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匡胤倒是看的挺开的,但是赵构看不开呀。

他知道,不是人的这句话就是对他说的。

倒也不是怪他小肚鸡肠的乱猜测,实在是后世人提起自己的态度那叫一个无法无天。

连那些侮辱人的话都敢随意的辱骂,造一个反又怎样,简直就是完全不让他意外。

可是即便如此那又如何,后世人顶多也就只能想想而已。

反正现在的人是绝对不敢造反的,他虽然在对待金国这个问题上是一退再退,但是并不代表他没有任何权利。

没错,赵构就是这么有恃无恐。

【#千古第一——《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吗,是我写过的那个?”

正在大树下休息的王勃抬头看着天幕,闲散中带着一丝思索。

如果真的是自己写的那一个的话那应该没有猜错。

其实王勃并没有去过滕王阁,他当初写下《滕王阁序》时也是即兴创作而已。

当年滕王阁重修,在重阳节的时候邀请宾客们欢宴,而自己那时候恰巧就南下探亲路过那个地方。

那时的人们见自己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便看不起自己,一怒之下王勃便写下了那那一篇。

说实话,当自己写完后看到那一群人目瞪口呆的表情是真的被爽到了。

装完逼后的王勃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就消失不见。

倒是没有想到自己即兴创作的文章竟然也流传到了后世……

“《滕王阁序》,那倒是一篇经典之作!”

宋仁宗赵祯最是喜欢文人,他不止一次拜读过《滕王阁序》。

而每一次读都能被其中描写的壮丽景色震撼到。

那一句句单独拎出来都是绝世佳作,偏偏却凑到了一起。

王勃此人是有大才的,若是他活的长久一点的话也将是一个不亚于李太白的人物。

……

“《滕王阁序》吗?”

赵磊有一些意动。

这篇文章他当初学的时候只觉得太长了,背着他了头疼,可如今才能慢慢的体会到这其中的惊艳绝伦。

可是谁又能想到王勃在写《滕王阁序》的时候并没有亲眼见过呢。

只能说《滕王阁序》也因此而得名天下王勃实在是功不可没。

南昌的旅游局应该给王勃此人发一发广告费的。

那就决定了,下一站就去滕王阁。

趁着自己现在还没有忘记好趁机省一点儿门票钱。

【知识就是金钱,我去江西发现滕王阁景区你背诵《滕王阁序》全天免门票,直接怒省几十块。

但是我告诉你还有个更狠的,你卷自己不如卷孩子,你让孩子去背能外带俩家长。

相当于两大一小免门票。】

“哈哈,这个倒是相当有意思,背这篇文章还能省门票钱,后世人可真会玩儿!”

王勃本人直接笑了。

从来还不知道自己的文章还有这个用处。

不过后世的这些大人也真是挺够狭促的,竟然这么为难自家孩子。

……

“背那玩意儿还能省门票钱,那里不就是一座阁楼吗,有什么好看的?”

朱元璋是很不理解后世人的这些想法。

到底是什么都不用操心了就想着吃喝玩乐。

就简简单单的一座阁楼有什么好看的?

【《滕王阁序》被称为千古第一篇文。

论风景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论气魄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而且滕王阁也非常值得去参观。

里面有一个科举展,就是这里哈,你还能看到古代人打小抄的这个原件。

那字儿小的一个手指头能盖住半页书。】

大宋某地,一个读书人看了看天上又看了看自己面前的那一小张纸,突然变得有些沉默。

如果仔细看的话还能看得到那一张纸上密密麻麻都都是一小个一小个的字。

所以自己这侥幸心理是真的不能有了吗?

天幕上那样的小抄都能发现,那自己的这个是不是有些太明目张胆了?

随后书生就有些恼羞成怒。

……

大唐,李白目光平静的看着天上。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真想见见此人!”

就凭这一句也能够让李白引为知己了。

【然后还有一个圣旨的展厅。

再有个好玩的,大家看电视剧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很多人以为断句是奉天承运,因为沈阳以前有个名字叫奉天嘛。

但是你来这儿你就看到他的断句是奉天,承运。

那如果说沈阳朝阳它是满清的发源地,然后有个名叫奉天,那你觉得清朝时期的圣旨提到这俩字情有可原,但是你看这还有一个明朝时期的圣旨。

仔细一看也是奉天,承运。

他是这么一个断句,好多电视剧都是错的。】

“连这个都能读错,这合计着也还好吧……”

朱棣十分纳闷儿。

奉天,承运,不是向来都是如此吗?

怎么连这个都能读错?

“或许是咱们的圣旨都没有像后世的那些标点符号隔开吧。”

朱高炽倒是一下子就想到了原因。

主要是厚实的那些把一句话隔开的符号倒是挺方便的。

一目了然。

或许他们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来。

【像很多谣言说雍正得位不正是他自己篡改了圣旨。

这是谣言啊,说把传位14阿哥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

把那个“十”那个字给改了。

都是扯的。】

乾清宫中,在场的所有人一下子都被惊住了。

主要是这后世人说的实在是太过离谱了。

他们满清的继承圣旨可是和这些汉人的不一样。

他们满清的圣旨都是满蒙汉三道圣旨,而且每一道圣旨都会交给不同的人,只有等到三个人拿着三道圣旨一起打开。

所以后世人说的这个圣旨被改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如果汉文被改的话,那么满文和蒙文又怎么改?

康熙也纳闷儿了。

这老四到底是得罪了多少人,竟然最后成为了皇帝也还落得个一个得位不正的名声。

不用想康熙都知道这其中肯定有他的这群儿子的原因。

不过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老四着实是一点儿人缘都没有。

但凡有一点儿人缘也不可能会有这个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