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实更准确的说,这是三弓床弩,又称“八牛弩”,箭矢以坚硬的木头为箭杆,以铁片为翎,宋元之人也称“一枪三剑箭”,也可发射“踏橛箭”,发射的时候蔚为壮观,箭支有如标枪,近距离发射可以直接钉入到城墙里面,齐射的时候,成排成行的踏橛箭牢牢地钉入城墙,攻城兵士可以藉此攀缘而上,甚是厉害,当然操作的军士也多,需三十人齐齐发力绞动,带加上辅助与守卫,五十人都不算多。

“王散,你快来!”

被叫醒的王散有些睡眼蓬松,但他马上反应过来,对自己竟然起得比李芗泉还晚有些不安,连声道“罪过”,李芗泉不理他的道歉,带着他就来到洞口。

寨前的那些人,踏着稍显混乱的步伐,到寨前开始列阵。不一会,又有八名骑将不慌不忙的驰出寨门,也在阵前站定。

在骑将之后,却还有百十壮丁,他们个个壮实,只是似乎耷拉着头,此时正与自己的亲人交谈,年迈的老人一个个无可奈何,妇女们则是个个暗自落泪,露出依依不舍的表情,几个黄毛小孩不懂忧愁,还在周围叫喊打闹。

不多时,山左传来一阵悠长的号角声,李芗泉王散皆惊讶的侧过脸。足有4里开外的一个山坡上,霍地冒出数名骑兵,其中二人擎着大旗站在坡上,注视着山寨方向。

下一刻,正如之前在石头寨曾经看到的一般无二。一支数十人的骑兵从那旗手的身后冒出来,其中少数人还带着小几号的三角旗,有各种颜色的镶边,可谓旌旗飘飘。这些骑兵成楔形向山下奔来,大约一刻钟后,一名名的步兵也出现了,略略一数,已经一百出头,后面似乎还在源源不断开来,跟他在半月湖见过的石头寨寸白军一般的模样,应是都掌人无疑。

这时,打前的骑兵,已经到了寨子之外,领头之人向列阵的队伍一声招呼,看架势似乎是一个传令兵。

左边远处山坡上又出现了几名骑士,其中一人手里拿鞭,对着山寨方向东指西指,其余骑士或是点头或是一副沉思状,该人应是主将了。未待李芗泉多想,他们一道奔向寨子,前面的步兵赶紧让出一条道路。

那两名旗手也跟在后面,纵马而来。两面旗帜一转,其中一面赫然显露大大的“元”字,强烈的刺痛着李芗泉的双眼,另一面则是蝌蚪文,看不明白。

阳光出来了,照在那主将的身上,鲜亮的锁子铠甲夺人眼球,相比其它的骑手都是骑乘瘦小的蒙古马,这主将的坐骑则是一匹高头大马,盔甲护住了马匹的前胸、后臀、两侧及额头。其余的大部骑兵盔甲还是以皮革为主,似乎中间兼用铁片和铁条,也磨制得很光滑,而马却是没有甲的。

骑兵动作麻利而有序,作为军官的李芗泉一眼就可以看出来,那些人训练有素,尤其其中的部分人,脸色沉稳坚毅,还带着一种骄傲不羁的表情,比起他前日在半月湖见到的鞑子兵,又要胜出几分,应该是骑兵中的精锐,是这支部队的中坚与骨干。

落在后面寸白军步兵也在接近当中,人数也有约摸三百,后面还有一些人推着独轮车之类的车子,上面载着鼓鼓的麻袋或是大口的箱子。

骑兵们都下了马,要么整理物口,要么检查弓箭马刀、长枪什么的,但没有一个人闲着。

不一会,所有人马在寨前聚拢,略略一数,其中有骑兵近百的样子,两部步兵六百余,再加上杂役、伙夫什么的,汇合寨里的青壮之后,人马总数达到了八九百不止,堪堪超过两个营的架势。

看那旌旗招展的骑步大军,惊得李芗泉嘴巴都无法合拢,这是要行军打仗吗?他们的对手是谁,凌霄城?多半是!他忙回到洞中,喊醒王散一家:“你们快来看,鞑子大军!”

