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不凡的头,被素知心的双腿夹住,不能动弹。卓不凡绝地反击,伸出套着铁指甲的手指,去点素知心的要害大穴。
素知心赶紧闪避。卓不凡趁机挣脱束缚,一个云里翻腾,飘飘然落到两丈开外。
刚才,卓不凡与陆步玄幻联手对付素知心。两人配合得很不好,互相妨碍,互相掣肘。此时,卓不凡单打独斗,反倒比两人联手威力大了十倍。
素知心与卓不凡,又缠斗了十几招,棋逢对手,不分胜负。
卓不凡问了一句:“你真是素知心吗?如果是真的素知心,我在他面前,连二十招都挺不过。”
素知心急躁,忽然从袖子里,挥出一团白雾。
卓不凡用天龙八部掌的掌风,将白雾推回去。不料,素知心身法诡异,忽然间,出现在卓不凡的背后,一掌击在其后背上。
卓不凡站立不稳,向前疾冲,钻入自己推过去的白雾中。
白雾内,飘有剧毒。卓不凡的眼睛,立刻睁不开了。这一下,落了下风,被素知心吊打。
转瞬间,素知心的苍穹神剑掌,剑气纵横,在卓不凡身上,留下十来处剑伤。
卓不凡浑身是血,捂着眼睛,自分必死,痛苦地说:“素知心,没想到,我会死在你的手下。素知心,怛罗斯之战前夕,你拯救突骑施公主,惩罚许霜刃,亲自砍断许霜刃的两根手指。我对你心悦诚服。怛罗斯之战,大唐军队惨败,天下人都说你叛卖唐军。我不信。我认定你是冤枉的。”
素知心冷笑:“到现在,才想起来摇尾乞怜,为时已晚。”卓不凡眼角流血,傲然自辩:“我不是摇尾乞怜,我只是就事论事。你后来滥杀无辜,堕入魔道。我为天下杀你,没有杀成,恨恨于心,不能化解!”
素知心嘴角流血,走过去,从地上抄起卓不凡的草莽龙蛇剑,走到卓不凡的身边:“卓不凡,你也不必恨恨于心。我这就把你的心挖出来!”说罢,双手握剑,向下刺去。
正在此时,儒家老和尚大步进庙,看到四散躲避的香客与和尚们,也看到了素知心与卓不凡。
老和尚将一粒佛珠弹出。
佛珠旋转着飞出,直取素知心的手腕。
素知心感到飞来的劲风,挥剑一挡。
佛珠力道雄厚,竟然透过剑身,打在素知心的腰间。
素知心吃惊,明白遇到了高人,暗想:“我体力不济,走为上策。”想走,却被老和尚拦住了去路。
老和尚武功虽高,但很少干预江湖事,经验少,又仁慈忠厚,没有奸心诡计。他没能抓住时机,痛下杀手,而是佛口慈心,想劝说素知心放下屠刀,皈依正道。这就给了素知心喘息的机会。
老和尚双掌合十,慈悲说道:“素施主,你曾经名震华夏,素有侠名。昨日无悔,为人所羡,今日无情,为人所厌。看来功名利禄,都是虚空,不能长久。”
素知心一边喘息,一边说道:“昨日羡慕我的人,和今日厌恶我的人,是同一群人。这些人积毁销骨,诬我清名。我已经杀之大半,送他们去了阎王殿。”
老和尚悲天悯人,说道:“可惜都是人中翘楚,世上豪英,最终盛年横死,壮志心胸化为柯梦。”
素知心冷笑:“他们少年凶横,做了游侠,杀人无数,中年从戎,征战沙场,多少敌军将士死于他们的刀锋,多少人,因为他们成了孤儿寡妇!杀人者,被人所杀,我不过是替天行道!”
老和尚说道:“素施主,你也知道杀人者恒被人杀。你连日来,杀戮无数,早晚有一天,被人所杀。”
素知心气息渐渐调匀,手拄着宝剑,抗声说道:“如老和尚所言,人都有一死。陆浑也好,吴画佛也罢,都难逃一死,即便不被我杀,也会老死病死,难逃那一日,过不了那一关。上天残忍,不叫人长生,总给人一个必死的结局。我杀了陆浑等人,不过顺应天意而已!这说起来,我功莫大焉!”
老和尚说道:“素施主,万事皆空,不要执着于贪嗔痴,不要记挂仇恨,不要堕入魔道。”
素知心大笑,说道:“老和尚,你也说万事皆空。既然万事皆空,最终都归于虚空,那你还念经做甚?你还做什么道场?你还做什么皇帝的替僧?你说万事皆空。每个人都会归于虚空,陆浑、吴画佛这些人却心怀执念,放不下喜乐荣华。我亲手打碎荣华,扑灭虚幻,杀了他们,让他们归于虚空,这岂不是度了他们?我这是菩萨行!”
老和尚见不能说服,便决定武力解决,说了声:“我佛慈悲”,步步沉重,走向素知心。素知心双脚点地,翻了跟头,在半空里双掌推出,运真气推向老和尚。
老和尚长须飘飘,坦然推掌相接。素知心用的是阿修罗王掌,掌风中带着腥甜的血气。老和尚用的是纯正的佛派内功,光明正大,浩荡浩瀚。两人手掌相接,两股真力势均力敌。
素知心翻飞斜飘,退回数步,说道:“老和尚,你手掌里也沾染了血污了!你的佛法破防了!”
老和尚低头看看手掌,果然沾染了血迹,再看看素知心的双掌,不知何时涂满了陆玄幻的血。素知心大笑:“我用陆玄幻的血,破了你的佛法。”
老和尚仍然从容不迫,与素知心战在一起,接连过了十招,最终大袖飘飘,一掌拍在素知心腹部。素知心被击飞,撞碎了一尊佛像。
老和尚双掌合十,说道:“佛法正大,绝非巫术所能破防。施主,不要误入邪道。”
老和尚酷爱儒家,言必称孔孟,现在为了度化堕落的灵魂,不得不引用佛家词语。
素知心翻身而起,冷笑道:“老和尚,你将我推到佛像上。佛像碎了。这是你的罪过!你身为佛子,却要毁坏佛像!”
老和尚并不懊悔,从容一笑:“佛像不过泥胎而已,佛祖在我心头,而非大殿泥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