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莫慌,霸总和系统跟我一起穿了! > 第46章 谁稀罕男宝,仨闺女享福到老(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章 谁稀罕男宝,仨闺女享福到老(完)

从83年严打至今,一切恶性事件从严、从重、从快处罚。

抢劫犯在一个月后就吃了花生米,据说他到了刑场还嚷嚷,说自己倒霉,栽在小崽子手里。

这件事让洛野感到十分不安。

姜芙现在每天奔波,除了去店里,她还要去厂里。

服装厂的位置比较偏僻,为了结算各种尾款,她手上总有成百上千上万的现金。

他先陪她几天,都是等她先到了地方,自己再骑车去上班。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厂子和研究院不在一个方向,姜芙也心疼洛野每天把时间都搭在路上。

很快,洛野托人弄了一台本田摩托车,全进口。

黑红的机身,流畅的线条,当它一出现在院子里,就吸引了不少人前来一睹风采。

邻居以为洛野是给自己买的,都怂恿他上去兜一圈。

结果,竟是给姜芙买的!

哇,全进口摩托车,一个女人开着!

大家总不好开女同志的玩笑,看了一会儿,纷纷散去。

因为先斩后奏,洛野对着姜芙有点不好意思,也怕她生气:“我把买房的钱先挪用了,你以后开这个出门,多少能安全一点。”

别的不说,就说现在能买得起摩托车的人,一般的小毛贼也不敢轻易动手。

再说,摩托车可比自行车快多了,真要是有坏人敢拦着,姜芙一个加速就撞过去,先把人撞趴下再说。

姜芙又感动,又生气:“买房多重要啊,孩子们眼看就大了,咱们不能租一辈子房。”

洛野在她耳边小声说道:“年后单位分房,我应该能够分到三居室,让她仨先住一个屋,等过两年咱们攒钱买大房子。”

夫妻多年,他知道姜芙对买房子有执念。

不是单位分房,而是自己花钱买的,有房产证明的那种。

可惜,从开店到办厂,姜芙能赚也能花,所以一直没买上房子。

“真的!”

姜芙又高兴起来,毕竟单位分房也不是人人都有的,何况还是三居室,孩子们不用再和姥姥挤在一起,能有自己的房间。

“嗯,已经交房了,找省建筑设计院弄的,应该还不错。”

以洛野的性格,他既然敢说出来,那事情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姜芙毫不怀疑。

学会了开摩托车的姜芙,很快又成了一道风景,甚至还被记者抓拍下来,把照片发到《现代女报》的头版上。

一九八六年的春天,夫妻俩带着老娘和三个女儿搬进省机械研究院家属院。

洛野果然分到了一套南北向三居室,三楼,朝向好,楼层好。

暖房那天,李大娘一家,段玉涛一家,隋教授,唐丹丹一家都前来做客,大家坐在一起,欢声笑语。

洛清清带着两个妹妹招待小客人,举手投足之间已经很有少女的端庄。

她和萧恬的年纪差不多,也更有共同语言。

等小的们下楼玩了,两个少女坐在卧室的窗前聊天。

萧恬还像小时候一样,她皮肤白白的,眉眼看起来让人很舒服,笑容甜甜,性格讨喜,很快就和洛清清熟悉起来。

以前在大队上的时候,她们也认识,只是不太熟。

“你打算去哪里读大学?我妈说,京市的大学最好,希望我考到京市去。”

两个人的成绩都很好,虽然县里的教育资源比不了省城,但唐丹丹自己就是老师,在她的引导下,萧恬从小就很注意学习方式和学习效率。

洛清清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很多人不了解她,见她乖乖巧巧,就会说这孩子文静,以后当个老师,或者去机关坐办公室什么的,工作轻松,适合女孩,也好找婆家。

但事实上,洛清清只想做生意,赚大钱!

可能和她小时候家里穷,吃不饱有关系。

她不像洛沫沫,因为年纪小,所以根本不知道也不记得在乡下的生活,洛清清可是记得的,还记得很清楚。

那时候,姥姥每天分饭,想多吃一口都没有。

“京市真的很好嘛?我没去过。”

洛清清有点好奇。

萧恬点头:“嗯,我爷爷奶奶就在京市,我爸妈带我去过两次。不过我不太喜欢去他们家住……”

她的声音低下去,脸上也闪过一丝落寞。

奶奶其实不太喜欢妈妈,萧恬能够感受得到,不过爸爸很爱妈妈,所以即便是奶奶也做不了什么。

“既然你说京市好,那我也试试,考个京市的大学,出去见见世面。你尝尝,我挺喜欢喝这个。”

