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秋收慢慢的结束,原本在家中忙着收割粮食的农夫便马不停蹄的换上武装,拿上长剑,跟随着队伍朝着秦军各地军营走去。

伐楚之战已经迫在眉睫了,大秦也不再有任何的掩饰,几乎就摆明了告诉楚国,我要讨伐你了!

在原本的历史之上,因为伐楚、伐魏之战的胜利,为了压制一下连灭两国威望的王翦,嬴政选择了让李信去领兵伐楚。

而初出茅庐的李信则很明显有些轻敌,妄言领兵二十万便可一战灭楚。

嬴政选择了相信李信,放弃了王翦提出的领兵五十万的建议,而是选择了让李信领兵二十万有余伐楚。

而最后的结局在历史之中已经一目了然了,李信伐楚失败,二十余万的秦军只有数万人逃回了大秦,其余皆都被楚国杀死或俘虏。

最后嬴政不得不低下头,重新请王翦出山。

由王翦领兵五十余万,亦步亦趋的建立堡垒,压缩楚国的防线,逼迫楚国与大秦决战,最后一战功成,击败项燕领导下的数十万楚军,从而灭亡楚国。

在历史中,嬴政是因为担心王翦的威望太高而选择了李信,从而导致了第一次伐楚之战的失败。

但是这一世不一样了,因为苏阳的存在,现在嬴政的威望早已经是无法动摇的了。

几乎整个天下人都相信,嬴政便是上天认定的天命之主,否则的话苏阳这位天命之人也不会选择嬴政了。

再加上嬴政一心想要一战功成,从而建立无上帝国,成为苏阳口中的新一代人皇。

因此,在这一次的伐楚之战中,嬴政从一开始就打算一战功成。

因此在大秦朝堂之上,商讨着由何人主导伐楚之战的时候,嬴政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让王翦领兵,让李信他们作为辅助共同领兵五十余万,南下伐楚。

随着大秦的战争机器开始运转之后,各种消息便陆陆续续的传到了楚国。

当楚国上下得知大秦准备起兵的消息之后,便立刻便知晓是朝着他们来的。

毕竟现在整个中原大地,能让大秦起兵五十余万的国家也只有他们楚国了。

齐国、燕国不过撮尔小国罢了,十来万秦军便能够灭亡他们两国了,何必要动用这么多的军力。

所以,秦国的目标便只有他们楚国了。

对此,楚国上下其实心中早已经有了一些预想,只是没想到秦国来的这么快。

当初楚王与苏阳在沛县商谈之后,楚王便回到寿春,加强军备,防备秦国,只不过在楚国上下看来。

因为伐魏之战的原因,秦国至少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来休养一下,他们应该还有一段时间。

因此,这一段时间,楚王在楚国内部也发起了一些改革,希望可以将楚国几乎快要分崩离析的情况扭转一下。

楚国与其说是楚王的天下,更不如说是楚王与诸多贵族世家共同执掌的天下。

楚国内的几大家族,像屈家、项家他们手中拥有的土地、士卒其实并不比楚王手下的实力差多少,他们的自主性也不弱。

在平时,楚国发起战争一般情况下是由楚王起旨,然后诸多家族派出他们的家兵,共同讨伐。

这样的好处就是楚王身上的压力小了不少,毕竟要养的兵少了许多,更多的士卒都是由各大家族在养着。

不像大秦朝廷需要养着数十万的士卒,楚王只需要承担十余万士卒就够了。

平时来看,这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放在现在这么一个大争之世,这个国策的缺点就完全暴露了出来。

那就是楚王手上并没有太多的兵力,那些各大家族手中的家兵、士卒完全不受到楚王的控制。

哪怕是现在需要与大秦之间进行一场国运之战,楚王依旧得跟国内的各大家族进行商讨、交易,才能够让他们派出他们手中的士卒。

要知道可不是所有的家族都有那么长远的眼光,有不少家族可不愿意将他们手中的力量给交出来。

若是在给楚王他们一些时间的话,或许楚王还有时间来扭转楚国内部的局面。

只不过可惜的是,大秦并没有给楚国改变的时间。

那边的楚国还没来得及进行改革,这边的大秦就已经准备好伐楚了。

见此情况,楚王心中虽有些无奈,但也只能去面对。

此时绝不能让楚国发生任何的动乱,否则的话,估计还没等到大秦的士卒来到楚国,楚国自己就崩溃了。

作为楚王的他只能与国内的各大家族进行讨论、交易,希望他们可以派出一部分的士卒来由项燕统领,来守卫楚国。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国内的几个大家族还算有点长远的眼光,他们也知道他们现在的财富、权势全都是依靠着楚国这个国家才获得的。

一旦楚国没了的话,那么他们的权势、财富将瞬间消失不见,毕竟大秦可不会承认他们这些人,哪怕是承认也不会任由他们享受这么大的权势和财富。

因此他们纷纷派出了家族中的家兵,一时之间也凑出了二三十万人,加上之前的十余万人,一共四十余万楚兵北上准备抵挡大秦的讨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