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天的努力,一共制造了166支中折式霰弹枪。每支枪配了6枚12号霰弹和4枚独头弹。不是王振华不想多制造一些霰弹,关键是铜只有这些。
中折式霰弹枪制造完的第二天,一众游击队员将霰弹枪送去县大队了。
王振华刚刚轻松两天,张招娣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当家的,今年咱家的地种什么?”
王振华听见要种地,立刻化身黑人问号脸,疑惑的说:
“我还要种地?”
张招娣理所当然的说:
“咱们李家坡家家都要种地,咱家有6亩地,你说是种玉米还是种地瓜?”
王振华心想:
【我倒是想要种土豆,但是我不会啊!两辈子都没种过地,我都想大喊:臣妾做不到啊!】
于是王振华说:
“我就没种过地,招娣你会种地吗?是不是要雇一头牛,否则如何翻地起垄?”
“那倒是不用,村里没有牲口的多了。大家都是老爷们拉犁,老娘们扶犁。家家两口子都是这么干活的。”
王振华惊恐的看着张招娣:
“招娣,你不会是将我套上拉犁吧?”
张招娣无辜的看着王振华:
“总不能我去拉犁吧?你看看我这小胳膊细腿,再看看你这虎背熊腰的身材。好吃好喝养了一冬天,不就是留着春耕的时候出力的吗?”
【这娘们看着可不像好人啊!她是想将我当老黄牛使唤啊!不行,赶紧想办法。这个地谁愿意种,谁去种,连一个拖拉机都没有的地,我可种不了。】
王振华思虑至此开始劝道:
“招娣,你看咱们家也不以种地为生。一共就6亩地,咱就不种了。你看队长家今年似乎也不种地了,他家地今年是怎么处理的?”
“我听说,队长家的地,是村长找人给种的。到秋收的时候,给队长家分三成粮食。”
王振华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将地租出去吗?三成也比较合理,和后世的地租差不多。于是王振华说:
“要不咱们也找村长将地租出去?我就不是种地的料,从小到大就没有吃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种地这么累,我也不忍心把你累着了。”
张招娣还是有点舍不得,纠结半天才讲:
“那你去找村长说,我可讲不出口。男人在家,地就不种了,这也太丢人了。”
王振华倒是无所谓,痛快的答应:
“不用你管了,就是不种地,也饿不着你和孩子。我这就去找村长。”
到了村长家,王振华对着村长李长海说:
“村长叔,我听说队长家的地是你找人种的。我家招娣不是也有6亩地吗?我也不是种地的料,看看您能不能也找人帮忙种一下?”
村长李长海得知王振华的来意后,干脆的答应了:
“找人种肯定是没有问题,但是咱们要提前说好。这三成收成是地租扣除后的三成。这里虽然是八路军的根据地,但是咱们种地肯定是要缴税的。”
王振华立刻保证道:
“这点您放心,咱们就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来。不知道咱们村都种什么作物?”
“一般都是小米、高粱、玉米和小麦,也有种地瓜的,振华你是有什么想法?”
王振华对着村长说:
“村长叔,乱世什么都没有粮食重要。这时咱们就不应该考虑卖钱和好吃,而是要考虑产量和能不能填饱肚子。
咱们李家坡,按照这个趋势家家都会有余钱。现在小鬼子当道,秋收小鬼子一定会抢粮,到时候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粮食。”
李长贵点点头认同道:
“我再和你会计叔,村里的老人商量一下。人命关天的事,大家应该能听你的意见。不出意外的话,咱们就种玉米。”
“其实土豆也可以,这种既能做菜,也能做主粮的高产作物也十分合适种植。”
王振华回了家,摆脱了种地的麻烦的王振华是一身轻松。
结果大家知道王振华家的地不种了,一个个开始嘲笑王振华。弄的张招娣头都抬不起来,这两天都躲着大家走。
到了春耕时,家家起早贪黑。结果王振华一家还是没有躲过去。村里杂七杂八的事情都让王振华去处理。给东家送一个种子,给西家修一个农具。这个农忙季节王振华一点都没闲着。
这年春耕刚刚结束,村里来了很多人。有穿八路军衣服的,有的仅仅戴一顶八路军的帽子。李二牛也在队伍中间,手里还抱着两个瓦罐。
王振华仔细寻找,也没有看见二狗子和顺子。这时王振华心已经沉入了谷底。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虽然这些诗句不断从王振华脑海里冒出来,但是身边人就这么消失了还是让王振华难以接受。
所以王振华只是目送这些人先是到了二狗子家,后去了顺子家。心情沉重的回到家,发现张招娣和两个孩子还没回来。
等张招娣回来,王振华问:
“八路军走了吗?李二牛是回家了,还是跟八路军走了?”
张招娣回答:
“八路军已经走了,李二牛也回自己家了。”
“给我炒俩菜,来四个馒头,我去找李二牛喝点。”
“当家的要不你先拿着酒,厨房还有盘花生米你也带着。先去看看李二牛,我将菜炒好了,再让大宝给你送过去。”
王振华想想,觉得没有什么不妥,于是说:
“菜多炒点,给家里的留出来。我吃啥,你们娘几个就跟着吃啥。”
提溜着酒瓶子,端一盘花生米,王振华就向李二牛家走去。
到了门口,王振华大喊:
“队长,在家吗?”
李二牛推开门,红着眼睛显然是刚刚哭过。看见是王振华来了:
“振华你来了,赶紧进屋。”
王振华拿起手边的酒瓶子,看着李二牛说:
“队长,咱们晚上喝点。我让招娣再炒俩菜,一会儿大宝就能给送来。”
二人一杯酒下肚,王振华就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这一战一定很惨烈吧!队伍的牺牲大不大?”
李二牛红着眼睛说:
“小鬼子就不是人,春耕的时候还他娘的强征劳工。游击队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敌人小鬼子一个小队有50多人,二鬼子一个连有160多人。我们三营,那时有260多人。
还好是夜间突袭,话说夜间突袭咱们这个霰弹枪,居然比步枪还好用。我们牺牲了50多人,就消灭了敌人,解救出了所有劳工。
但是小鬼子反应很快,坐着摩托车、汽车和铁甲车就追了上来。
尤其是铁甲车,重机枪的火力是真的猛。二狗子和顺子都是牺牲在铁甲车的机枪下。最后还是大家一起用爆破筒,才将铁甲车给炸了。
为了掩护劳工,我们和小鬼子追兵交战一天。直到天黑,小鬼子应该是害怕咱们夜袭,主动撤退了。”
一边吃饭,一边喝酒,李二牛一边絮叨:
“这个霰弹枪这次真顶大用了,要是没有你发明的霰弹枪和这些武器装备。我们就不可能是小鬼子的对手。
其他的不说,就是铁甲车,按照以往的经验,咱们在这就得死几十人,然后用炸药包和集束手榴弹炸。
结果这次,咱们投掷一轮爆破筒就给它炸了。”
直到喝多了,王振华也没有想起来问,他们游击队什么时候变成三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