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慧养堂的开业,医馆的经营已经走向正常化了。趁刘老先生还没有回去,萧谨言和李宝儿决定抽空给谨烨选择一个合适的学堂。
萧谨言与李宝儿一大早便开始在京城各处走访,他们的第一站是名气颇高的崇文书院。
书院坐落在一条幽静的街道上,院内古树参天,书声朗朗。书院的院长亲自接待了他们,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儒士,他详细介绍了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强调书院注重经典教育与严格的学风,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史基础。
然而,李宝儿对书院过于单一的教育方式有些顾虑,她认为萧谨烨不仅需要扎实的学术基础,还需要开阔的视野和实际的社会经验。于是,两人决定继续考察。
接着,他们来到京城另一家以创新教育着称的启贤学堂。学堂内设有多样化的课程,既有传统的经史子集,也有关注现实问题的讨论课。学堂的老师们热情洋溢,鼓励学生们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李宝儿对此表示赞赏,她认为这种教育方式能激发萧谨烨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然而,萧谨言对学堂相对宽松的管理方式有所保留,他担心萧谨烨会在这种环境下失去自律性。
两人带着不同的想法离开了启贤学堂,随后又走访了几家不同的学堂,几乎每一家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都未能完全符合他们的期望。
在走访的过程中,萧谨言与李宝儿不断交流,讨论每家学堂的优劣。萧谨言强调纪律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在严格的环境中,萧谨烨才能更好地成长,而李宝儿则更注重学堂是否能培养孩子的全面素质和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最终,他们来到了位于京城东南角的弘文书院。书院坐落在一片宁静的园林之中,环境清幽,建筑古朴。
院长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学识渊博,且极为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院长带他们参观了书院的各个角落,并详细介绍了书院的教育理念:弘文书院不仅重视传统经典的学习,还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宝儿被书院的理念深深打动,她觉得这正是萧谨烨需要的教育环境。
萧谨言也感到满意,他注意到书院的管理非常严谨,学风端正,同时又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
他对李宝儿说:“谨烨在这里一定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既能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又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李宝儿点头微笑,眼中充满了期待与安心。经过一天的奔波,他们终于为萧谨烨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学堂。
离开弘文书院时,夕阳洒在两人身上,映衬出他们肩并肩的身影,彼此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他们相信,萧谨烨将在这里获得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为他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翌日清晨,天空还带着几分清冷的薄雾,萧谨言和李宝儿便早早起身,准备送萧谨烨去弘文书院入学。
四合院里,萧谨烨早已穿戴整齐,他一身青色的学子服,显得精神抖擞,眼中透出几分紧张和期待。
李宝儿为他整理了衣襟,温柔地说道:“谨烨,你要记住,书院里学问固然重要,但更要学会做人,尊敬师长,友爱同窗。”
萧谨言在一旁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兄长相信你,你一定能在书院里有所成就,学有所用。”
萧谨烨郑重地点了点头,心中暗自下定决心,要在书院里好好表现,不辜负兄长和嫂子的期望。
三人一同乘上马车,向着弘文书院的方向驶去。沿途,京城的街道渐渐热闹起来,商贩们忙着开门迎客,早起的行人已经络绎不绝。
李宝儿透过车窗望着外面的景象,心中既有送别弟弟的不舍,也有对他未来的美好期盼。萧谨言则与萧谨烨聊着一些书院的规矩和注意事项,耐心地为他解答心中的疑惑。
不多时,他们便抵达了弘文书院的大门口。书院的门匾在晨光下显得格外庄严,朱红色的大门半敞着,已经有不少学子在门口相互问候,准备进入书院。
李宝儿下了马车,牵着萧谨烨的手走到门口,她看着这座即将成为弟弟学习之所的书院,心中默默祈愿他能在这里有所成长。
院长亲自迎接他们,看到萧谨言与李宝儿的到来,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院长带着萧谨烨走进书院,介绍了各个教学区域和住宿安排,还特别叮嘱他入学后的注意事项。
李宝儿站在一旁,仔细倾听,时不时补充几句,她关切地询问了书院的伙食和作息安排,确保弟弟能在这里得到良好的照顾。
萧谨言则向院长表达了对书院的信任,并叮嘱萧谨烨要勤奋学习,争取早日有所成就。
待一切安排妥当,萧谨烨正式入学。离别之时,李宝儿轻轻握住弟弟的手,柔声道:“谨烨,你要照顾好自己,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们。”萧谨烨点头,目送着兄嫂离开,他的心中既有些不舍,也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
在军营的某个清晨,晨曦刚刚洒在营地上,萧谨腾正与一群士兵在操练场上进行着每日例行的训练。
他一身军装,汗水浸透了他的额头,但他的目光坚定,每一个动作都刚劲有力,充满了军人的风范。训练结束后,萧谨腾正准备回营房休息,忽然听见传令兵呼唤他的名字。
“萧谨腾,有你的家书!”传令兵快步走来,将一封信递到他手中。
萧谨腾一见信封上熟悉的笔迹,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他急切地拆开信封,细细阅读起来。信是从京城寄来的,信中,哥哥萧谨言简短地向他报喜——他终于高中状元,名列榜首,成为了京城的骄傲。
萧谨腾看到这里,忍不住激动地握紧了拳头,心中为哥哥感到无比自豪。多年来,萧谨言一直勤奋苦读,如今终于得偿所愿,登上了金榜,这不仅是哥哥的荣耀,也是整个萧家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