这次李芗泉却是猜错了,或者说大部分是错的,这还得从石头寨说起。

前日石头寨寸白军在半月湖畔的退兵途中,随行的王三刀越想心越乱,虽然阿兰酋长当时没有顺手砍了自己,但其杀伐果断的印象却烙在了脑中。自己千不该万不该亲眼看到他杀鞑子的场面,只怕酋长想起此事夜长梦多,会找借口将自己这个外人宰了。与其在他身边提心吊胆过日子,还不如找机会溜走。

而且宜早不宜迟,于是在下山的过程当中,王三刀瞅见酋长还在后面掩护,众山都掌人只顾快速奔跑,他就借内急的机会溜进林中,然后逃之夭夭。

当回到石头寨后,阿兰酋长果然想起在半月湖的那档事,他对自己的族人是绝对信任,但对王三刀这个新投石头寨的原刘家村人却放心不得,当初收留无非就看在他有一身武艺的份上,现在相比而言,这个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的前途与命运。于是,阿兰便起了杀意,要寻这厮灭口时,找了半旬,却整个寨子里都不见其踪影。

“哎啊!大意失荆州!”阿兰酋长当即汗毛直竖、懊悔不已,这厮定然不会再回刘家村,如果其改投凌霄城倒也不惧,怕就怕他向鞑子告密,那岂不是给石头寨带来横祸,想不到自己那一刻的心慈手软,竟然铸成如此大错。

但阿兰好歹经历过大小场面,马上镇定下来,并思索出对策,当即派人手兵分两路。一路携宝玉快马加鞭绕过由鞑子新附军驻守的梅洞寨前往武宁砦,拜见同是山都掌人的砦主都昆,此人极是爱玉,与自己是八拜之交的血盟,那是喝过鸡血发过毒誓的。

这都昆手下寨兵二百有余,一向尊自己为大哥,而他还有一个妹夫雄猛,却是另一砦堡--怀远寨的二头领,这怀远寨实力最强,有寨兵四百,但寨主阿豆却是无能儒弱,需要下点功夫,三家结成盟军是很有可能的,那么抗衡驻在双河镇的鞑子千户府,就不是大问题了。而大坝军民府所在地武夷城远在百里之外的地方,等到那边反应过来,长宁这边已经糜烂了。

接着,阿兰又修书一封,派出精干人等,挑着白米十担、肥猪两条上凌霄城,一是结好凌霄城易统制,并确认王三刀是否在此处,他倒不怕凌霄城找借口不见自己的使者。

在半月湖杀鞑子时,那些宋兵斥候肯定是知道的,自己已经展示了善意。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况且现在凌霄城是何局面,他们没有理由拒绝自己的好意。

其二呢,如果确定王三刀不在,说明其多半投了鞑子,那当下形势就相当险恶了,必须马上与凌霄城联手,共拒即将讨伐的鞑子于石头寨下,唇亡齿寒这个道理,易统制不会不懂吧。

当然,阿兰还有更长远的打算,这些却只能埋在自己的内心里,不能与任何人讲起。与凌霄城联手成功,这只是第一步,然后,还有必要联络这大坝军民府内的其它族人,一并反元,在与将来的鞑子对阵之中,让那些鞑子吃些苦头,此为第二步。

第三步嘛,等鞑子调集重兵之后,石头寨应该在附近的族人部落中,建立了一定的威信,因此,利用与凌霄城还是盟军的机会,出其不意的率领山都掌人攻下凌霄城,将其献于鞑子,毕竟蒙元一统天下乃大势所趋,这小小的凌霄城还能蚍蜉撼树不成?

