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新战国七雄 > 第130章 换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元1661年晚春时节,历经半年多的漂泊之后,大唐使团回到了思念已久的故乡。

没有什么盛大的欢迎仪式,刘仁轨等人低调返回了北京,第一时间觐见了敬爱的大唐皇帝陛下。

昔日的乾清宫,而今的紫宸殿前堂,李二喊来大唐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听东归的欧罗巴观风使汇报工作。

“如此说来,那俄罗斯是难以对满清起到牵制作用了?”听完刘仁轨所述欧陆诸国情形后,李世民问道。

“确实如此,陛下。”刘仁轨答道:“那俄罗斯沙皇彼得致力于西方,北伐瑞典,南攻奥斯曼,对于亚洲,不过是放任一些哥萨克自行开拓。”

“而且,即便俄国有志于东方,也不可能派遣大军出征。清国龙兴地界离俄罗斯核心地带太远了,糟糕的道路、恶劣的环境,根本无法支撑成建制军团,而一些散兵游勇也不足以对清国形成重大威胁。”

就远东那些烂地,如果不是皮毛贸易能带来些收益,就是耐寒的老毛子也不会去喝西伯利亚的冷风。

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带领俄罗斯融入欧洲文明世界的彼得大帝又怎会有兴趣把目光投向这里。

看来指望沙俄给满清添麻烦,减轻一下大唐北部国防压力是不现实了。

还好铁木真把大帐移到了开平,有蒙元在,康麻子大概也没这个心思开辟第二战线。

“陛下,您先甭说了。”那边程咬金大嗓门嚷嚷起来:“这什么法国、英国、普鲁士、俄罗斯啥的,您都问了一圈了。一些极西地界的番邦,风俗如何,国家怎样,和俺们有啥关系?”

“要紧的是那火枪大炮啊!炮就算了,现下只有工匠,不见成品,那不用火绳、一分钟三发的燧发枪还不赶紧让俺们开开眼界。”

李二凤瞪了这无理的黑厮一眼,意识到自己失言的程咬金脖子一缩,马上认怂,脸上堆起谄媚的笑容,清澈的小眼神中满是无辜。

李世民扫了一眼殿中诸将,一众人等俱都是满脸期盼。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帅嘛,谁个儿不对新式装备感兴趣。

“罢了,便不扫你们的兴致了。”李二凤又瞟了一眼打头的程咬金,这心眼贼多的黑汉还在那装孙子。

“走,带你们去试枪!”

大唐帝国的元帅们跟着天策上将来到教场,现场观看新式燧发枪的精彩演练。

来自法兰西和德意志的雇佣战士卯足了劲头向老板展示欧陆老兵的高超枪技。

几轮速射下来,硝烟还未散去,清醒认识到新式武器巨大价值的唐帝国将官便一窝蜂地冲向演练场地,拿起步枪开始比划。

搞不清楚状况的欧洲士官们一边努力在雇主面前表现专业能力,一边小心翼翼地照看着,生怕不熟悉枪械的唐国将军发生事故。

李世民倒是没有表现得那么猴急。接过侍从们递过来的武器后,在裴行俭的指点下,太宗皇帝很快熟悉了燧发枪的使用技巧。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李二发自内心地赞叹道:“有了这物件,清国的鸟枪都可以拿去当烧火棍了。”

“可不是嘛!”老程不知何时又来到了太宗皇帝身边,老脸上依然挂着貌似憨厚的笑容:“不说那射速,单看威力,就不是鸟枪能比的。鸟枪那细管子,不过三钱重的弹丸,抵个什么用,七十米破甲都费劲。”

“还贼不方便,牵着个长长的火绳,一点都不利索。”

“哟,这会儿嫌弃上了。”试完枪的李积回转来,听到程咬金大放厥词,开口嘲弄道:“当初是谁对着这鸟枪大夸特夸,说是绝胜弩箭的?平日里出门打猎都要带两把,随时换着玩耍。而今有了新欢,就把旧爱给忘了。”

“嘿嘿,这可不一样。”程咬金也不见恼,仍是一副嬉皮笑脸的惫懒模样:“以前俺只敢说绝胜弩箭。今个,我得换个词。此物一出,以后弓弩皆无用矣。”

