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说被上古传说震慑了一波,郑荨还是很快收拾好心情,带着老祖宗们出去参观啦!这马上就要到国庆节了,看着街道上慢慢装扮起来的“中国红”,郑荨这心情说不上来的好呢!

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盘旋,窗外的绿意渐次浓了。当第一缕山风裹挟着草木清芬扑入车窗时,郑荨便大声向老祖宗们宣布,长白山到了!

“老祖宗们!长白山不仅是一座自然之山,更是东北人心中的“文化坐标”与“精神原乡”!

而它之所以能成为东北人心中的圣山,不仅因为长白山脉有着东北第一高峰,白云峰,还因为长白山脉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东北水塔”,它滋养了黑土地的丰饶,是东北生态的核心屏障!

满族等东北少数民族视其为“发祥地”,传说中是仙女吞朱果受孕的“龙脉”所在,民间流传着“山有灵,水有神”的敬畏之心!

从唐代“太白山”到辽金“长白山”,它见证了东北各民族的兴衰更迭,高句丽古城、女真完颜部传说等均与长白山紧密关联,是东北历史的鲜活载体

东北人对长白山的物产耳熟能详——人参、鹿茸、松子、蓝莓等“山珍”是地域特色符号,甚至“长白山天池水怪”的传说也成为全民津津乐道的谈资!

长白山历经火山喷发、冰川侵蚀仍巍峨矗立,恰似东北人面对严寒、闯关东历史等磨砺的坚韧精神写照!

对漂泊的东北人而言,长白山是“家乡”的情感锚点,一句“长白山下”便勾连起对黑土地的眷恋!”

前两日见过东北对“山神归来”一幕期许的老祖宗们自然是能理解郑荨所言的,但他们现在并不想说话,因为这后世丫头又叫他们下车爬山了,这后世是见山就得爬吗?

一步一个脚印爬上海拔2470米的天文峰时,1442级台阶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石阶冰凉沁骨,每一步都踏碎缭绕的雾气

登顶刹那,风突然停了——一汪碧蓝如宝石的天池赫然跃入眼帘。群山环伺如凝固的波浪,湖水却静得让人心惊,倒映着苍穹的褶皱

郑荨感叹传说这里是龙女梳妆的明镜,但此刻却更像大地的瞳孔,深不可测的蓝里藏着火山亿万年的沉默。云影掠过湖面时,水波才轻轻晃了晃,碎成满湖闪烁的星子!

从天池下行,绿渊潭如一块温润的碧玉镶嵌在峡谷间。瀑布从26米高的峭壁跌落,撞碎成千万颗珍珠,跌入深潭时却化作一汪凝脂般的绿

潭边岳桦树低垂着枝条,苔藓在岩石上织就毛茸茸的绿毯,偶尔有松鼠跃过木栈道,惊起一串露珠

阳光透过树冠的缝隙洒落,在水面拼出金色的光斑,潭底的枯木随波轻晃,像在诉说森林的古老心事

穿过一片岳桦林,栈道突然向下延伸,仿佛坠入绿色的深渊,这是长白山西坡的地下森林,谷底古树参天,笔直的树干撑起遮天蔽日的穹顶,苔藓顺着树干爬成绿瀑,蕨类植物在岩石上开出毛茸茸的花

脚下的落叶厚得像海绵,踩上去沙沙作响,混合着泥土与松脂的气息,谷底传来潺潺水声,却看不见溪流,只闻其声,如大地脉搏的跳动

仰头望去,天空被切割成窄窄的蓝带,阳光在这里已成奢侈品,每一片叶子都在努力舒展,争夺那一丝光亮

暮色四合时,聚龙温泉的热气蒸腾成雾。硫磺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泉水在岩石间奔涌,将周围的石头染成金黄与铁锈红

温泉煮蛋在沸水中浮沉,剥开蛋壳,蛋白呈半透明的琥珀色,蛋黄却还微微溏心,带着硫磺的微咸

坐在木栈道边,看暮色中的群山渐次模糊,温泉水雾与天上的云霭悄然交融,恍惚间郑荨愕然开口,“老祖宗们,晚辈突然想知道下雪了的长白山是什么样子!”

高强度运动的一天即将结束,老祖宗们也有心情说话了,猪猪老祖宗开口,“朕依稀记得,从几个月前黑龙江哈尔滨离开时,是你说不想看长白山“银装素裹”的样子,怎么现在又改口了?”

郑荨讪笑,当时不说在哈尔滨看多了雪像冰雕无感了嘛!再说她想两个都要不行啊?

于是系统的刻意操作一番后,在郑荨及老祖宗们眼中,远处瀑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固成晶莹的冰瀑,长白瀑布从68米高处垂落,此刻化作层层叠叠的冰帘,蓝绿相间的冰层里封存着流动的记忆

谷底的溪流尚未完全冰封,清冽的河水在冰层下潺潺流动,偶尔冲破冰面,形成一汪汪碧蓝的“雪眼”,倒映着天空的颜色

而这边的温泉群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热气蒸腾的泉水周围,雪花未落便已融化,形成一圈圈温润的雾气,与周遭的冰雪世界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大地在此处轻轻呵了一口气

郑荨将手机视频转发至王朝群,道,“长白山寓意:“长相守,道白头!”,晚辈在这里祝老祖宗们夫妻和睦,事事顺遂无忧!!”

随后被邀请进群后就一直没有说过话的“南翔”突然转发了《盗墓笔记》的介绍以及一些视频过来,“各位老祖宗好,我是南翔,一个不爱吃饭却爱折腾的‘野生手艺人’!

冬日长白山,遥望天池,寻找青铜门,赴十年之约,老祖宗们,来一场踏雪之旅吧!2024年12月26日,欢迎各位来吉林长白山!看后世的云顶天宫和青铜门大型雪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