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风采 > 第137章 谁对又谁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再次回到实验室,朱雄英想着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一氧化碳,火碱,他就应该变成甲酸钠。

朱雄英看看酒精灯,在看看烧杯,在看看木炭,无语道:“肯定哪里出了问题,我就不信了。”

早上的露水顺着熊大的刀鞘滴下,熊大像一个石头雕像一样,一动不动,眼睛望着远处微微发白的天空。

大门被推开,雄四走了出来,后面跟着朱雄英,伸个懒腰道:“通知焦玉,实验室里记录整理一下,让他们做一遍,本世子去睡会。”

熊大答应着,赶来马车。

朱雄英钻进车里,熊大牵马,一缕朝阳,透过房屋的缝隙,照在马车上,慢悠悠远去。

焦玉整理完实验记录,眼睛泛红。

从失败到成功,一页页,都记载着每一次错误,像一个学走路的孩童,一次又一次摔倒,又一次次爬起来,重新来过。

最后迎着朝阳,走向远方。

平复一下心情,看着试管里的草酸,盐酸,和金属钨粉,焦玉笑笑,抹把眼泪:“白挖了两筐树叶。”

焦玉有些发呆,世子绝不会让自己平白无故去挖两筐树叶。

世子爷的意思是,提取一种物质的方法有多种,要多动手,多实验。

焦玉看着朱雄英厚厚的实验记录沉默着,自己这些人,还是太心急了,成功哪有一步到位?

没有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没有一次又一次的跌倒,成功哪能那么容易?

新材料就像碰运气,走了一万条路,都可能空手而回。

更何况,朱雄英在明知道的情况下,还失败那么多次。

明明知道,水是氢气和氧气,然而真让你去把他们分开,却真没说的那么容易。

世子爷一夜没睡,他做出来的这三样东西,若是要自己去琢磨,不知道要几个月的时间。

看上去很简单,其实,过程真的很难,难在怎么去发现。

这些人啊,犯了同样的毛病,不能静心去做学问。

这是病,要改。

一个月后,大明第一片钨钢被烧压了出来,朱雄英拿在手心里,看着泛起的金属光泽,对陶广义道:“这就是削铁如泥的东西,用它,蒸汽机的活塞钢筒,将会严丝合缝。”

最后一个活塞环,朱雄英相信,焦玉和陶广义一定可以解决,无非多炼几炉铁,大不了兑上各种合金,找一个比较合适的而已。

焦玉和陶广义沉稳了很多,揉揉僵硬的脸道:“活塞环也有了眉目,一个月解决。”

朱雄英喜道:“到时候我给你们请功。”

陶广义道:“世子爷,车床螺纹轴还是有问题,用手搓太难了。”

朱雄英点点头:“先用,然后用这片钨钢车削螺纹轴,然后换上新的螺纹轴,在车削,直到没有误差。”

陶广义拍拍脑袋:“也只有如此,锻打机是不是可以提上日程?”

朱雄英想了下道:“不急,等第一部车床出来,和蒸汽机同时做。”

朱雄英看看疲惫的众人道:“劳逸结合,大家别赶那么紧,身体累垮了,家里媳妇就便宜给别人了。”

众人哈哈大笑,朱雄英道:“晚上聚餐,让食堂准备几只羊,我给你们烤羊排!”

羊排没考好,朱标就安排人来传朱雄英。

让朱雄英回一趟金陵。

朱雄英到了勤政殿,朱元璋正在对着二百公斤的杠铃发脾气,舞的像个风车。

这二百公斤的杠铃,铸造的时候工匠弄错了,多画了个零。

看到朱雄英进来,随手丢了杠铃道:“大孙子,你怎么回来了?”

朱雄英跪下磕头:“给皇爷爷请安,孙儿想皇爷爷了。”

朱元璋哈哈笑道:“皇爷爷正准备去工业岛看看,没想到你就回来了。”

三人坐在一起,杜安送来面条,里面有些羊肉。

朱标道:“福建看来很难消停了。”

朱元璋看一眼朱标道:“不消停?死了一个王可恭,他们倒是想消停,问过咱了吗?”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道:“还是大孙子说的对,弄那么多律法,制度,

说白了就是给人性弄的枷锁,就这样还止不住他们的富贵梦,那就砍呗,谁怕谁!”

朱雄英一脸迷糊,王可恭的消息自己是一点也不知道,怎么福建死了驸马,就像福建乱套了?

朱标看到朱雄英迷惑,于是就把王可恭的事情讲了一遍。

福建有走私去查的人是邓士元,朱标觉得这事一定会不了了之,因为邓士元是朱标的人,心里有百姓,想的是朝廷,没理由和那些贪官们一个鼻孔出气。

邓士元也是这样做的,眼睛里不揉沙子。

邓士元离开广州去福州的时候,朱元璋才在奉天殿说出邓士元的名字。

毕竟在明朝交通不便利,等消息到福建,邓士元已经把事情摸的差不多了。

消息到了福建,邓士元官服一换,从暗访直接成了明查。

王可恭罪有三条,第一条是王可恭修园子,用了二公里的耕地,比一个村都大。

第二条是和当地富商、豪强牵扯不断,收赠礼品,特别是写了一首诗,歌颂汪广洋,汪广洋原来是胡惟庸上一任的丞相,胡惟庸案爆发后,汪广洋也受到牵连被治罪。

王可恭题诗歌颂汪广洋,这事政治上就不对。

王可恭是朱元璋的女婿,题诗反对朱元璋,这不就是朱雄英说的,满嘴的仁义道德,回头去吃狗屎的读书人吗?

也许不理解,说朱元璋残暴。

那反过来想一下。

若是汪广洋没错,王可恭也没错,胡惟庸不该杀。

那好了,让朱元璋去死了算了。

朱元璋死了,是不是天下太平了?

我觉得写到这,大家也明白这个问题出在哪?

有些东西不可信,特别是有些嘴里提着百姓,下手黑着呢。

就像后来的东林党,朱由检一年三百万两白银税收都没有。

李自成进京,朱由检尸骨未寒,他们就跪接李自成。

刀片子一挥,东林党送了七千万两白银给李自成。

不管汪广洋和胡惟庸,他们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要说脑子不够用,作者绝对不赞同。

他们的脑子比任何一个人都明白朱元璋要的是什么,集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