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下乡女知青被催婚十年 > 第36章 当然要上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村里到县里,坐牛车要将近两个小时,何朱珠他们是拖着板车去的,想必速度会慢很多,若是遇上卖粮排队,到现在还没回来也是正常。

王书宁见明明和狗蛋特别安静,猜到他们担心,加上不知道何朱珠什么时候回来,于是吃饭的时候对两人说道:“今天晚上跟姐姐睡好不好?”

何国月眨眼,他们没和除妈妈和奶奶以外的人一起睡过,“书宁姐姐的床没我妈妈的大,好像睡不下。”

那张床曾经睡过何国月的奶奶,她自然晓得有多大。

王书宁并不介意,何朱珠总不会一晚上都不回来,等她回来将两个孩子抱回去不就行了,“挤挤差不多。”

狗蛋和明明特意将自己洗干净,望着铺着碎花棉被的床,看着好松软,和他们睡的不一样。

王书宁的棉被是从家里带过来的,是去年的新棉被,而狗蛋他们睡的,则是用了十几年的旧棉被,保暖功能大大减弱,自然不够松软。

因为多了两个小孩,怕被子不够大漏风,王书宁将自己夏天盖的薄被拿出来盖在上面。

明明躺在床上不敢动,短时间内也睡不着,半晌后,她低声开口喊道:“书宁姐姐。”

王书宁睁开眼,“怎么了?”

明明扭头看着王书宁,“书宁姐姐的兄弟姐妹都上学了吗?”

王书宁放在被子里的手微动,“都上学了,他们都是高中毕业,明明为什么这么问?”

明明小声说:“我妈妈说,明年九月份要送我和弟弟一起去上学。”

王书宁:“上小学学费很高?”

明明:“我妈妈说只要出书本费就行了。”

“那你在担心什么?”只出书本费,何朱珠这么省吃俭用,应该出得起。

明明语气低落地说道:“我和弟弟都去上学,就不能打猪草帮家里挣工分,妈妈一个人会很辛苦。”

村里小孩早当家,六岁正是玩闹的时候,现在却要为家里担心,“那明明有没有想过,你妈妈这么节省,就是为了让你和狗蛋能够上学。”

“可现在已经不能考大学了,书宁姐姐高中毕业还要下乡种地,上学还有用吗?我还是个女娃。”明明不解,既然都是种地,上不上学应该也没关系吧,只是不识字而已。

而且村里也有女娃没去上学。

王书宁没想到何国月会这么说,何朱珠并不重男轻女,明明又怎么会有因为自己是女娃,而觉得不用上学呢。

“书宁姐姐也是女的,不也上学了么,我还有个姐姐,也是高中毕业,上不了大学没关系,可人不能不识字,读书能让你长见识,要不然你去镇上吃饭,就连菜单都不会念。”

“在城里,要是没有初中毕业,就连工作都不好找,你想想,村里的会计、记分员是不是最轻松的活,可他们要是不识字,就干不了这个。正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才更要好好念书,你妈妈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明明没出声。

耳边传来清晰可闻的呼吸声,是狗蛋发出来的,这孩子长大后睡觉肯定打呼。

接着王书宁和何国月说了好些话,从上学谈到城里人是怎么生活的,直到对方熬不住困意睡着才停下。

半夜,有人在外面敲门,“宁知青。”是朱大婶回来了。

王书宁披上衣服打开房门,“明明和狗蛋睡着了。”

何朱珠松口气,刚刚自己回家发现两个孩子不在床上,心中担忧,想着是不是在王书宁的房间,这才半夜敲门,“谢谢,你床不大,我把孩子抱回去。”

王书宁应下。

没人睡的被窝特别冰,刚躺下两个孩子就醒了,见到何朱珠,两人清醒过来,“妈妈,你回来啦。”

“妈回来了,睡吧。”何朱珠抚摸着两个孩子的头。

隔日清晨,王书宁背着竹篓去县里。

从镇上到县里没有公交车,也没有专门按时发车的牛车。

但有些人会干些拉人的私活赚钱,王书宁在集市上看到两辆牛车,旁边还站着人,想必是在等。

带着毛帽子的大爷见王书宁一直在旁边转悠,“女娃娃是要去县里吗?”

王书宁承认,“对,一个人多少钱?”

大爷比了比五个手指头:“五分,还差个人,再等一会儿。”

王书宁应下,没过一会儿,缺的人就来了。

所有人给完钱后坐上去,大爷驾着牛车往前走。

等到了县里,大爷停下牛车说道:“下午五点,牛车还在这里等,你们可别晚了。”

众人答声:“好”。

接着大爷就驾着牛车走了,看样子不是专门干拉人的活计,像是在县里有事,顺便载客。

王书宁背着竹篓找人打听县里最大的集市在哪里,她在集市晃悠近两个小时才打听到黑市的位置。

朝阳县黑市有好几处地方,王书宁朝最近的那处过去,这里的巷子很宽,像路。

比起集市,黑市里的人穿着档次差别挺大,有些人一看就是有工作的体面人。

王书宁找到一处夹缝,将竹篓掀开,像别的买卖人一样,每样东西拿出一点样品摆在地上供人观看。

黑市里的人挺多,没过几分钟,就有顾客上门,“红糖怎么卖,要钱还是要票?”

王书宁回答道:“钱和票都行,要是给票,价格能稍微低点,我什么票都要。”

妇人诧异,什么票都要,这小姑娘看着不像是卖票的倒爷。

一般卖东西的人要票都是要一两种,像这种什么票都要的,一般都有办法将手上的票据出出去。

“五斤红糖有吗?这个苹果也给我来十个。”妇人看苹果红彤彤的,感觉应该甜。

“有五斤。”王书宁从竹篓里拿出红糖和苹果,称完重没问题,对方这才准备付钱。

妇人从口袋里拿出一小叠票据,夹在手上挑了七八张递给王书宁,“价格知道吧,你算算对不对?”

像肥皂票、粮票、油票、肉票这种普通票据,买卖的价格误差很小,王书宁从怀里拿出一张换算纸比对,这是她在集市上弄到的,票据种类太多,她一下子也记不住价格。

妇人见她还要拿纸看,不由得笑了,“小姑娘还是新人,这行没干多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