺循眉头皱得更紧了,说道,

“这天下还没安定哪,八王之乱的故事,还历历在目哪,

这就又要开始了嘛?

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

你可以不答。”

司马绍猜中了八九分,说道,

“先生请讲。”

贺循双眸盯着司马绍的反应,说道,

“如果有一天,你位登九五了,

会怎么对待你那些异母弟?”

司马绍平静的看着贺循,说道,

“武帝待兄弟宗亲太宽仁,才有得八王之乱,

魏文帝待兄弟太刻薄,才会让权柄移位。

平心而论,我当取其中,

不会太宽仁,也不会太严厉。”

贺循点了点头,说道,

“你还算老实,

既然行齐兄那么看好你,

那我这把老骨头,也就最后拼一下。

这个太常之位,

我就接下来了。”

贺循说完了这话,就把几个年轻人打发了出去,留下杜夷又探讨了几句双方各自的病情。

谈得差不多了,确定司马绍等人没在守在门口了,

贺循才悠悠的说道,

“行齐兄,你藏了一辈子,

这次终于是要出鞘了嘛?”

杜夷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本来只是想敷衍一番,

毕竟太子三番两次的来拜访,

可我看到了东海王的狠毒,

他居然敢在宗庙之外放火,

还把看守宗庙的人也都杀人灭口,

简直是无法无天,

要是这样的人,

走到了那个位置上,

还不知道要有多少人跟着受苦。”

贺循点了点头,说道,

“这样的人自然不配,

但太子,也不见得就那么简单。

你听到他今天那番话了嘛?

世无君子,当行小人之道。

只怕他将来会走魏武帝的路子也不一定,

那样的话,对我们这些世族子弟,

又是一场灾难。”

杜夷摇了摇头,说道,

“我不这么看,人在其所染。

太子现在身边都是一些锐意进取、一心求变的新锐,

自然就会想要变革掉旧的,才好让这些新锐掌权。

可现在,如果你和我,再加上薛令长。

三人共同辅佐太子,

太子未必不能重回圣人礼乐之道。”

贺循听杜夷提到了老友薛兼,直摇头,说道,

“令长兄?比你还大两三岁吧?

我们这三个耳顺之年的老头?”

杜夷眼珠子一瞪,说道,

“老头怎么了?魏武帝不是还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嘛,

怎么,彦先兄就没有这想法?

要是我们三人再不拼一回,

只怕我们三人一去,

世间就没有儒学了。”

贺循点了点头,坐起身来,说道,

“那就听你的,你说琅琊王的妻子被谁接走了?”

杜夷看到贺循坐了起来,完全不像刚才就提着一丝游丝的样子,说道,

“你这老东西,这不是什么事都没有嘛?怎么不去上朝?”

贺循把眼睛一瞪,说道,

“上朝去干什么?

看着王家兄弟耍威风?”

杜夷也点了点头,说道,

“你还真别说,

敢在这个时候,收留琅琊王妻子的,

恐怕也就只有王家了。”

贺循附和道,

“是啊,刚才你说去找令长兄,

是不是现在就去,

毕竟令长兄岁数大了,

睡得早。”

这时候,门外传来了薛兼的声音,

“彦先,这背后说人,可不是君子之道哦?”

杜夷往旁边坐了坐,给进来的薛兼腾了个地方出来。

薛兼刚刚坐下,

贺循就说道,

“君子之道?

刚才有个小子说了,

世无君子,当行小人之道。”

薛兼听到这话,笑了笑,说道,

“怎么没有君子?

这一个屋子里,

不就有三个君子嘛?

天下缺得不是君子,

而是君子容身之处。”

杜夷配合的鼓了鼓掌,说道,

“令长兄应该早来一点,

就能教训教训那几个年轻人了。”

薛兼可不是什么几句话一夸就飘起的年轻人,随着杜夷的话,笑了笑,说道,

“行齐这是哪里的话,

我不过就是虚长几岁,

哪能倚老卖老哪?

我家养得龟,还是家祖年幼时养得哪,

要是比年岁,

它是不是也该教训我?”

杜夷见薛兼就是不入套,忙看向贺循。

贺循笑了笑,说道,

“行齐,你还不知道吧?

