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392章 姜维:“我有一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2章 姜维:“我有一计……”

门阀世家是经济垄断和教育垄断合流形成的完全体垄断组织,这种垄断会绝了通天之路,会让下层人绝望。

而华夏又是一个擅长于在沉默中爆发的民族。

黄巢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没有黄巢也会出现绿巢、蓝巢,甚至是雀巢。

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出现,就要消除这些垄断,以大毅力推行学术下移,让更多的底层人获得上升渠道。

因此,刘禅在凉州也是积极的为季汉的太学招募新学生。

让他们获得太学生身份,学习官方认可的知识,给他们将来出仕为官的机会。

只是从太学毕业到出来做官需要经过一场考试来检验一下学习成果。

这一点他们也能理解,甚至更愿意接受。

因为九品中正制下,他们这些豪强地主本就不占优势,考试凭才学竞争更公平,对他们更有利。

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样是能做官的前途。

曹魏这边还需要看本郡中正的脸色行事,而季汉这边则是凭自己的努力就能收获前途。

对于非顶级豪门来说,同样是给利益进行收买,季汉这边明显更公平,制度更先进。

而凉州显然是没有多少顶级豪门的,真要说的话,西凉张氏算是一个,除此之外就没有了。

天水姜家这样的也只是属于寒门。

因此,不少寒门、豪强地主就这么被刘禅收买了,而且他们对季汉的忠诚度比原本对魏国的要高一些。

不仅有汉人良家子,甚至还有一些有志气的汉化胡人。

这点没有人介意,汉朝一直有汉化胡人做官的传统。

比如汉武帝的托孤重臣之一的金日磾等例子有一大堆。

而一个郡中有一定影响力的豪强少则数个,多则十几个,便是每家出三四个子弟,也不过几十人。

胡人部落中也只有那些首领及其子侄能够去千里之外求学。

整个凉州算下来,刘禅能招募到的新生也不过三百人左右。

并不会给太学增加太大的负担,但却是让他在凉州能建立更稳定的统治。

这一招在汉军所到过的郡国中施行的很好,由皇太子这样身份的人出面邀请,几乎是百分百成功。

各家都愿意派出家中未成年子弟去太学求学。

然而,这个操作却在武威郡碰壁了。

刘禅在攻取袓厉县之后,便分兵派遣魏延向西南去攻取媪围县。

派张南、冯习向西北去夺取鹯阴城,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抵抗。

媪围的守军较少,魏延连日强攻,第三天便攻下了此处。

鹯阴城由于地处交通要道,守军较多,张南、冯习强攻受挫之后开始围城。

魏延夺城成功后便率军北上支援,之后刘禅也抵达前线。

看到守城的是少量的魏兵和本地的几家豪强,于是刘禅开出了丰厚的条件让他们投降。

这时候已经是七月中旬,而越往西北方向对后勤的需求量越大。

不是吃不起,因为各种缴获和本地人的捐献,大军后勤是能够足额供应许久的。

不过现在多省一些,之后治理凉州和军队建设就能有多一笔的资源。

更何况旁边还有匈奴盯着,先零羌也说不定什么时候会给汉军的屁股来一下子。

因此刘禅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承诺给城内的官吏升职加薪、厚赏军民。

并且表示可以给城中各家豪强好几个太学生名额,然而,刘禅竟然被拒绝了。

对西凉局势有一定熟悉的姜维和麴演琢磨出原因,向刘禅禀报道:

“他们这些人家已经被曹魏收买过了,说不得正有子侄在魏逆的太学读书。”

“而且西凉局势复杂,总会有一些人看不清形势,非要愚忠魏逆抵抗王师。”

刘禅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有的人是被收买,有的是愚忠,还有的可能是看不清时局。

而现在,自己无论如何向他们讲述曹魏不可能有援军来救他们,恐怕也只会被这些人当成欺骗谣言以至于继续抵抗。

正想着要起炮砸城,准备长期围攻的时候,姜维站了出来。

他请命道:“太子殿下,我有一计,或可轻取此城。”

有计好啊,刘禅最喜欢麾下文武能够主动出谋划策了,于是抬手道:“伯约请讲,是为何计?”

“诈降!”

“诈降?!”刘禅面露疑惑。

“没错,太子殿下,我姜氏也曾与西域商贾有过往来,与鹯阴大户也有过交情。”

姜维目光炯炯,透露出一股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渴望。

“而且如今道路隔绝,他们并不清楚我姜氏已经倾心投靠朝廷,顾可言语诈之。”

“待维引百十之众入城,便可夜中举火为号,打开城门,太子便可令王师入城。”

闻言,刘禅并没有直接同意,因为这里面有太多不可靠因素,此计有点弄险了。

“若是他们不信你又该如何,此情此景若是想让他们相信你真投降可不容易啊。”

“维有一策,只是需要太子殿下配合,”姜维郑重一拱手,道:“还请太子准许。”

“讲。”

“请太子允许我烧毁中军营帐!”

此言一出,刘禅迅速明白了姜维的计策,细细思量后,刘禅点头表示认可。

随后,姜维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表达了他对曹魏强烈的归属感。

透露汉军的粮草紧张,因此先前才会强行攻城,并说曹魏的主力已经在赶来救援的路上了,劝城内的同志坚持住。

言辞真诚,说的煞有其事,并表示自己要趁机弃暗投明。

理由也很有说服力,姜维表示自己的父亲为国战死,并且朝廷恩赏自己中郎官职,理应报效朝廷云云。

书信悄悄射入城中,众人当然听闻过天水姜氏的名头,而且信中说援军就要到了很符合他们的心意。

人性就是这样,当面临极大的压力的时候,就容易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再看姜维连自己的父亲都抬出来了,便信了七八成,怀疑的心思只剩下了两三成。

而后在七月十六这天,月明星稀,城外汉军大营火起。

火势很大明显是人为纵火,城上守军看的十分清楚。

姜维引着一百八十余骑来到城下高呼,请求入城。

就这么点人,还有汉军营地大火,以及先前书信的铺垫,守军不疑有他,将姜维放入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