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董卓 > 权谋的博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东汉末年,天下局势波谲云诡,各方势力皆在这乱世的舞台上粉墨登场。袁绍,这位出身名门却因庶出身份多年来饱受诟病之人,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宏大的抱负。他深知自己若能在这乱世中成功夺权,必将超越祖上的名气,重振袁家昔日的辉煌。为此,他精心谋划,每一步棋都走得小心翼翼,犹如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行者,试图抓住那一丝能让他实现抱负的曙光。

几日来,袁绍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盘算之中。然而,在千里之外的董卓大营里,却给董卓一个迎头痛击。一日,一人火急火燎地冲进董卓帐前,未及站稳,便已痛哭流涕。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董承。只见他双膝跪地,悲恸之情溢于言表,哭喊道:“董公……”董卓见状,心中满是疑惑,忙问道:“董承,何故如此悲痛?”董承涕泪交加,哽咽着说道:“董公,太皇太后她老人家驾崩了……呜呜!”董卓听闻此言,犹如五雷轰顶,不禁大叫一声:“啊,吾姐怎么会,她可是太皇太后啊,为何能……”

董卓说到此处,声音戛然而止,只是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凄凉与哀伤。他心中暗自思忖,自己好不容易攀附上太皇太后这棵大树,本以为能在朝廷中有所倚仗,没想到这么快就天人永隔。

董承气愤难平,继续哭诉道:“是何家兄妹秘密毒杀了太皇太后,此等狼子野心之贼该死啊,董公您一定要为太皇太后报仇啊!”董卓眉头紧锁,长叹一声,缓缓扶起董承,安慰道:“董承啊,汝也明知吾只是外臣,如今朝廷中何进一手遮天,吾亦是无能为力啊。太皇太后驾崩,吾心犹如刀绞,她视吾为弟,如此大恩吾怎能不想为其报仇?可当下局势全然在何进一边,吾等只能等待时机,切不可轻举妄动。汝不要心急,时机会来的。汝此刻伤心难过,心如乱麻,一时说出报仇的话来,这也是在我军中,如被外人听去,汝性命堪忧。不如先回去静下心来,我们再从长计议。”

董承听完董卓这一番话,虽心有不甘,但也无奈地点点头。董卓随即叫来两名军士,将他扶了回去。

看着董承离去的背影,董卓心中的气恼难以平息。他一屁股坐在帅位上,长吁短叹。转头看向一直默默站在旁边未发一言的李儒,问道:“文忧,此事尔如何看待?”李儒拱手行礼,神色凝重地说道:“主公,如今之计,唯有等待机会。太皇太后驾崩,朝廷形势已然倒向何大将军那边,宦官赵忠、张让、段圭之流皆已倒向何进。何进如今风头正盛,主公万不可违背大势去触这个眉头。”董卓听后,无奈地叹气道:“尔说这些吾何尝不知,只是吾军现在在河东一带驻扎也不是长久之计,朝廷之事一旦安定,朝中一些人必会再次排挤吾,若拿吾行军故意缓慢一事说吾有反心,吾又该如何应对?”李儒轻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主公可先再行军一些路程,朝廷必不会就此平静。何进与宦官走近,士族那些人定会再次生事,主公只需耐心等待时机。”董卓听后,虽心中仍有诸多忧虑,但也只能无奈地点点头。

与此同时,洛阳城中也是暗流涌动。何进几日来毫无动静,这可急坏了袁绍。袁绍心中暗自思忖,难道自己判断失误,何进不上套?他心中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不安。于是,袁绍决定再次施展手段,他鼓动了一些朝廷中的文人儒士。这些文人儒士向来自恃清高,他们对宦官深恶痛绝。虽在治国安邦方面未能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良策,但在口诛笔伐方面却比谁都厉害。袁绍正是利用他们这一点,试图营造舆论导向,让何进明白士族门阀、儒士学士才是他真正需要倚重的力量,而非那些宦官。一时间,洛阳城中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袁绍见时机已到,便乘机前往大将军府,欲再次劝说何进。然而,在大将军府门口,他却碰到了一个熟人,此人正是典军校尉曹操。袁绍对曹操可谓是知根知底,两人相识已久。早年曹操的父亲曹嵩为了巴结袁家,曾让儿时的曹操去和袁家的孩子们一起玩耍。曹操自幼聪明伶俐,他深知自己祖父曹腾是宦官,这一身份本就遭人轻视,因此他愿意为家族奉献自己,努力在这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寻找立足之地。儿时的曹操经常被袁术和一些士族孩子欺负,他深知自己势单力薄,不敢轻易反抗。但他也明白,只要巴结一人便能让袁术投鼠忌器,那人便是袁绍。袁绍虽为庶出,但过继给袁成后顺利成为袁家长子。袁成是袁家长子,袁绍长相出众,气质不凡,面貌更是英俊潇洒。曹操知道只要跟随袁绍,充当他的跟班,袁术必定不敢再肆意欺负他。而且曹操也清楚袁绍内心对袁术极为痛恨,尽管在外人看来,袁绍袁术二人表面上是亲兄弟,关系融洽,但实际上二人暗地里经常针锋相对。曹操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多次相助袁绍坑害袁术,因此袁绍也颇为看好这个从小玩到大的跟班。