“以前那火绳枪只是个备用的物件,俺打猎主要还是靠弓箭。但是从今往后,我老程再出门,就只带这件宝贝了!弓箭啥的,都可以丢进兵器库里收藏起来了。”

两人这么说闹的功夫,李靖也过来了。这位大唐军神倒是一脸严肃:“陛下,我们的军器监又有新任务了。”

李世民嘬了嘬牙花子,一脸无奈:“这两年,户部为了铸造大炮鸟铳拨付了大把的钱粮,打造了几十门大炮,三万支鸟铳。工匠们才刚刚熟悉了流程,铳炮交付速度越来越快,而今一切却都得从头来过。”

李靖安慰道:“也不至于这么严重。那已经造好的大炮鸟铳还是能用,无非是性能差些。而且这燧发枪与火绳枪铸造方式相通,后世的大炮也并未改进太多,工匠们上手定然要比先前容易得多,明年大战发动之前,足可赶制出一批来。”

“这个朕倒是不担心的,不说多,一两万支燧发枪,上百门低磅野战炮还是能造出来的。朕所虑者,乃是钱粮啊。”李世民苦笑道。

这个却不是李靖等人擅长的了,只得装作没有听到。

“也不知道七世纪位面适合航海的大帆船造好了没有,可得早点去日本,把那佐渡金山、石见银山给占了。日后还要去美洲,多带些金银回来。”太宗皇帝心中寻思着。

正沉浸在财务自由畅想中的李世民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喊来刘仁轨问道:“购买的这批枪械,可有被清人察觉?”

刘仁轨回道:“陛下,那燧发枪统一装入箱子里,清国人并未多加留意,大概是当成了采购的欧陆特产。”

“那数百名佣兵和工匠呢?这么显眼的一群人过境,满清就没有警惕?”李世民接着问道。

“这些日子以来,多有寿元将近的欧陆贵族来东方寻求上帝赐福,其中有几位跟随使团一起。那些佣兵工匠便扮作仆从遮人耳目。”刘仁轨解释道。

“而且,即便知道此事,清国也未必会多在意。清人以天朝上国自居,鄙夷外邦,朝臣多闭塞,只知儒家经典,不论其他。”

“那什么康熙皇帝没有把三卷天书公开吗?”李世民诧异道:“还有东京城里诸子论战,难道就没有清国士子参加?”

“清国境内确实没有天书踪迹。”刘仁轨老实答道:“不仅如此,便是清国八皇子汴梁城中为夫子所鄙之事也未流传开来。”

“以小族临大国,自当愚民为要。”李二凤轻笑道:“这样也好,我唐国先行更换装备,给他们一个惊喜。”

“却不知其余诸国又是何等光景?”李世民看向右手边的宰相。

褚遂良会意,揖礼答道:“秦国地处内陆,难与诸国沟通,未见其行;蒙元亦然,只是听说从准噶尔处学了大鸟铳和骆驼炮;清国自恃重炮之威,并无师夷长技之动作;宋国虽然遮遮掩掩,但从细作探到的消息来看,其火器当是师从满清。”

“至于南边的两个,汉国得地利之便,遣专人赴欧洲学得铸造之术,眼下已于佛山等地开办铳炮厂;明国江南地界本就多有西法传入,虽未听说朱家皇帝遣使西方,但也在大肆铸枪造炮。”

“当然,无论汉明,其所出产的,都是火绳枪。此世界虽然燧发枪早已现世,但技术尚不成熟,发火率欠佳,西夷诸邦步兵并未普及。”

“好好好,”听到这消息,李世民很是开心:“这李淳风真是朕的福星啊。要不是太史令求道之心甚坚,朕又怎会派人万里迢迢沟通欧陆,得此神兵利器!”

“朕当重赏!还有使团诸位爱卿,俱都功劳卓着,需依例升迁!”

看着正在兴头上的太宗皇帝,刘仁轨忍不住泼了一盆冷水:“陛下,我军的先发优势怕是维持不了太久。”

“先前各国只是自史书中知晓欧陆诸国崛起之势,并未过于重视。”

“但而今东方开天门之奇事已传遍西方,诸邦浮海而来者不知凡几,久而久之,欧洲之先进火器必然扩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