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麟卫们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各地,不遗余力地向四面八方传播着大周即将遭遇大旱的消息。
与此同时,他们还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送出了各种各样的物品和信息。
对于那些落榜的书生,火麟卫会送上一首名为《不第后赋菊》的诗词;而对于不好好种田的农夫,则奉上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壮语。至于那些江湖骗子和假道士,火麟卫则赠送给他们一本名叫《太平要术》的秘籍。
不仅如此,火麟卫还积极与许多社会边缘人士建立联系,如赌徒、驿卒、私盐贩子以及山贼等等。他们巧妙地埋下了许多独眼石人,并将血书或字条藏匿于鱼腹之中。
还传给他们接触的目标诸如\"等贵贱、均贫富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之类的口号,激发起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渴望。
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大周将面临大旱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各个角落。
人们开始对未来感到担忧,同时也对现有的社会秩序产生了质疑。
这样的氛围逐渐酝酿,一场潜在的变革或许正在悄然逼近......
时光匆匆,眨眼间已从寒冷的冬天来到生机勃勃的春天,紧接着便是炎热的夏季悄然来临。
此时此刻,北周国内包括原属于北齐的领土之上,尽皆不同程度的受灾。
大梁西面和北面的长安郡、白马州、大顺城、永平郡、长兴郡、北地郡等地区都遭受了严重的旱灾侵袭。
大地干涸开裂,禾苗尽数枯萎凋零,稻谷更是颗粒无收,放眼望去一片荒芜景象,毫无生机可言。
然而,大梁长安郡的郡守李林翰却因为事先得到了林雨柔的警示,所以提前半年便开始着手各项应对措施。
他不仅开凿渠道以蓄水备用,还组织人力兴修水车灌溉农田,并积极打井取水;同时也不忘大量采购并贮存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他还特别栽种了许多像土豆、玉米、大豆、红薯、荞麦这类具有较强耐旱能力且易于种植的农作物。
无独有偶,顾家所在的大顺城、平西王管辖下的白马州以及由顾延武负责治理的礼州情况亦是如此。
这些地方都因为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从而有效缓解了旱灾带来的影响。
反观那些没有听从劝告的大梁其他地区,则陷入了令人痛心的困境之中,可以说是苦不堪言啊!
受灾之地粮食颗粒无收,饿殍满地,人们卖儿鬻女以求生存,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状。
一斗米的价格更是堪比黄金,可谓贵如珍宝。
此时此刻,朝堂之上也是风起云涌、波谲云诡。
二皇子虽然登上了皇位,但却整日提心吊胆、如履薄冰。
而大皇子以及其他几位皇子则在争夺皇位的战争中落败,无奈之下只得逃离京城,并在边远地区称王称霸、割地自治。
其他各地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眼见朝廷分崩离析,也纷纷效仿,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至此,灾区彻底沦为被遗忘的角落,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
这些受灾的州郡由于无法得到朝廷的救济,百姓们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他们要么四处逃亡寻求生路,要么铤而走险奋起反抗。
在这混乱之中,长兴郡昌平县长寿亭的亭长张举挺身而出,带领着自己的族人们高举义旗,毅然决然地向县衙发起攻击。他们成功地冲破防线,杀死县令,并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张举深知百姓疾苦,于是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这个号召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吸引了无数饱受饥饿折磨和剥削压迫的底层民众。他的队伍如滚雪球般迅速壮大,势不可挡,短短时间内便席卷了大梁北部地区。
与此同时,大梁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大周也好不到哪里去。
周帝宇文霸驾崩之后,诸位皇子为了争夺皇位不择手段,为了维持军队,他们不仅变本加厉地搜刮民脂民膏,还对百姓施以苛政重税,残暴至极。
再加上接踵而至的天灾人祸,广大农民被逼入绝境,走投无路之下纷纷发动起义。
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各地纷纷揭竿而起。
有人在泥河河滩边挖到一尊独眼石人,上面刻着“休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
无数人念叨着这句话,呼吸逐渐急促。
之后,当地爆发了泥河滩起义。
景州黄汉喊出“天补均平”、“替天行道”的口号。
起义之初,黄汉清楚起义军规模必须宏大,才足以对抗朝廷的镇压。因此,他利用“金色蛤蟆争怒眼,翻却景州天下反”的流言给自己造势,吸引了不少民众的加入。
短短半月,黄汉麾下已聚集五万大军,攻城八寨,啸乱天下。
……
阿陈所在的曹州也是赤地千里,无数佃农约着阿陈一起南逃,都被阿陈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为由怼了一通。
他选择留下来。
不过他很快就后悔了,他家穷得揭不开锅,他已经三天没吃饭早已饿得饥肠辘辘,再这样下去,他就饿死了。
“修桥补路无遗骸,杀人放火金腰带,老子都快饿死了,那刘老爷天天纳妾,凭什么?凭什么?”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陈四难道天生就是贱命?不,我不服!”
陈四越想越气,抄起家里的斧子,怂恿几个暴脾气的邻居去抢粮食。
刘大爷家正办喜事,院门大开,哪晓得这帮恶徒突然杀进去,眨眼间便屠光了整个刘府。
陈四与一帮兄弟吃着刘老爷家的酒肉,搂着刘老爷的妻妾,心里那叫一个爽。
今日,就是我陈四崛起之日!
陈四吃饱喝足之后便打开刘老爷家的府库招徕饥民,很快便吸引了不少流民。
之后他便带着他们“劫富济贫”,从抢地主到攻打州县府库,阵势越搞越大。
相比陈四、黄汉两人,张平开场即巅峰。
张平本就会些“道法”,他眼见大周到处都是起义军,索性一咬牙决定也要干一番大事业。
他头裹黄巾,创建太平道,大力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很快就聚集了一些党众。
就这样,张平巧妙地利用宗教手段来收拢人心,赢得了贫苦农民们广泛的尊敬和信任,并迅速建立起崇高的威望。
令人惊讶的是,仅仅在短时间内,他便吸引了数十万信徒追随。
张平和他的追随者们采取激进行动,放火烧毁官府建筑,残忍地杀害官吏士兵,并四处大肆抢劫掠夺财物。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紧邻马州的七个州以及二十八个郡县相继爆发战乱。
黄巾军士气如虹,锐不可当,其势力范围不断扩张,周边各州郡相继失陷,官吏士卒纷纷逃窜保命。
这一系列事件引起轩然大波,甚至震撼到大周王朝的京城。
随着黄汉、陈四、张平三人领导的起义军日益壮大,规模愈发庞大,宇文克、宇文川等权贵人物再也无法坐视不管。
他们焦虑不安,最终决定纷纷派遣大批军队前去围剿镇压这几支起义军。
双方展开激战,大周朝廷军虽战力不俗,但却如同按下葫芦浮起瓢怎么剿杀都剿不干净。
大周朝廷自此陷入泥潭之中再也无暇他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