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后,我从农家女成了首富 > 第87章 大杨村的土豆都被承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7章 大杨村的土豆都被承包

“白姑娘,这土豆发芽了就不能吃吗?”

白青云将发现土豆的过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朱县令。

“大人,土豆发芽带有的毒素很强,就连壮实的耕牛都会如此,就更不用说人了!”

“白姑娘记录的东西很详细,就是不知道这样的高产粮食,能否顺利在全县都进行推广啊!”

一个腐败的政治势能的能阻碍当地的发展。

曲江县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并州府六个县,曲江县的税收是排在倒数第一的。

朱县令接手了曲江县,于自己的仕途来说有利有弊。

有利在于,一般这样的县城在上峰的眼里就是特殊的存在,极大的进步空间就给了为官者最大的操作空间。

在自己的能力允许范围内,朱县令可以按照自己的蓝图去发展曲江县,百姓迫切地想要改变现状,就会尽可能的支持当地府衙的政策。

万众一心的驱策下,只要大方向没错,就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曲江县里的集市管理就是最好的证明。

由政府牵头和当地的富绅合作,创造了曲江县最大的集市,那些集市里聚集了大量的商品,不仅给百姓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吸引了外地的商贾前来曲江县发展。

刚刚建立的第一年,曲江县的税收就成功实现了翻一番,只是在并州六县里仍然是倒数第一的存在。

想要飞跃式的发展,曲江县的弊端就显现出来。

粮食的种植一年只有秋季一次收成,靠天吃饭的情况下,并州府各地相似的气候并不能给曲江县提供有利的优势。

白青云想明白朱县令的处境,也顿时明白,大杨村的土豆种植,不仅给大杨村百姓生活的希望,也是朱县令乃至整个曲江县都息息相关。

“大人放心,土豆不挑土壤种植,而且经过大杨村各户村民种植的情况来看,将土豆种植在沙质土壤是最适宜的,他们收成后土豆每亩产量相差在三百斤到五百斤左右。”

当初为了赶在入冬前能够收成,白青云也是将土豆种植的时间提前了很多。

几乎是发现土豆的当天,就开始种植,第二天,全村土豆的种植工作就已经结束。

但那时刚正是粮食收割后不久,虽然跟杨村长提前商量过将地里翻土沤肥,但那时候白青云并不确定自己的空间能不能供给全村的每一户人家。

就算能够每家分一些,但到底能种多少还没有确切的定论,因此杨村长和村民虽然有去执行,但效果却并没有达标。

最后为了能将土豆早日下地,只能是每种土地各种上一些。

这才有了明显的对比。

“五百斤?差距竟然会这么大?”

朱县令听完后呢喃了一句,坐在上首的杨村长没有听见,白青云坐在下首却听得真切。

是啊,五百斤,都抵得上年景好的时候一亩地的收成。

而这土豆,仅仅是因为土壤的差距,就能有这样大的差距。

除了白青云,知道的人都是一脸震惊。

对他们而言,这样的数字就是闻所未闻的。

“杨村长,村民家里的土豆收上来后都在哪里?”

到底是当官的人,只是震惊了一瞬间,立马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充满活力,也许是已经转过弯来了。

“大人,我都已经让他们拿回家了……”

杨村长说这话的时候有些小心翼翼,这个决定是他自己做出来的。

之前也有农户在收成后自己在地里种些冬季的蔬菜什么的,但产量都不高,官府也都没有交税一说。

但这次的土豆产量是前所未有的,要是官府强行征税,大杨村众人也是没有什么办法。

“杨村长,你做的不错!”

“大杨村今年的赋税已经如实上缴,这如今的土豆都是归个人所有。”

吃下一颗定心丸的杨村长这才回答朱县令的问题。

“其实很多人家的粮仓里面堆不下太多,都是在自家放满后都存放在村里的祠堂,登记造册。”

寻常百姓人家里粮食太过珍贵,都是锁在一间房间或地窖里,农村的房子本来就不大,房间做的也小,成袋成袋的土豆堆满房间的各个角落,就已经没有地方再放了。

总不能放在主人的房间里挤压自己的生活空间。

于是,祠堂里常年都装不满的粮仓,成为了大家的首选。

“带我去祠堂的粮仓看看!”

眼见为实,已经听说了这么多关于土豆山的描述,朱县令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亲眼看一看这土豆山的样子。

祠堂的土豆不像家里的土豆都是装袋的,而是成堆的摆放,节省空间。

这也给众人造成了很大的视觉冲击。

白青云倒还镇定,毕竟空间的良田已经多到自己都没有细数,比这更大的粮食山自己都是见过的。

“还是太少了!”

朱县令的眼神随着一开始的震惊,到欣喜,再到惋惜。

“大人,若是全县进行推广,确实不够,但土豆的成熟期短,一年可以种两季,若是将土豆按计划分给各村村长,再由村长统一分配,每家每户都种上一小块地,明年,全县就能拥有足够的土豆的了。”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

种庄稼是个漫长的过程,本身就急不得。

但因为土豆的高产,只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就能最快的将土豆推广到全县、全州,甚至是全国。

“每家留够自己的口粮和粮种,其余的由县衙统一收购。”

朱县令朝着身后的师爷说道。

“回去统计一下县里的账上还有多少银钱!”

“杨村长,你今天将村里所有能够收购的土豆统计好,后天、不,明天我就派人过来收购。收购的价格……就按照现在粗面的价格吧!”

如今的粮食价格,糙米五文一斤,粗面八文一斤。

土豆的价格以后不会太高,高产就意味着它将来会变得很普遍。

物以稀为贵,它不会在其中。

但朱县令还是考虑到大杨村是发现了土豆种植的第一人,土豆这个时候还不是特别的普遍,因此将收购的价格往上提了提。

再高,县里的财政也会支撑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