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对于灵召公主的忠诚不仅仅局限于职责所在,更是出于内心深处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而对于大统帅韦晓宝,他们同样表现出了无比的忠心。

在与敌人的激烈战斗中,侍卫军们始终坚守岗位,毫不退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扞卫着天地联邦的尊严和荣誉。

在日常生活中,侍卫军们也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还积极参与各种训练和任务,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无论是作战还是平时训练,侍卫军们都始终如一地展现出了他们的忠诚和勇敢。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天地联邦不可或缺的力量,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和赞誉。

当前的天地联军已然在两地布下重兵,一方位于大阪,由侍卫军的大隅师团和石见师团组成,总兵力高达二十万之众。另一方在和歌山,集中了天地军的一旅、二旅、三旅,还有石见旅、炮兵团、工兵团等精锐部队,并辅以侍卫军的大崎联队、安东联队、葛西联队以及北代军团总部的人马,总数大约七万余人。

这场京都决战将采取两路并进的战术。第一路,由刚刚被任命为侍卫军总司令的宫本武藏和总政官李勇军指挥,他们率领大阪的两个师团,从大阪出发,穿越兵库,直扑京都。这一路军队兵力雄厚,且由经验丰富的将领指挥,被寄予厚望。

而另一路,则由杨林率领天地军的主力以及侍卫军的两个联队,自和歌山出发,他们的目标是攻占奈良,进而对京都形成压迫之势。这一路军队虽然人数相对较少,但天地军向来以勇猛善战着称,且杨林将军出生行伍世家,更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

与此同时,韦晓宝和灵召公主则率领进攻警卫团、武士侍卫团和大崎联队,乘坐201号、202号、203号铁甲舰和502号宝船,从海路直接驶向江户城。他们负责趁敌空虚,直捣黄龙,一举拿下德川幕府的老巢。

午后时分,杨林率领换好装备的和歌山方向的天地联军出发了。和歌山距离奈良大约80公里,对于大军来说,急行军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到达。然而,杨林却有着不同的打算。

天地联军中,每个旅都配备了一个600人编制的骑兵营,而侍卫军联队也拥有一个400人骑兵大队。这些骑兵平日里主要负责执行侦察和斥候的任务,但今日,杨林却打算发挥他们快速机动的优势,将这三千人集中起来,组成一支庞大的骑兵团。

他的计划是,利用骑兵的高速移动能力,给奈良城来个出其不意的奇袭。

对于骑兵而言,80公里的路程并不算遥远,一天之内便可抵达。

第二天下午三时,阳光斜照,天地联军的骑兵团踏着尘土,缓缓来到了奈良城下。

这座城市作为倭国大和郡的太守府,自古以来就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公元578年,倭国正处在一个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的时代。苏我马子,这位权势滔天的政治家,发动了一场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在他的统治下,奈良逐渐崛起,成为了当时的政治中心。

这一时期的奈良,不仅政治地位显赫,更是倭国的文化中心,汇聚了众多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和工匠艺人。

这个时期被后人称为“飞鸟时代”,寓意着奈良在政治、文化领域的飞速崛起。在这个时代,奈良承载着都城的地位,见证了倭国政治格局的变迁和文化的繁荣。

随着时间的推移,倭国的政治局势再次发生了巨变。公元645年,中大兄皇子发动了一场政变,成功推翻了苏我氏的统治。这次政变不仅改变了倭国的政治格局,也使得都城从奈良迁移至了京都。尽管如此,奈良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魅力。

倭国之所以被称为大和民族,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曾经的大和郡都城奈良。

这座城市见证了倭国历史的变迁,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飞鸟时代,奈良的唐风盛行,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华夏的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倭国,最终在奈良向倭国民众传经受戒,并主持修建了具备唐朝建筑技术和雕塑艺术为一体的唐招提寺。

这座寺庙不仅成为了倭国佛教的圣地,更是世界宗教建筑中的一颗璀璨瑰宝。

奈良距离京都约40公里,人口约10万。作为京都旁边的大城,奈良因其历史原因而吸引了众多倭国贵族的聚居。同时,这里也是德川幕府在畿内地区重兵把守的重镇之一,显示了其在政治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据可靠消息,有武士门生从奈良传来了紧急情报。驻扎在奈良的德川幕府军队,原本兵力雄厚,达到了两万人之众。然而,为了应对即将在京都会战的紧张局势,前两日,幕府军队不得不将一万兵力抽调离开,使得奈良城中的守军锐减至一万人。

这剩余的一万人被赋予了守城的重任,他们需要竭尽全力,以延缓天地联军的进攻步伐,为京都会战争取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当骑兵团抵达奈良城下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奈良城的城门紧闭,严阵以待。守城将领站在城墙上,眺望着远方滚滚而来的敌军骑兵。

他心中虽然明白,这只是一支先锋部队,真正的大军随后就会接踵而至,但他还是忍不住松了一口气。毕竟,骑兵在野战中威力无穷,但在攻城战中,他们的作用却大打折扣。

奈良的守将紧盯着城下五里开外的敌军骑兵,他们的身影在尘土中若隐若现。此刻,双方的军队都未动用重型武器,尤其是那威力惊人的红夷大炮。红夷大炮的有效射程可达3000米,然而在这个距离上,双方都无法发挥出大炮的威力。

当然,这位守将并不会轻易相信敌军骑兵有能力携带如此沉重的红夷大炮。他深知红夷大炮的庞大和沉重,非一般骑兵所能轻易携带。这也使得他更加放心地坚守在城墙上,等待着天地联军大军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