洛清清倒了两杯果汁,把其中一杯推到萧恬的面前。

看她兴致不高,洛清清马上说起其他话题,萧恬喝着果汁,很快又露出笑容。

搬了新家,姜芙的事业也迎来了新高度。

去年,“时尚美”推出了羽绒服,分男女款,有四个颜色,这在国内也算是最早一批。

哪怕零售价格六十块一件,拿货价格都要在五十二到五十三块,竟也卖爆了,一直到大年三十,工厂都在赶订单。

这个价格,放在现代,跟大鹅差不多。

军大衣在前几年非常流行,牛仔裤、花衬衫和蝙蝠衫也是众人眼中的时尚单品。

不过姜芙显然走得更快,今年她已经开始生产复古夹克,有真皮款,有人造皮革款,贵的便宜的都有,满足不同消费人群。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姜芙发现省城有不少人坐火车南下,去广东那边批量拿货。

衬衫,裙子,广东货款式新颖,价格低廉,她作为本地厂商,和人家一比,其实优势并不明显。

另外,本地春夏短,秋冬长,大家更舍得花钱买一件厚实保暖的衣服。

一开始,只有一些老人眼中不正经的街溜子来买皮夹克,销量着实不太令人满意。

但没过多久,87年的春节晚会上,一个年轻帅气的混血大男孩费翔横空出世,他的歌火了,人更火了。

一夜之间,男人们全都跟风去烫同款费翔头,谁说男人不赶时髦?

烫了头,再穿上棉袄、军大衣,总觉得味儿不对。

一换上皮夹克,整个人秒变费翔!

皮夹克又卖爆了!

1988年,对姜芙来说,喜事连连。

年初,国家就宣布逐步取消福利分房,推动商品房买卖。

她算了算家里的积蓄,应该够买新房子,于是开始着手看房。

5月,国家宣布鼓励科研机构引入竞争机制,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高新开发区。

而这就意味着,国家允许且支持科研机构变更所有制形式。

说白了,像洛野工作的省机械研究院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公司,转制为企业民营股份制企业。

洛野还不到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而且,他要能力有能力,要技术有技术,亲爹还是军区首长,哪怕父子关系背地里一般,但外人肯定不那么认为。

到了7月,又有好消息,继大陆和湾湾通邮、通航之后,国家再次鼓励湾湾同胞前来投资。

之后,姜芙接待了一位气质优雅的女士,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她不禁潸然泪下。

“祖国的发展令人欣喜,但我没想到,还有你这样的年轻人继承着过去的手艺。真好,真好。”

穿上年轻时候流行的旗袍款式,这位女士连连点头。

原本以为自己只是做了一笔普通的生意,不料,半个月后,姜芙却见到了对方的助理,是来谈合作的。

“我的老板在港澳台都有商场,这是资料,您可以先看看。老板很喜欢您和您的个人品牌,希望能够入驻,让同胞们都见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喜从天降!

姜芙原本也打算着,等孩子们上了大学,她就要去大城市闯一闯,最好能让自己的“衣芙”遍地开花。

如今,这花就要开到海峡对岸去了!

之后的一整年时间,姜芙都在谈生意,签合同,她还亲自去了那几家商场,操刀各个店面的整体设计,确保个人风格上的统一。

以至于新房的装修都是蔡桂花和洛野负责的,姜芙完全顾不上。

9月,洛清清成为家里第二个大学生,提着行李坐上火车,前往京大。

蔡桂花不放心,也跟着一起去了,祖孙俩正好提前几天出发,把京市好玩的景点都玩了一遍。

回来之后,蔡桂花又回了一趟老家,主要目的就一个:显摆。

咱是去过京市的人了,不狠狠吹上三天三夜,实在不过瘾!

这一次回去,老家居然也有了不小的变化。

李卫国不是大队长了,成了村支书,稍微胖了一点,看着比前几年更精神。

因为去县里做了好几次报告,还被评为先进干部,李卫国如今看起来也有几分文化人的气质了,嘴里还时不时蹦几个新鲜词汇,不过还是被蔡桂花一个照面就给秒了。

毕竟人家是去过京市的!

红星大队又改回了红星村,村里前些年就家家通电了,连电视都有好几台,一半以上的人家都重新盖起房子,小二层也并不多么稀罕了,听说有人还琢磨盖三层楼呢。

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在十多年前的某个晚上,偷偷摸摸地把大队的田地给分了,还按下手印,保证绝不泄密。

作为领路人之一的姜超英,成了本地有名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

有钱了,腰杆子自然也硬了,熊大芬再有小九九,也不敢在姜超英面前废话。

何况,她听说村里有男人赚了钱,再不受家里婆娘的气,去县城找了相好的,除了春种秋收,平时压根连家都不怎么回了。

熊大芬思来想去,逐渐把重心转移到了自己的小家。

尤其是在她弟弟听说南方来钱快,跟人南下之后,她甚至都不怎么回娘家,只逢年过节过去送点东西。

对此,姜超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在意那点小钱。

只要她和自己好好过日子,两个人一起把孩子们养大成人,他就知足。

至于他娘和他小妹,姜超英并不担心。

偶尔熊大芬也会冒出几句酸言酸语,比如你娘你妹都在城里享福,咱们还在土里刨食儿啥的。

每到这个时候,姜超英就会直接怼回去:“废话,我娘我妹那是咱俩比得了的吗?你还真敢比!”

熊大芬:“呜呜,我的命好苦……还行吧,其实也没那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