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良从王维生家里离开,就开始寻思怎么收罗高尖人才。
这时候国内的两所顶尖大学规模已经不小了,倒是可以去那里搜刮一波。
吃饭期间,王维生想起来一个人,倒是很符合陈德良的要求。
佟时进。
说起来王维生和佟时进的结识过程还有个小故事。
十几年前,王维山到沪上和人交谈生意,是个天气寒冷的下午。
王维生乘坐的小汽车行驶过一个巷口时,突然飞出个人影,司机来不及刹车,将人刮倒在地。
司机赶紧下车查看,所幸汽车的速度不快,只有二三十迈。
倒地的是个十来岁的少年,衣着单薄。
司机将人扶起后,掏出五块大洋给少年说:“你走路也太莽撞了,这可是大马路,要是我开得快一点,可能你就起不来了。拿着这钱,去买点东西补一补。”
这是王维生一贯作风,少有仗势欺人的做法,做生意滴总喜欢与人为善。
十几年前五块大洋能买到一石良米了,少年也只是摔倒一下,身体并无大碍,这个完全是出自好心。
在司机的预想里,少年拿到钱就走,这件小事就这么过去了。
可出乎预料的是,少年拒绝了这个钱。
倒不是嫌钱不够,而是觉得自己有错在先,车子正常在路上行驶,是他冲出来没观察好道路情况才会被撞到了,不能领这个钱。
司机得到的指示是赔几块钱,所以两人就在马路上对这五块钱推搡起来。
王维生见司机那么久还没处理好,走下车去询问,才得知事情的原委。
看这少年的打扮,不像有钱人,没想到人小志气高。
不知怎么的,这位颇有风骨的少年让王维生想起了自己的年轻模样,也是这样充满着朝气。
“那你不收下钱,来陪我们吃顿饭总可以吧,毕竟把你撞到了,当作是给你赔个不是。”王维生开口道。
“行,吃饭可以,刚好我饿了。”少年摸了摸肚子,一脸真诚道。
王维生就将少年带到一间餐馆,点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饭桌上,少年姿态落落大方,谈吐不凡。年纪虽小,阅历却丰富得让王维生吃惊。
少年名叫佟时进,川省垫江县人,出身农民家庭。但是他的父母却颇有眼光,认为读书才是穷人的出路,就节衣缩食地供孩子读书。
佟时进也有读书的天赋,求学路上没遇过难题,从桂系高等小学堂一路读到县里,十几岁就考入了沪上南洋公学。
这所学校是沪上交通大学的前身,此时是专攻工业的学校。
两个年龄相差巨大的人在这天结下了一段特殊的友谊,此后一直有书信往来。
十七岁那年,佟时进在公学毕业,年纪尚幼的他就明白,国内此时的工业基础薄弱,不具备突飞猛进的条件。
而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国家的兴盛,应该以农立国,科教兴农。
于是弃工从农,在王维生的资助下,考入了北平京师大学农学院,开始致力研究国内的农业。
大学毕业后,又考入了清华大学,获得公费留学美国的资格。
到美国的康奈尔大学专攻农业经济学,在四年后获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然后在伦敦大学做学术研究,在欧洲各国考察一年有余。
学成归国以后,任北平大学农学院院长、川大农学院院长。
这种天才必然是有着自己的思想的,王维生最为推崇的是佟时进的凛然风骨和精神操守。
佟时进年轻的时候十分崇拜救亡图存的孙中山先生,但凡听到有人将孙中山称呼为孙大炮的,必会与之激烈争辩,不折服对方,誓不罢休。
五四运动期间,冒着被军阀拘捕、囚禁的风险上街游行,被抓后七天才被释放。
依然不改爱国情怀,勇敢抨击北洋政府的独裁专制。
一位热血爱国、才华横溢的农学专家形象就出现在陈德良的脑海,这一号人物,不就是最好的的人选嘛。
“想办法把他搞来,这种人应该是想干实事的,让他过来闽省,这里可以一展他的所学。”陈德良了解的佟时进的经历后,当即想要拉人入伙。
“行,我这就给佟时进拍电报,他毕生但愿望就是振兴国家的农业,能学以致用,他愿意着呢。”
王维生发出去的电报很快就得到了回复:“进已知悉,不日即出发。”
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表明会出发。
这股爽快劲,是个实干派。
所以陈德良愿意付出这个耐心来等待佟时进。
这边农学专家有了点苗头,租地的事情却出了乱子。
陈德良刚离开王维生府上,来到省政府大楼,就听见手下报告说严奕伦和林沐成在办公室候着了。
“他们过来干嘛,不是在发动地主租地吗,怎么有空一起过来。”陈德良嘀咕了一句。
走到办公室的接待处,看见这两人果然就坐在那里窃窃私语。
严、林两人意识到有人进来,站起身向走来的陈德良打招呼。
陈德良点点头说道:“你们怎么一起过来了,是租地遇到什么事情了吗。”
“军长,你猜对了,租地遇到了大麻烦。”
“说说看,有多大麻烦。”陈德良脸上的保持着微笑说道,神色不变道。
“我们两个老家伙这闽地还有一点面子,所以一开始跟各大家族说明军长的意图,他们都没有提出什么意见,听到我们的报价后,初步愿意将地租给我们。”
“哦,辛苦你们了,这样不是挺好吗,麻烦又是怎么回事。”
“问题就在思明县的苏嵩,他在闽南的影响力非比寻常。我们去和他商量租地的事情后,遭到他的强烈反对。”
“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苏嵩说我们和你勾结起来,要一起吞并大家的土地,还说你根本就没打算要给地租,所谓租地不过是借口而已,租了就要不回来了。”
“愚蠢,我要他的地还用骗?闽省的土地是属于此地的百姓的,他要是不识抬举,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陈德良的微笑收敛了起来,语气寒冷彻骨。
闽省的农业发展是陈德良的底线,现在国内北伐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暂时没空理会这穷乡僻壤,国际上也忙着消化一战带来的伤害。
这几年时间是闽省发展的黄金时期,必须要争分夺秒地去实现心目中的计划。
所以如果有人胆敢成为拦路石,陈德良会毫不犹豫地将它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