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好好……”

朱由校连声称赞,望了眼王徵,旋即,视线转向孙元化,宋应星,徐正明,韩霖,张焘等,高声说:“诸卿,以前,大明自诩天朝上国,认为统驭万邦,自有国情在,导致部分官吏画地为牢,渐渐地变得目光短浅,缺乏远见,以至于连建奴都能欺辱国朝。

大明地处世界东域,说声东方霸主亦不为过。然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国力如此,科技亦如此。

所以,诸卿做学问,研究科技,断不能产生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心态。

今日,王卿海纳百川的心态非常重要,就该坚持真理是独立于我之外,我要去看清它,认识它,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去贴合它。

朝廷财源充足,尚能持续,故而,断不会缺少工部,军器部,各省机械厂,兵器厂的资金,保障诸卿科学研究没有后顾之忧。”

闻言,王徵,孙元化等神色欢喜,皇帝喜欢木工,以前不觉得有什么,经过这几年发展,赫然发现皇帝亦是机械高手,进而非常重视科学,使技术性官吏地位达到历朝历代未有的地步。

王徵躬身出声说:“谢陛下,陛下气度恢宏,从谏如流,革故鼎新,乃明君,仁君,是臣等之幸,社稷之幸,百姓之幸。??”

朱由校微微颔首,斩钉截铁说:“诸卿,搞学问,搞科学,通常涉及某一现象,问题,决策进行深入的追问。

通过思考问题方法,逐渐深入到问题的核心,找到导致问题的根源,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或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这种方法不仅满足于表面的解释,而是持续追问,直到找到问题本质的原因。

为此,朕欲在京城设立大明皇家科学院,作为大明最高学术机关和最大科学中心,承担学术奖项的评选和高水平期刊的编辑工作。

皇家科学院坚持以发展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为宗旨,不隶属于朝廷而作为独立存在的科学机构,然而,朝廷为科学院的科学事业提供财政资助。

当前,皇家学院首个任务,即搜罗历朝历代科技,数数,建筑,医学等书籍之余,积极翻译外国类似书籍,进行类比,归纳,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白话文编撰一本包罗万象,又是纯粹的科技书籍,以后大量刊印,作为知识类书籍广泛传播,进而促进国朝科学发展。”

编书?

设皇家学院,建设国朝最高技术机关和最大科学中心,承担学术奖项的评选和高水平期刊的编辑工作。

今后,技术型官吏,工匠的评级,奖励,将同军中赏罚有明晰的等级,这绝对是专利制度外,又一项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

王徵,孙元化等面色兴奋,皇帝重视科学创新,重视科学技术,他们这些技术型官僚的春天来了。

王徵身为内阁重臣,面含喜色说:“陛下英明,年后臣即刻安排编撰,争取尽快完成。”

研究出蒸汽机,足以让他名垂青史,若能领导官吏编撰一本类似永乐大典的书籍,则让他在科学界中达到历史第一人的地位。

朱由校思索片刻,嘱咐说:“王卿,这本科技类书籍是要广泛传播坊间,故而,断不能像历史典籍充满拗口的之乎者也,言语需保持简单,直白,准确,让百姓能读的通,读得懂。

同时,诸卿不妨对包罗万象的科技进行总结,或许能归类出些许规律,以后对这类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保不齐有新的突破,进行开辟的新领域。

届时,无论是探究出实际的实物,还是科学规律,朝廷通通重重有赏。”

王徵,孙元化,宋应星等清楚皇帝对科学的重视,委实没有想到这般重视,亲自交代不说,还颁布赏赐。

那么,他们研究出蒸汽机,皇帝的赏赐……

朱由校笑意盎然,当机立断说:“近年来,诸卿在科学创新方面贡献颇多,促进国朝军事,科技,飞速发展,进而带动经济发展。

今日,诸卿又研究出蒸汽机,使朝廷科技有跨越式发展,赏,统统有赏。

即日起,王徵封赏为英国公,孙元化为信国公,毕懋康为安国公,各赏赐白银五万两,良田千顷,丝绸五百匹,府邸一座。

张焘,韩霖,宋应星等官吏封为侯爵,赏赐白银万两,良田五百亩,丝绸百匹,府邸一座。

剩余官吏依照科学贡献多少,依次封为伯爵,男爵,按照军功赏赐。军器部凡参与蒸汽机的工匠均赐五十两到百两纹银,保底五十两纹银,五亩良田,百斤棉花,十匹棉布。”

呼……

呼……

朱由校话刚落音,旁边传来几道粗重的呼吸声,只见王徵,孙元化,毕懋康,张焘,韩霖,宋应星,方以智,徐正明呼吸粗重,面色激动,甚至身体微微抖动。

国公。

侯爷。

朝廷文官封侯封爵多困难,百官通常不敢奢望,除非身居内阁,还要在内阁做出不俗的成绩,不然,文官难以封爵。

今日,皇帝豪气地封赏出三名国公,数名侯爵,数十名伯爵,男爵,关键这些国公,侯爵,伯爵,男爵全出自工部,军器部,不说利出一孔,也让技术型官吏成为武将之后,朝廷封侯封爵最大的群体。

虽说爵位没有实权,但待遇好,地位高,是皇帝对其功劳的表彰,何况,皇帝赏赐不菲,五万两白银,这远远超过对武将的封赏。

无论是皇帝千金买马骨也好,还是对他们研究出蒸汽机的赏赐也罢,此消息传出绝对震惊朝野,让研究学问,科学学问之风传遍大明。

王徵,孙元化,毕懋康,宋应星等在场所有官吏,匠人,齐刷刷向朱由校行礼:“谢陛下赏赐,臣等愿为陛下万死不辞,愿为大明科学发展添砖加瓦。”

朱由校摆手朗笑,高声说:“诸卿皆是科技人才,全是朝廷的宝藏,无需对朕万死不辞,只需为科学献身,为国朝科学发展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