袁绍见到曹操,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说道:“孟德何往?”曹操连忙拱手行礼,回道:“本初兄,吾今日在街道听闻一些流言蜚语,赵忠张让等人派出一些心腹对洛阳的文人儒士进行打压,城中百姓因此骚乱不安。吾特来大将军府询问一下大将军,请求他出面调解十常侍的行为。”袁绍一听,心中不禁一紧,暗自想道:这曹操这不是坏我事吗?于是,他脸上依然带着笑意,说道:“十常侍祸乱朝纲,欺压百姓又不是新鲜事,孟德前去劝大将军,吾看难……”曹操面露疑惑之色,问道:“本初兄为何这样说?”袁绍神色凝重,缓缓说道:“孟德啊,今大将军把持朝政,新帝继位,天下看似安定,实则暗流涌动。十常侍祸乱朝纲,卖官卖爵,搞得天下不得安宁。吾今前来,是为让大将军重整朝纲,诛杀宦官,还天下一个太平。孟德以为如何?”曹操微微点头,说道:“本初兄言之有理,十常侍乱政确实该惩治。”袁绍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说道:“孟德,一会我进去不说,孟德先开口如何?”曹操听后,心中纳闷,问道:“这是为何,吾何等身份岂能说动大将军?”袁绍呵呵一笑,语气拉长道:“唉……孟德莫要谦让,你我还不知,许卲曾经说汝乃治世之能臣,汝也算小有名气。大将军如今急需像汝这样的能人,汝开口,大将军必会考虑。”曹操心中明白,袁绍这是让他去探风,无论结果如何,对错都由自己承担,而袁绍则可在旁边坐收渔利。但他也深知自己在此时无法推脱,只得无奈地点点头。

袁绍心中暗自盘算着,他希望曹操能先探探何进的口风,若何进有意诛杀宦官,他便可顺势推动此事,进一步扩大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力;若何进无意为之,他也可借此机会观察何进的态度,以便调整自己的策略。他表面上神色平静,内心却犹如紧绷的弓弦,时刻关注着局势的发展。

曹操心中虽有诸多不情愿,但也明白袁绍家在朝中的势力不容小觑,且此事关乎朝廷局势,他也不能置身事外。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绪,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与何进的对话。他心中明白,此次进言关乎重大,不仅关乎自己的前程,更关乎天下的局势。他一边走着,一边在心中思索着如何措辞,才能既表达自己的观点,又不引起何进的反感。

当他们二人踏入大将军府的那一刻,府中的气氛似乎也变得紧张起来。何进坐在堂上,神色威严,目光中透露出一种久居高位的自信与果断。他看着袁绍和曹操走进来,心中也在猜测着他们的来意。袁绍和曹操向何进行礼后,各自心怀鬼胎地站在一旁。袁绍表面上恭敬有礼,内心却在急切地等待着曹操开口。曹操则是心中忐忑,他望着何进,犹豫了片刻后,终于鼓起勇气说道:“大将军,近日城中传言纷纷,十常侍欺压百姓,扰乱朝纲之事愈演愈烈。百姓们苦不堪言,皆盼大将军能出面整治。”

何进微微皱眉,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悦,说道:“吾岂不知十常侍之乱,但此事牵连甚广,需从长计议。”曹操继续说道:“大将军,如今新帝继位,天下百姓皆望能过上太平日子。十常侍卖官卖爵,致使朝堂腐败,若不加以惩治,恐危及社稷。”何进沉默不语,似乎在思考着曹操的话。袁绍见状,心中暗喜,以为何进有所动摇,便也开口说道:“大将军,孟德所言极是。十常侍祸乱朝纲已久,若不早日铲除,必成大患。吾等身为臣子,当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谋福。”何进抬头看了看袁绍,眼中闪过一丝疑虑,说道:“本初,此事吾自有分寸。汝等不必过于心急。”袁绍心中一沉,感觉何进似乎并不想轻易对十常侍动手。他心中暗暗思索着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此时的曹操,心中也有些失望。他原本以为自己的进言能引起何进的重视,却没想到何进如此犹豫不决。他看着袁绍和何进,心中明白,这场围绕着宦官与士族的权力斗争才刚刚开始,未来的局势将会更加复杂多变。而他自己,也不得不被卷入这一场风云变幻的旋涡之中,在这乱世中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和发展之路。

在这洛阳城中,各方势力相互交织,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和目标而努力。袁绍的野心、董卓的盘算、何进的权衡以及曹操的无奈,都在这一场历史的舞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未来的局势究竟会如何发展,谁也无法预料,只能在这乱世的洪流中,随波逐流,寻找那一丝可能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