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妥当后,第二天一早,他们就拉着牛车出发,往杨家村赶。
房子被马老伯夫妻打扫过一回,灰尘不多。众人再次打水简单擦洗一遍,也就干净了。
瑾音站在空旷的院中,深呼口气,顿觉神清气爽。
她看向后山的方向,心念一动,回屋拿了弓箭,冲院中忙碌的众人说道:“我去山上逛逛。”
瑾言放下抹布,走到她身前:“阿姐,又进山打猎吗?”
瑾音活动着筋骨,兴致高昂:“可不许拦着我!”
瑾言闻言,手放下来,无奈的笑了笑:“阿姐既然如此想去,便去吧。早些回来,我们等你吃午饭。”
瑾音拍拍他的肩膀,提上背篓往身后一背,就出发了。
冬日的山上,草木衰败,当然,也有不少常绿的树木,错落其中。
瑾音一路沿着溪水,逆流而上。翻过几个山头,方才到了林中深处的崖洞旁。
她绕到崖壁后方,见那几株铁皮石斛长势良好,才松了口气。铁皮石斛不耐寒冷,她还挺担心它们被冻坏了。
等来年春天,天气暖和起来,还是得将这几株铁皮石斛移植出去,进行人工培育方好。
大约是天气寒冷,动物都躲起来过冬了,瑾音这次进山,啥也没打找,只能背着个空背篓下了山。
吃过午饭后,瑾行、瑾玉、带着小石头出去村子里串门,找村里的小伙伴玩耍去了。
马婆婆和巧姨在厨房里洗涮锅碗,马老伯则拿着锄头,翻整后院。
瑾言开口:“马老伯说,他同马婆婆、小石头就住村里。庄子上,他每天起早一些过去看管。”
“是为着小石头读书吧?”瑾音侧头看向瑾言。
“嗯。”瑾言点点头,又说到,“我们去庄子上时,那里原先的佃户,在打听问田租子怎么算。”
“你怎么考虑的?”瑾音问。
“村里有几户人家也想佃咱家的田地。”瑾言开口,“我想,一半佃给村里人种,一半还是给原佃户种。至于庄子上的山地,暂且不动。山上的果林,山脚的荷池,到秋天能收获不少果子和莲藕,也可以卖些银钱。”
瑾音听他安排的井井有条,十分满意。她补充道:“山上的林子不算密集,让马老伯在林子间种上些金银花、枸杞等中药材,也不错。”
瑾言听闻,也觉得很好。他想起一事,又开口道:“奎叔说想佃咱家山后头的几亩荒地,这事他与你提过,可你一直未给回复。前几日陶婶子见我和回来,让我再次问问阿姐你。”
“哎呀,真是太忙,忙到忘了。这事我本来想同你商量一下,再给奎叔答复的。”瑾音揉了揉太阳穴。
瑾言沉思几秒,点点头:“便佃给奎叔种吧。马老伯马婆婆二人,又要管着家里草莓种植,又要管着庄子佃户的事,还要管理果林和草药种植。他们年龄大了,怕是忙不过来。”
“你思虑的十分周到,不错!”瑾音眼神流露出赞许的目光。
瑾言失笑:“阿姐,你也不过比我大两岁而已。”
却总是一副长他许多岁的口吻同他说话,瑾言觉得莫名想笑。
二人去了一趟奎叔家,将这事说了,陶婶、奎叔均是一副欣喜的模样。
“陶婶,红英还没放假呢?”瑾音问。
“嗨,还没呢。说是临近过年,绣坊要赶活,留她们做事呢!”陶婶乐呵呵的回,这可不是白干活,有工钱的。
她当然不贪图自己闺女那几个辛苦钱,可闺女说了,赚了钱给她买礼物,她这心里啊,别提多美了!
“陶婶,党参种的如何啦?”瑾音笑眯眯的问。
闻言,陶婶笑的合不拢嘴,手掩着嘴巴:“哎哟,得了孟掌柜的指点,党参好的不得了呢!村长说了,开春就去采购一批新苗,种成了,得的钱,我们和村里对半分!”
“你这婆娘,事还没个影,你就开始嚷嚷。”奎叔无奈。
陶婶可不搭理他,问瑾音:“瑾音,你这糕点方子也卖了,来年打算干点啥?”
瑾音摊摊手:“暂时没有想好,过完年再说呗!”
陶婶啧啧几声,拍了拍她的手背:“这个不着急,反正你现在可是咱们村数一数二的小地主婆了,靠着这些田地的租子,你就坐着享福吧!”
“哈哈哈!”瑾音忍不住大笑,“陶婶,我这哪到哪啊!您看看,我可是一大家子人要养活的,靠着那些田产,可享不了福!”
“你就嘚瑟吧!”陶婶作势捏了把她手臂,又道,“哎,不过说真的,婶子还挺佩服你的,一个人挣下这偌大的家业,你娘在地底下也能安心了。你娘啊,就是没福气,她要活到现在,就只管享福了。”
瑾音微微低头,没有接话。
“哎,瞧婶子这嘴,哪壶不开提哪壶!”陶婶懊恼的拍了拍大腿。
“无妨的。”瑾音忙打断她,“陶婶,您这有没有多的棉花?卖我一些。”
“有啊!”陶婶问,“做棉衣?”
“嗯。这不快过年了,总得给家里人都做身新衣裳。”
“你家那几个下人呢,要不要做?”陶婶问。
“自然也是要的。”瑾音道。
陶婶扒拉了一会手指:“八个人,三个大人,五个小孩,那最少得要八斤棉花。我家没有这么多空闲的棉花,我帮你问问其他人家有没有,你明天再来拿!”
“成!”同陶婶闲聊了好一会,瑾音想着还有事,便先行告辞。
等她走后,陶婶感叹的冲着奎叔道:“任谁也想不到,瑾音丫头这么大出息呢!”
“且等着吧,我觉得啊,瑾音、瑾言几个,出息还会更大嘞!”奎叔一边砍着柴,一边大嗓门回了句。
陶婶瞪了他一眼,喃喃自语:“还用你说,我早看出来了!”
奎叔也不争辩,只是笑呵呵的,卖力砍着木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