凌霄城与蒙元相互攻伐近十载,鞑子兵、新附军、寸白军折损无数仍无法攻破,皆山深林密城坚兵勇所致,大坝军民府每年调集兵力攻打凌霄山,去岁更号称十万,仍是徒费粮草兵丁。

凌霄城已成四川大坝军民府的心头之患,如果自己能将此城攻破,至此,我定要负荆请罪,那么之前的误会也好,矛盾也罢,都可以一笔勾销。

如此,第四步亦可水到渠成,我必一心辅助大元,届时,被大坝军民府立为长宁一带都掌人大酋长的日子也不远矣。

最不济,如果实在拿不下凌霄城,那么自己就“窝里反”,找机会斩了都昆与阿豆,然后再说是被协迫,对大坝军民府立下一功,如果能借机吞了武宁砦与怀远寨,怎么都不吃亏。。。。。。

“哈哈哈!”将一切玩于股掌之中的感觉真好,阿兰酋长不由得放声大笑,这个时候,他倒是期待王三刀快去通知鞑子。

山都掌人阿兰酋长自小学习汉人的文化,其中的精髓没有捡到多少,但投机刁钻、见利忘义的糟粕却是青出于蓝,这一点,与其打过多年交道的长宁军统制易云霄再是明白不过。

但不得不说,丁亥年三月(1287年),当石头寨寨主派出一帮抬着肥猪挑着白米的人到达凌霄城后,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些年来,只有三类人来凌霄城,其一便是心向大宋不肯委屈鞑子的汉人百姓来投,近三年也几近绝迹,倒是有少数熬不过的汉民逃离了此地。

其二,便是鞑子的劝降使求见,但未入城就皆被易云霄派出的卫队斩了--他就是要绝了凌霄城军民的幻想。

第三类人是鞑子的攻城士卒。

至于山都掌人,双方虽然心有默契的尽量避免冲突,但说到大张旗鼓的犒军,却是从未曾有过的事。

于是,易云霄在议事堂见到通过一路关卡的寨主使者,也还算客气的接待了,山都掌人占了凌霄城的石头寨不假,投了鞑子也是事实,但那主要是宋军式微,兵力收缩的缘故,宋军与寸白军并无血海深仇,何况几年前山都掌人还扯起过大旗反元。

统制向胞弟再三确认后回复使者:“王三刀?凌霄城未曾有此人来过!”

这使者也是反应快速,立即再次下跪:“统制大人,石头寨危矣,请派大兵救吾寨主、救吾山都掌寨民!”

这话来得有些云里雾里,易云霄当即一愣:“此话怎讲?”

言罢,使者将期间之事一一禀来,当然,对于半月湖畔阿兰寨主刀劈鞑子的事,使者口若悬河、重点强调这是石头寨实在不堪忍受蒙元的欺凌,又不愿助纣为虐,所以在酋长的当机立断、英明正义的率领下,痛起反击云云,不一而足,将此事升华到了民族大义的高度,而寨主,俨然就是拯救山都掌人的英雄,也是宋军的有力臂膀。

易云霄面带微笑的听完使者唾沫横飞的一番演说,心里不由得感叹:这都掌蛮使者不仅能讲汉言,已是不易,还能随机应变、出口成章,在那些夷民中,这个使者也算是出类拔萃了。

但易云霄何许人也,整个大宋灭亡数年,故宋的神州大地上,虽时有义民反元,却只有长宁军,乃大宋禁军唯一正宗,此地依旧飘扬热血的“宋”字大旗,成为浓浓黑夜里的一盏明灯。这一切,皆是易云霄力挽狂澜所致,这样的人物,岂会偏信他人的独白,因此他未做任何表示,而是闭目思考。

如果石头寨是真心诚意的与凌霄城结好,这当然最好不过,两三年前得兰纽起兵反元,长宁军坐视不理,未与之进行联盟,结果山都掌人起义失败,凌霄城的形势也急转直下,如今,也许是同样的机会,如果再失去,也许匡复大宋只能成为自欺欺人的借口了。

然而,如若这是山都掌人勾结鞑子展开的诡计呢,鞑子年年攻城,年年未达目的,历年的厮杀,宋元双方早就有着化不开解不了的血海深仇,既然强攻不行,不排除他们使诈耍阴谋。

“如若本统制不愿与贵寨酋长会盟呢?”

“统制大人,长宁军如若不肯伸以援手,我石头寨一千族众,亦将与鞑子拚杀到底。鞑子攻凌霄山近十载,我寨虽参与其中,念着左右是近邻,无非摇旗呐喊罢了,并未曾真正对阵,正所谓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如今我寨有难,意欲与贵军会盟南广水,助长宁军夺了。。。。。。哦,收复梅洞寨,不知统制大人是否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