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开房车去摆摊,卖着美食到处窜 > 第128章 谁啊?买这么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话今朝》一行人将全部素材拍摄完成后便回到了菌子基地门口。

一行人吃着腊肉炒菌子,喝着菌菇汤很是满足。

“万老板炒的这菌子我再吃一个月也会觉得腻。”

“可不,你看碗里只见香,不见油。”

这些天,万亿在炒制菌子方面愈发熟练。

在煸炒腊肉释放油脂的过程中将菌子过油,她还进行了一些微妙的调整。

待菌子的粘液和水分被充分煸炒干后。

万亿会额外加入一道工序:将菌子和腊肉分别滤去多余的油脂。

尽管这道菜香气四溢,但如果频繁食用,对油量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这一额外的翻炒步骤,不仅保留了菌子的香味,还成功减少了油腻感,让天天食用的人更觉得清爽些许。

“视频都剪好了吧?一会拿给梁叔先看看,没有问题的话,今天七点就发出去吧。”红姐吃完第一碗,给自己盛了碗海菜汤。

只见碗里海菜在汤中轻盈飘舞,仿佛水中的精灵。

而芋头则沉稳地躺在碗底,散发出诱人的光泽。

送入一口芋头至嘴中,芋头煮至软绵滑嫩,舌尖一用力就化开在口腔中。

‘水性杨花’(海菜)的鲜嫩与芋头的绵密相互呼应。

既有清新之感,又不失醇厚的口感。

“好,小汪说车已经修好了,他明天早上开车回来接我们。”

前天救援队到达后,很快便拉到了维修中心,今天全部素材已经拍好,几人也已经约好明天便可以离开山里。

“这么快啊,还真有舍不得....”

“谁不是呢,这些天多有意思啊,光给陈大爷喂鸡鸭我都快喂出经验了。”

“王大妈的家的猪我也喂了啊,都快下崽勒。”

很快,圆桌上的众人便陷入沉默。

众人在乡亲们家借住,叨扰了几天不仅和主人学了不少生活常识,也瞧见了不少新鲜事。

“嗨!以后有时间大家多回来看看就行了。”

饭后。

伴着璀璨的星空与虫鸣,十几人围坐在村里的一家院子内。

在仔细检查细节和画面后,负责运营的红姐便在多人注视下点击了「发送」按钮。

尽管团队一行人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众多嘉宾的采访历程,但这次菌子基地之旅却与众不同。

他们因‘意外’留在了山中,得益梁叔的善良和热心帮助,在山间暂住。

而万亿的美食更是引出了梁叔的动人故事。

使他们深深沉浸在村里的热情和田野山间的淳朴生活中。

这则视频不仅是团队对这片山水的热爱与向往的分享。

更是他们个人视角下的情感流露,向大众展现了一个别样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

十分钟,这则视频已经渐渐有了点赞和评论。

三十分钟,视频评论已经过千。

一小时,热度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在这生活浮躁的日子里能看到这么清新的视频真的好治愈啊。】

【爷爷讲的故事是真的吗?种菌子在哪里啊?】

【视频里炒的菌子看起来真的好好吃啊,真想知道在哪里啊。】

【简直是世外桃源啊,想爬山了。】

【我竟然有些看不出这视频的主角到底是谁。】

是山的风景、是村里的人、是腊肉炒菌子的美味、是梁叔的动人的故事、是乡间追赶鸡鸭时的笑容....

【看得我好想去爬山,马上出发。】

【我也是,原本想在家里躺尸的,看了视频只想出门走一走看一看。】

【我决定了今晚就吃炒蘑菇。】

......

第二日。

“这里是十一份菌子,和五份包浆豆腐。”万亿将打包的食物递给红姐。

按照昨晚的预定,万亿一早醒来便开始制作。

“谢谢谢谢”红姐接过食物放进车里,见其余人还在和乡亲们道别,她将万亿拉到一边细细叮嘱着:

“我看天气预报明天要开始降温了,你虽然在车里做饭,但早晚温差还是要注意。”

万亿应声点头道谢。

“对了,之前专门为你炒菜录的视频已经剪好了,我发你。”话罢,红姐便通过面对面传送将剪辑好视频发送了过去。

专业人士拍摄的视频就是不一样,这条腊肉炒菌子的视频比万亿之前更为清晰,看上去很像一部‘美食记录片。’

“一路顺风。”万亿弯着眉眼祝愿道。

“摆摊顺利昂,常联系。”

短暂相拥后,众人与万亿挥手道别。

......

“我去,红姐我们上热搜了!”

《对话今朝》全体成员在回程的路上便打开各平台查看昨天的视频。

后台显示,评论和点赞已经全部显示99+。

豆音平台此时也出现了热搜词‘去山里走走吧!’

不但如此,还有不少大V进行了大量的转发和点评。

后台私信除了问山里的具体地址,还有问梁叔菌子基地的联系方式,来意皆是为了买菌子。

作为首发的平台,豆音的点赞量此时已经到了80万+,其余平台也已经突破二十万。

“红姐,这些问梁叔联系方式的怎么处理呢?”

红姐沉思了片刻回道:

“我先给梁叔打个电话看下梁叔平时是怎么销售菌子的,山里的地址可以在评论区回复置顶一下。”

......

菌子基地。

办公室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预定菌子的订单络绎不绝。

不到两小时,整个基地的菌子已经被预定出去了平常两倍的量。

三小时后。

前来拉货的卡车便已抵达门口。

“啊?摘菌子?早上不是刚摘了么,姓万的小姑娘也用不了这多吧?”

“啊?不是姓万的小姑娘买,是别人?”

“全都叫上啊?谁啊?买这么多?”

“知道了,我喂完鸭子就过去,行~叫上老李。”

张大爷作为村里有智能手机不离身的人,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接线员”的重任。

每当菌子基地需要村民们上山采摘菌子时,张大爷便会敲响村子里的那枚古老的「铁铃」。

随着‘叮铃叮铃’声音响彻村间。

原本还在喂猪喂鸭的大爷大妈们随即加快了手上的动作,迅速集结,准备前往菌子基地开始工作。

“老李,摘菌子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