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原本朱允熥意在整顿革新大明的医疗体系,才决定召开医者盛会。然而未曾料想,外界的无端谣言竟流传成朱允熥身患绝症,急需众多医师共议救治之道。

这等荒谬的传言传到朱允熥耳中,令他啼笑皆非。毕竟,他未曾料到世间流言的力量竟如此巨大,更令人无奈的是,竟有人信以为真,且传言愈发离奇,让人哭笑不得。

在遥远的大陆边缘,一些邻近的国度为此欣喜若狂,他们深信朱允熥已身陷不治之疾,乐不可支,竞相派遣密使打听确切的消息。

假若传言为真,那无疑是天降福祉,毕竟朱允熥的存在,使大明帝国强盛得令人望而生畏,成为各国难以抗衡的噩梦。

这样一个梦魇般的威胁,突然消逝,岂不是让无数敌人松了口气,也为他们创造了更多的机遇?

在这芸芸众生中,海外的东岛国最为激动不安。东岛国的公主一直觊觎着将大明纳入版图,其野心犹如无边的海洋。

这位大明令人生畏的皇孙一旦真的陨落,他们就能真正放宽心。到时候,待朱元璋这位老皇帝驾崩,短期内,大明在他们眼中恐怕将不再构成威胁。

毕竟,大明王室的血脉已无人可继。

同样的,高丽国亦是心潮澎湃。此前,因摇摆不定的立场,它曾遭到大明雷霆一击,表面虽已俯首称臣,内心却别有用心。

于是,得知此讯,高丽国迅速派出医师,企图伪装成大明之人,参与这场百草园医者盛宴,以探究竟。

他们的目标,无疑是要刺探一些秘密情报。

各国蠢蠢欲动,期待验证这一消息的真实性,而朱允熥对此却不屑一顾。

数日过去,招待会的那天,广袤的百草园汇聚了上千名医者,既有京师的名医,也有闻讯而来的各地医师。

当然,不乏其他国家派出的密探,他们在得到消息后,迅速赶来,意图探听虚实。

虽然大都身怀医术,但这群人中鱼龙混杂,各怀心思。

清晨时分,医者们纷纷抵达百草园。其中,有些是京城声名显赫的大夫,他们傲气十足,捻须背手,坐在园内显眼的位置,个个资历深厚。

甚至看到太医院的御医到来,他们依旧保持着傲慢的姿态,这并不奇怪,毕竟真才实学的人往往带些自负。

待所有医者悉数到场,众人开始窃窃私语,猜测此次召集群英的原因,或许太孙的确罹患了不治之症。

就这样,不久后,朱允熥携赵青竹出现在百草园中。他首先对在场的医师们拱手行礼,然后谦逊地说道:

“本宫乃大明东宫之太孙,再次拜见诸位先生。”

闻言,大多数医师回以礼仪,口称:

“参见太孙殿下……”

朱允熥微笑着回应:

“各位无需多礼,请各自落座。”众人依言就座,这百草园,是京师一座广袤的药草秘境……

据传说,此地遍植各类奇异草药,其规模宏大,乃众多医师梦寐以求的神秘圣地。

此时,朱允熥端坐于百草秘境之中,四溢的药香如幻境般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思绪如泉水般清澈。

他嘴角含笑,丝毫不见病态,令在座之人无不困惑。

朱允熥再次开口,话语低沉而庄重:

“吾此次召集群英至此,有一项重大使命需与众位共商。”

闻言,众人皆屏息凝神,聆听他的继续述说:

“世间以人类为灵性之首,人类却常被疾病困扰,因此诞生了治疗者的存在。医者如圣贤,妙手回春,以药解厄,从痛苦的深渊拯救生命,实乃无边的福祉。

然而,尽管世间有医者,却稀少且能力各异。究其根源,仍是现世对此重视不足。

因此,吾认为当在这一领域投入更多精力。故吾决定,由大明皇室出资建造官方疗愈殿,供天下子民求医。

殿中诊疗费用力求低廉,贫穷者更可按比例得到皇室的援助。同时,医师在此的薪酬由朝廷支付。

朝廷还将出资兴建学府,设立医药学院,延请有才之医者传授医术知识。

以此大力培育医疗人才,全力推广治疗之道,减轻百姓疾病之苦。”

朱允熥一席话,直指核心,令在场的谣传信众瞠目结舌。

他们万没想到,朱允熥聚集众多医师并非为自身的病痛,而是为普天之下解决医疗难题。

这出乎所有人预料,无人能预知。

此刻,那些秘密潜入调查朱允熥病情的各国使者也深感失望。

他们心中暗自懊恼,因为这样一来,他们的计划似乎宣告失败。

当然,待多数真正医师领悟到朱允熥口中的“官方疗愈殿”之意,他们才恍然大悟。

随即有人问道:

“敢问殿下,您所说的官方疗愈殿,乃是朝廷所有并管理吗?”

朱允熥答道:“由朝廷主持修建与监督,但它不属于官僚机构,亦非朝廷下属部门。可视为官方支持的医疗之所,更为正规,且以平民百姓为主要服务对象。”

此时,另一位医师起身发问:

“我想请教殿下,建造的这个供人就医的疗愈殿,且按照最低收费,难道不会亏损吗?”

朱允熥坚定地回答:“请记住,朝廷建立疗愈殿并非为营利,只为救死扶伤。所以,各项费用才会按最低标准收取。”

那位医师又道:“如若按照最低的标准行事,岂非会损耗国库?朝廷虽非仅为营利,但也断不会做蚀本之事吧?”

朱允熥微笑回应:“诸位无须忧虑,朝廷财源丰厚,即便有所亏损也在所不惜。毕竟关乎万民安康,这点代价朝廷尚能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