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借助秦漠的一点名头,买卖越做越大。
一年来,祁阳就在全国开了好多大型珠宝首饰店。
祁阳挣着银子了,也不吝啬,对秦军的赞助也越来越多。
而唐晓晚在他的珠宝店股份也越来越多,腰包儿也越来越鼓。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
自从上一场小雨之后,一直没有再下一滴雨。
河里的水位在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阳光炙烤着大地,天热的都能把人晒掉一层皮。
秦军的棉衣都做完了。
天虽热,秦漠还是让人提前把棉衣发到士兵手中。
同时通知手下,所有村民确保每家每一个人都有一件厚棉衣。
同时三令五申的下达命令:
“哪家要是把女孩儿的棉衣给男孩穿,直接抓进大牢,而且会一直有人在巡查。
这一招果然奏效,让好多老人收回了私心。
秦漠感觉到了,灾年真正的来临了。
打头阵的就是干旱。
干旱即将结束的时候,地龙翻身了。
接着就会大雨夹雪,然后就是寒流。
这该死的灾难步步紧逼。
秦漠觉得别的都能挺过去,就怕地龙翻身这一环节。
老百姓大多数没条件,住的都是年久的旧房子。
虽然让人通知再通知,土坯房屋一定要加固一下,特别年久的老房子更要加固。
勤快一点的人家听话就做了加固。
而懒散的人家给自己找了个借口:
“这些人没事造谣玩,朗朗乾坤,哪里有地龙翻身。”
而秦漠最担心的就是这些人家,如果地龙翻身的时候,房子倒塌再把人砸到里边。
大人自作自受,可孩子无辜啊!
而自己总不能家家帮着固定房子去。
一开始秦漠着急上火,嘴上都起了大泡。
唐晓晚知道后劝解道:
“一个人掉水里了,你递到他手边一块木板,可他就是不接着,你能怎么办。
说难听点的,就是良言难劝该死鬼。
到时真有事时,先紧着孩子救,有些人,得为自己的懒惰买单。”
秦漠听后,心情果然开朗了许多。
华夏帝现在已经没有能力,派大量士兵攻打秦漠了。
只派三万将士守着通往京城,离襄阳最近的一座城门口,试图阻止秦漠的大军前进。
秦漠也不着急,也不出兵,就这样耗着,双方倒是相安无事。
兵力够用,秦漠就派士兵,穿着统一服装按村子大小派去不同人数在村子住下来。
没事巡查,有事就上去帮忙,也是为以后备个不时之需。
各村里正也在士兵的带动下,合力在村里盖了个加固型结实又抗寒几间大房子,又每个屋都搭了个火炕。
没几天,房子落成,烧炕烘干。
众人都笑了,这样的房子,除非地龙站起来,不然怎么翻身都不怕。
去年秋收时,唐晓晚早早就和负责人说过,用人、畜的粪便可做肥料。
还可以用山上腐叶底下的土,臭水沟里的泥都可以做肥料。
勤快人家上边怎么要求就怎么照做。
懒散的人家嗤之以鼻,自己种这么多年地,怎么不知道烂泥能做肥料。
有勤快的村民,虽然河水少,但还是尽量挑水浇浇土豆和青菜。
村民扒开土,这个时候土豆已经有小孩拳头大小了,再坚持坚持就能多收获些。
这时有的人家就傻眼了。
傻眼的这些人家基本上都是把土豆当菜吃掉的人家。
没剩多少土豆种子,也就种了二亩多地,一大家子,怎么够吃。
别的庄稼是指不上了,大多数都已经枯萎了。
在对比一下土豆,明显比别人家小一圈。
这时他们真的是着急了。
都互相埋怨,男的怨女人不会过日子,女人怨男人没本事养家。
世上从来就没有的就是——后悔药。
转眼已经到了七月中旬,雨还是一滴没下,太阳还是火辣辣的。
地里的秧苗儿,都已经彻底的旱死了,河底也仅仅剩下一层浅浅的水。
里正一直不让村民吃井水,先可着河水喝。
直到河水有些浑着,里正才松口,可以吃井水了。
这时就看出村里深井的好处了。
一个大村子,两口水井搞定。
村民看土豆是不可能再长了,怕时间长在土里再捂坏了,家家都顶着烈日,忙着扒土豆。
几天下来,基本上家家都干完活了。
这期间,好多村子都有丢土豆的现象。
其实,各村大家心里都有个大概的嫌疑人。
不过没抓到,没证据,也没办法。
丢土豆的人家,女人站在大道上骂了小半天,也就不了了之了。
土豆丰收的人家,脸上都笑开了花儿。
虽然说今年干旱,土豆没有去年大,但是也算一个丰收年,一家人吃饱,没问题。
转眼又一个月过去了,井水也都下降了很多。
里正要求家里有年轻力壮的人家,去附近的大坝挑水喝。
井里那些水,留给家里没有壮劳力的人家用。
唐家,郑家,傅家也派人赶着马车、牛车去帮各村村民送水。
这时,好多穿着统一衣服的士兵出现了。
他们有的用水桶帮村民挑水,有的用水囊装水。
只要能装水的东西,他们都会带上,能多带回来一盆是一盆。
有聪明的人家,家里早就备上了好多干柴。
在有些士兵的提议下,找个结实的墙,外边用木头搭一个棚子。
把干柴都放到里面,防止潮湿,因为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有雨雪。
如果柴不干,再有寒流,后果可想而知。
各村里还有一波士兵,帮村子里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砍柴,搭棚子,各个村子忙的不亦乐乎。
大家知道,预言里干旱过后还有更大的灾难,大家害怕的同时,心里也暖成一团。
不管怎样,秦王没忘记咱们,这些兄弟们一直和我们同在。
有秦王在,众兄弟在,底气就在。
老百姓都抱着这个信念,和这些士兵相处的如同一家人。
而这些士兵,守着部队里的纪律。
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不吃老百姓一口饭。
每个战士都恪守着军队铁一样的纪律,守着自己的本份。
让这些老百姓愿意相信秦王,也更拥护和支持秦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