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10日召开的杭州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政府正式揭晓了2025年度的“8+4”经济政策体系。这一政策体系不仅彰显了杭州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也为我们揭示了杭州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蓝图。我将从政策背景、核心内容、实施效果及未来展望四个方面,对杭州的“8+4”经济政策进行深入剖析。
政策背景:连续布局,谋定而动
自2022年起,浙江已连续四年在年初向全社会发布全年经济政策安排,即“8+4”经济政策体系。这一体系的“8”指的是8个重点领域政策包,涵盖了教育科技人才、先进制造业、服务业、交通、对外开放、有效投资、城乡融合以及民生等多个方面;“4”则是指财政金融、自然资源、能源和人才4张要素保障清单。这一政策框架的构建,为杭州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核心内容:精准施策,全面发力
2025年的杭州“8+4”经济政策,在市级财政资金上再度加码,从去年的490亿元增加至502亿元。其中,15.72%的产业资金被专门统筹用于支持优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杭州市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投资,能够培育出更多类似于deepSeek、宇树科技这样的创新型企业,为杭州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具体政策条款上,今年的“8+4”经济政策共计57条,对智能物联、高端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等21项存量政策进行了“加码”,并新增了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发展航空物流、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等18项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巩固了杭州在传统产业上的优势地位,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实施效果:多点开花,成效显着
在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杭州将大力发展五大风口潜力产业(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合成生物)以及前沿领域产业(未来网络、先进能源、前沿新材料、商业航天、无人驾驶)。对于获评省级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工作室、经认定的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政府将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推动了杭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方面,“8+4”经济政策体系明确支持汽车置换更新、家居换新等消费活动,家电补贴由8类扩围至12类,提高了电动自行车新车购买补贴力度。同时,政府还支持总部企业、物流企业做大做强,保持了政策支持的连续性。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也提升了杭州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在总部经济方面,杭州共认定总部企业643家,总部营收规模突破4.7万亿元,共有8家总部入围世界500强,11家入围中国500强,均位列全国第四。为持续推动总部经济“开花落地”,杭州今年将继续推出总部经济“十大政策礼包”。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优化了总部企业的营商环境,也推动了杭州总部经济的蓬勃发展。
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杭州锚定建设高能级开放强市的目标,全年跨境电商规模超900亿元。同时,杭州还鼓励“新N样”企业开发外贸新产品,推动数字贸易、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杭州的国际贸易竞争力,也推动了杭州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
未来展望:创新驱动,持续领跑
展望未来,杭州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8+4”经济政策为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先进制造业方面,杭州将加大对未来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在服务业方面,杭州将继续深化服务业改革开放,提升服务业质量和效益。在总部经济方面,杭州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杭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在对外开放方面,杭州将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提升国际贸易合作水平。
总之,杭州的“8+4”经济政策为杭州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在未来的发展中,杭州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全球数字经济第一城、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