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七零之我有随身家园 > 第290章 二哥听你安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齐明月朝自家二哥翻了一个白眼,傲娇地轻哼了一声。

难怪每次寄东西回去,家里总给她回寄不少钱票,她以为是家人习惯性给原主塞钱。

敢情他们一直以为自己把钱都拿去买了肉干这些,担心她没钱花,赶紧又给补寄了钱票过来。

其实按她寄回去的那些东西的数量来算的话,若是从百货大楼或者供销社购买,确实得花不少钱。

真要是全靠买,说不定她手里的钱还真剩不下多少。

齐明月觉得既好气又好笑,心里还有些心酸和羡慕,同时又有些庆幸。

这么好的家人,是她的了,嘻嘻!

她想了想,开口解释了几句:

“当然是我自己做的啦!我跟人学的。果子都是在村后面的山里摘的,没花一分钱,也就是买肉买调料花了一些钱。镇上有一家屠宰场,我认识里面一个工人,需要买肉的时候就提前跟他讲好,人家会给我留出来。”

齐明冬从妹妹这儿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不禁瞪大眼睛,开玩笑似地碎碎念道:

“唉,月月,我们都小看你了呀,想不到我妹妹这么厉害!那以前在家的时候,妈不让你进厨房,现在看来,那可真是埋没了你这位大厨的天赋啊!啧啧啧,我因此错失了多少美食呐!”

齐明月听到这话,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不好意思道:“二哥,你别夸张了啊!”

齐明冬却连连点着头,一脸认真地继续夸赞道:

“我说的都是真心话,月月,你做的肉酱和果酱比百货大楼里卖的还要香呢!还有果干和肉干,你两个侄子喜欢得不得了。包裹一到,这俩臭小子恨不得连包一起端走,藏起来偷偷吃。”

齐明月脑海里浮现出二哥家两个小侄子的模样,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

大侄子虎头虎脑的,一双大眼睛总是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小侄子则胖乎乎的,笑起来就像一个小弥勒佛,让人忍不住想要捏一捏他那圆嘟嘟的脸蛋儿。

原主记忆里,与二哥家两个侄子互动的场景比较多。

毕竟一直在同一个城市住着,不像齐大哥家的两个,离得远,几年都难得回来一趟。

两个娃娃一个六岁,一个四岁,都还在幼儿园。

原主一家一直秉承着“男孩散养、女孩娇养”的教育理念,两个侄子即便年纪还小,但也被家里灌输了要让着姑姑这个唯一女孩的思想。

原主就在这般宠溺与纵容之下长大,当然很容易养成一副“整个世界都应该围着她转”的任性骄纵性格。

要不然也干不出不顾家人会伤心、一声不吭报名下乡这种事。

齐明月当然没有原主那样“唯我独尊”的性子。

她始终秉持着“你对我好,我便对你好”的处世原则。

二哥一家对她友善爱护,她自然不吝于回以善意。

“我前段时间又寄了一批回去,估计过几天家里就能收到包裹了。你们都喜欢这些的话,我后续接着寄。对了,上次做的肉干,我这里还剩一些,你过两天回去的时候,全部带回去。”

齐明冬忙摇了摇头,“你不是已经寄过了吗?剩下的留着你自己吃,都给我带走像什么话!我们住城里,想吃肉随时能自己买,你别操这个心。”

咳,倒也没操心,肉干可以一键操作,储藏室确实还堆着不少。

肉酱、果酱和果干麻烦一些,只能手工慢慢做。

所以,她这次只说可以再带一些肉干走,其它的没提。

齐明月没有着急和二哥继续争论,等走的时候再看。

明天镇上的大集开场,说不定能买到更适合带回去的特产呢。

她听邱琳琳提过,大集上每年都有人卖傻狍子肉、飞龙肉之类。

这些是东北特有的野味,若是能买到,倒是很适合让二哥带回海市。

“二哥,贴饼子好了,我们先吃晚饭。等吃完饭,你早点休息,养足精神,明天我带你出去逛逛。”

“明天胜利公社摆大集,听说连着摆三天,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赶去参加,可热闹了。”

齐明月手里拿着锅铲,轻轻巧巧地将贴在锅边的金黄色饼子一一铲下来,同时兴致勃勃地向齐明冬说着明日的计划安排。

齐明冬这会正忙着将小锅里的猪肉白菜炖粉条盛入大碗里,听到妹妹的话后,连忙抬起头来,笑容满面地点头应道:

“哈哈,好,二哥听你安排。实话说,我还从来没逛过农村大集,这回可要好好见识一下。”

齐明月将装饼的笸箩和盛好的鸡肉端上桌,“嗯嗯,明天吃过早饭咱们就出发,骑车差不多四十分钟左右就能到。”

“好,明天二哥骑车带你。”

齐明冬也将猪肉白菜炖粉条端上桌,两人坐下开始吃晚饭。

鸡肉炖得软烂,肉质鲜嫩,板栗吸收了汤汁的精华,绵软甜香,榛蘑则带着独特的菌香,口感嫩滑......

猪肉选的是肥瘦相间的大好五花肉,炖得酥烂,白菜叶片吸足了包含猪肉油脂的鲜美汤汁,又带着自身淡淡的甘甜,粉条嫩滑爽口......

齐明月倒觉得还好,这两道菜,她时不时能吃上一回,都是自己的手艺,也没觉得这次做的更好吃。

齐明冬则不同,他本身就对妹妹有滤镜,就算只有五分好也能吃出十分来。

再加上齐明月是按照后世的方法做菜,调味料一叠加,就算火候把控欠缺一点,齐明冬也吃不出来。

两大盆菜加一圈贴饼子,齐明月只吃了四分之一不到,剩下的全让齐明冬包圆了。

第二天一早,村里就变得热闹起来了。

放眼望去,随处可见挎着篮子和身背大背篓的村民们,大家三五成群、说说笑笑地向村口走去。

有的人选择停在村口的大槐树下,等着坐村里的骡车去镇上。

大集这三天,每天上午和下午村里都安排了两趟车去镇上,车费和平时一个价。

有的人则舍不得几分钱的车费,选择走路前行。

有些摆摊的村民半夜里就出发,这会估计已经坐到摊位上吆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