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悄然流逝,时针坚定不移地向前拨动着。短短半个多月的光阴转瞬即逝,北斗率领着她那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船队凯旋而归。
此刻的北斗已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富豪巨贾,腰缠万贯,令人瞩目。也吸引了不少的璃月人效仿她行为。
想当初,吴城慷慨相赠的那一整支大型商船船队,犹如一把开启财富之门的金钥匙,让北斗得以涉足走私稻妻的行当。
这门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利润丰厚得如同泉涌一般,源源不断地为她带来巨额财富。
有了这笔资金,北斗如鱼得水,不仅持续购置崭新的船只,还精心打造出一支专门负责护航任务的强大武装船队。
并且还将以前他的第一艘船只死兆星号全身装的上钢板,并且她还和某些稻妻的军官秘密的“报废”了数十门国崩大炮。顺带“丢失”的还有国崩大炮的具体操作手册。
这些军官的想法也很简单,国崩大炮除了安在战舰之上能够险些威风之外,在主要的陆上战争的时候,这种东西简直是一个巨大的拖累。
他不仅笨重难以移动,并且装填速度也不是很快,以及一座大炮就需要至少10名以上的幕府军士兵进行操作以及保护。
更要命的是调整射击角度还非常缓慢,以及其极高的故障率,和精密度。
这显得这种大炮好像更没什么用了。但是其伤害还是非常可观的,一枚炮弹就可以报销敌军一个小队。
可实际上对反抗军的部队只能说聊胜于无,珊瑚宫心海又不傻,在研究了一下国崩大炮的原理之后,便将以前密集的战阵调成了松散的散兵队伍。
之后国崩大炮就仅仅当做海防炮用,可四下望去哪有什么海贼势力以攻国崩大炮驱逐呢?甚至当海防炮用的时候也能轻而易举的被反抗军登陆成功。
而最尴尬的就是,这东西在九条孝行残害八酝岛岛民以及对反抗军转守为攻的态势之前,天领奉行麾下的军工厂还是在疯狂的制造。
虽说这种大炮不利于攻击,但他同样也不利于防守,可是一旦数量叠多了,就能形成密集的交火网。
使用优势火力覆盖全部地方,再散的战争也会被炸的面目全非。
一门国崩大炮或许不足以威胁反抗军,那么十门,一百门又当如何?这也是为什么反抗军在后来的攻势越来越弱,向这种密集的交火网发动进攻无疑就是送死。
于是在士气第一项,双方兵力持平的最糟糕时刻,九条孝行依旧能死死抓住九条镇屋前方依托山地打造的防线不被反抗狙所突破。
而现在这些国崩大炮因为九条孝行对反抗军的大捷胜利定位又显得特别尴尬,这些东西要是强行运到前线,不仅浪费运输,而且还会拖慢军队的进攻。
所以就只能让这些设备放进库里吃灰,这也就给了某些蛀虫一些好的时机,这种东西用不上不如卖了补贴自己。
反正这东西仪器精密,容易故障,到时候就将其报废处理就完了。自己赚了一笔也没有影响战局,家主也就不会拿自己怎么样。
而这些报废不堪使用的国崩大号仅仅用的不到三个月就安在了死兆星号上,
之所以用三个月的时间,是因为北斗将其运回了璃月港交付熟练的老师傅对这些大炮进行简化,事实证明简化版本相当好用。
舍去了许多无用的功能,去除了其中将近四成的零件,使得其故障率下调了一半儿还多。
并且还用了璃月的机关术进行改造,使得每次穿越雷暴他们都会自行吸取雷电能量,自我充能。
而这个时候北斗已经算是横行稻妻的一个庞然大物,走私变得更加容易。
经常行走于璃月黑白两道的大姐头,在稻妻也是混的有头有脸,甚至都不需要北斗亲自出门讨好这些奉行的官员。
他们直接会来进行自行索贿,主打的就是你给钱你就卖,不给钱就抓你,他们一个个都穷怕了。本地人的油水就是把民众拧干了,也榨不出几滴油了。
说不定把民众的骨头砸碎,应该能熬出几两油,但他们自从干过以后就憋出了一个叫做一心会的极端组织,就不敢继续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了。
虽然这支武装船队要战胜那些体型硕大、威力惊人的海兽或许会面临一定挑战,但对付稻妻临时拼凑而成的万国牌海军却不在话下。
这些所谓的海军力量薄弱,装备简陋,训练不足,与经验老到、实力强劲的北斗及其船队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天领奉行麾下刚刚组建不久的新海军,更是战斗力低下,原本的海军根本就不受其重视,
稻妻如此宽广的水域要养庞大的海军,那该是多么大一笔的开销,这笔开销只能算在天领奉行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