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播放豆腐的制作过程。
嬴政:“记下来。”
李斯仰头看了些许时候,“用来磨豆浆的物什,是硙。”
嬴政:“后人称磨。”
糊糊:“豆腐生意只赚不亏,做没了是豆浆,做嫩了是豆腐脑,做老了是老豆腐,做薄了是干豆腐,做臭了是臭豆腐。”
“卖不出去,冻上了是冻豆腐!”
吃不饱的大可爱:刘安,抛弃造反这门没前途的生意。专心做豆腐,为大汉美食事业添砖加瓦。
独自飞翔:保管成为大汉首富。
骄傲的猪猪:他怎么敢造猪猪的反呢,那可是用刀剑铸成汉人脊梁的汉武大帝。
言不由衷:汉武前期挺弱的,亲舅舅都不看好他。
云与海:地方藩王造反登上皇位的成功案例,得等一千多年,看风系大法师朱老四表演。
仰望星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仅此一个。
年轻的刘彻心中一窒,哪个舅舅背叛了朕?
太子李建成心下稍安,地方藩王造反成功的,只有一千多年后的朱老四。
世民没有成功!
朱元璋夫妇面面相觑,这个朱老四应该就是他们家的吧。
毕竟前朝没有一个皇室姓朱。
同时他们又莫名信任朱标的能力。
朱元章心头有些嘀咕,天幕只说一千多年后,也不说清楚。
让他算算,是标儿哪代不肖子孙干的好事。
永乐朝臣,心知肚明,说的就是他们的永乐皇帝。
不过好在后无来者。
糊糊:“说这么多,只是为了解释一件事。”
“豆汁和豆腐没关系!”
乾隆酷爱豆汁的味道,也是他做主将豆汁引入宫廷,大臣喝了都说好。
此刻乾隆端着一碗豆汁,迟疑道:“后人竟不爱豆汁!”
朕的品味没问题,一定是他们不懂欣赏。
糊糊:“同学们,还有一个知识点需要记住。八公山,是一座成语之山。”
“它的位置位于淝水末端,淝水之战有印象么?历史上着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
“前秦皇帝苻坚在统一中原后,谋灭东晋,一统天下。在淝水旁两军对垒,晋军只八万兵力,最终却是苻坚战败回长安,百万大军只剩十余万。”
“在八公山周围留下,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等成语。”
“苻坚这一败,让国家统一的进程再拖延近二百年。”
吃不饱的大可爱:虽然只关注苻坚的绯闻,但东晋实在太拉胯,不然就让苻坚统一了吧,实在不行,大家比烂。
言不由衷:淝水之战时,东晋还是有拿的出手的人才的。
骄傲的猪猪:楼上看清楚你的Id,那可是“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晋朝,忠义德没一样拿得出手,只能提“孝”。
仰望星空:孟德若是知道他家桃子被这样的破烂王朝摘了,会不会气得从七十二疑冢里跳出来?
淝水之战前的朝代,无不对这场战争的结果讶然。
无他,差距太明显。
曹操仰头,“上头说的‘孟德’,是我吧?”
郭嘉:“七十二疑冢,像是你的风格。”
摸金校尉的幕后东家,也怕被人摸了。
曹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三国,三国之后是晋。”
这天下哪怕不是他曹操统一,但刘备孙权哪个不是一时豪杰。
最后三家竟被一个被后世各种嫌弃的“晋”给统一了。
曹操:“投鞭断流是苻坚之前的笃定和意气风发,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大约是说,他的仓惶逃亡之态。”
曹操不知道后世有一句话,三国耗尽英雄气,两晋尽是鼠辈出。
李世民:“‘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是这样解?”
难道不是向皇帝上奏的公文中的常用语,表示对朝廷的尊敬和崇拜。
李密,又一个李密,写这句话,真的是阴阳怪气?
联想两晋的起家和破灭经历,似乎说的不差。
长孙无忌原本抬起的眼皮又耷拉下来,妹夫呀,有的话题你不要随便接。
李世民半点不心虚,他是大大的孝顺。
他把颉利捉来长安献舞,阿耶开心得很,又给他生了几个弟弟妹妹。
弟弟们长大要封王开府,妹妹们要嫁妆,要许多钱帛。
头疼心也疼!
苻坚正与群臣说道:“今日我大秦百万之众,向长江投去马鞭,足以使它断流,他们又能依仗什么天险呢!”
见天幕说到豆腐,“昔年淮南王于八公山制豆腐,今日我大秦攻晋,亦要从八公山旁淝水经过。”
再往后提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不用臣属递梯子,苻坚主动道:“攻晋之事,再议。”
王猛死后,他飘了!
糊糊:“豆腐虽然在汉朝时就被发明出来,但真正开始普及,走进千家万户,却是唐宋时期的事。”
“和一个人有关系,和尚皇帝萧衍。”
贞观君臣,一群聪明人,愣是没有一个人,想到萧衍的光头上。
光头?
似乎有些明白了。
糊糊:“萧衍笃信佛教,他一共修建二千八百四十六座寺庙,‘南朝四百八十寺’不是夸张,反而缩小了。”
“同时要求寺庙里的和尚们不许吃荤,只能吃素,而在他下达命令之前,和尚们是可以吃荤的。”
“到唐朝时,佛教盛行,素食之风大盛,豆腐菜又被称为‘素肉’。”
“不过唐朝浩瀚如山海的诗人,写过山间的月、林间的风、边关的风沙和高楼的闺怨。”
“却没有一人一诗写过豆腐,目前发现最早记载豆腐的文献,是五代陶谷的《清异录》。陶谷在乱哄哄的五代晋、汉、周以及北宋都做过官。”
“此时,距离八公山上一场意外造就的第一块豆腐,已近千年。”
李世民当即作出决定,“写!”
“你们一人写一首!”
程咬金猛瞪圆眼睛,陛下,你是为难我老程。
豆腐,他会认会吃,会写那两个字,但不会写诗。
左右四顾,武将们不考虑,哪个文臣容易拿捏,能捉刀为自己多写一首。
几个墨水不多的武将摩拳擦掌,但都没有找好目标。
贞观年间的文臣,不说武德充沛,但没一个是脾气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