他们薛家两代为太子师,

宫里的、官场上的那些弯弯绕绕,

哪一个能逃过他的眼睛。”

杜夷故作惊讶,说道,

“失敬失敬,

我以前只知道你们被称为江南五隽,

不知道令长兄家学渊源。

看来这太子少傅,是非令长兄不可。”

薛兼把眼珠子一瞪,说道,

“少了啊,

你们一个个的才多大岁数,就在家装病不去上朝,

害得我这么大的年纪,还得去做什么丹阳尹,

现在又想害我当太子少傅。

我今年都六十有三了,

我不干,

你们谁爱干,谁干。”

贺循不慌不忙的问道,

“那可是三世太子师啊,

这个美名可是要记在史书上,

传颂千秋万载的,

你就一点也不动心?”

薛兼摇了摇脑袋,说道,

“要是早四十年,你问我,

我肯定动心,

现在嘛,

除非有人能当这个太子太傅。”

杜夷顺着就说道,

“是啊,彦先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可是圣人教化。

你要想让令长兄同意,

你也得动动地方不是?”

贺循嗖一下蹦起来,两拳虎虎生风,说道,

“来啊,比划比划?

打赢了我,

怎么都行。”

杜夷看着刚才还吊着一口气的贺循,现在像个跳脱的猴子一样,说道,

“好,我说一件事,

这消息是从平阳传出来的,

传闻刘聪打算在今年处死皇帝。”

贺循不再玩闹,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盯着杜夷问道,

“你这话当真?”

杜夷点了点头,说道,

“千真万确,

石勒在晋阳,刘曜在蒲坂,郭默在河内,

三人天天派人到平阳和河东聚拢流民,

这两郡本就遭了半年的旱灾、蝗灾,

又被石勒决了汾河、黄河,灌了汾河谷地,

一旱一涝之下,百姓根本没法活了,

都纷纷外逃。”

贺循点了点头,说道,

“看来时间紧迫,不能再装病了。”

三人打定了主意,共同出任要职,辅佐太子司马绍。

司马绍这里还不太知情,

他回到府后,也没闲着,

派出左右卫率的人,去城里打听山氏和安国的下落。

不多时,左卫率羊鉴来回报——

说有人看到,

王羲之在东海王去之前,乘一辆马车离开了宗庙。

司马绍盯着羊鉴,问道,

“这个消息还有谁知道?”

羊鉴说道,

“现在就殿下和臣,

殿下若是不放心臣,

臣知道该怎么做。”

司马绍摆了摆手,说道,

“你可是羊太妃的亲眷,孤怎么会不信你哪?

这消息可靠嘛?”

羊鉴点了点头,说道,

“臣亲自去和逸少核实过,

他没有否认。”

司马绍点了点头,说道,

“好了,这件事就到这里了。”

羊鉴擦了一把汗,好在自己刚才脑子快——

把查到这消息的那个兵丁瞒了下来,

要不然,今天就都得死了。

当然了,自己没死,也不是自己就有多可靠,

实在是按照辈分来说,

王敦都得喊他一声舅舅。

羊鉴这边庆幸自己饶了一条命,

王羲之那边把风露给太子左卫率后,

一直等在门口,

可左等右等,

等得太阳的休假了,

还是没有看到太子来王家展示一波兄弟亲深。

倒是看他等得久了,

王悦命人给他搬了张椅子过来,

“你还等嘛?

依我对他的了解,

他不会来的。”

王羲之回头看向王悦,

见他就这么轻松的开口说话了,

属实是有点惊讶。

王悦倒是不在乎,说道,

“嗐,现在没人会在我身上花心思了,

琅琊王都死了,

那太子和东海王的纷争也就该开始了。”

王羲之好奇的看向自己这个心大的堂兄,问道,

“你觉得他俩谁会赢?”

王悦笑了笑,说道,

“这还用问,看看两人从宗庙回来都做了什么吧——

太子去了贺令君的府邸,而且还是带着杜祭酒去的,

可东海王哪?

发动了六军五校的人马,

在城里搜查盗匪?”

王羲之略微一惊,问道,

“长豫兄,足不出户,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

王悦笑了笑,说道,

“自然是有内应了,

总不能让同样的事情,

在你身上再发生一次吧?”

王羲之望向王悦的眼神中带了些感动,毕竟当初要不是王悦把保护自己的人调过去保护王羲之,他自己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王悦看王羲之就要哭出来了,安慰道,

“行了,该知足了,

我就是腿都废了,他们死了一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