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大军上岸之后,便以倾轧之势向着牛渚矶进发】
【岸边的元军于是一字排开,架起兵刃,使得朱元璋无法靠岸】
【就在进退维谷之际,常遇春从甲板上一跃而下,冲入元军之中,挥矛便刺】
【元军哪里见过这如同野兽般的常遇春,纷纷向后倒退】
【此刻的常遇春好似吕布在世,元军没有一合之将】
【很快,元军的防备便是被豁开了一个大口子】
【朱元璋的大军此刻也顺势登岸】
【猛攻之下,直接占据了两处险要之地】
【休整两月后,大军再度进发,接连攻克江宁、集庆】
【最后,在应天站稳脚跟】
……
东汉末年
刚刚杀完一队前来劫掠的匈奴,吕布正准备好生歇息,突然听到光幕之中熟悉的名字。
这不由得让他抬起头颅,正好见到常遇春尽情杀戮的场面。
“常遇春,是个猛将,但与布相比,还是差远了些。”
握着沾满蛮夷之血的画戟,吕布孤傲的脸上闪过一抹自信,淡淡说道。
……
隋朝
杨广见到这般骁勇善战的将领后,对于朱元璋竟是产生了一种羡慕之情。
“孤不久后便要征讨高句丽,希望我的将士们也能如那常遇春一般,浴血杀敌!”
……
【到了此刻,朱元璋才算是入了那张士诚、徐寿辉等势力的法眼】
【但是,朱元璋却并不担心他们会前来剿灭自己】
【根据他的分析,刘福通乃是他的屏障,他与韩宋朝廷也有着联系,不必忧虑】
【张士诚与徐寿辉虽然拥兵百万,但这两者都是一丘之貉,没有雄吞天下的野心,不足为虑】
【至于方国珍,他离应天太远,也不会派大军出征】
【于是,朱元璋便将矛头对向了那南边孤立无援的元军】
……
朱元璋的这一番推论也是引得许多谋士的认可。
春秋战国时期
鬼谷子看似闭目养神,实则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一张宏伟的势力图,其上的排布,恰如朱元璋所说。
“料敌之事,成竹在胸,善矣。”
……
汉朝
张良、陈平、萧何三者也是对着光幕有圈有点,显然,朱元璋的判断深得其心。
……
武周
狄仁杰双目如鹰,在听完朱元璋的陈述后,微微点头后,又有些疑惑:
“能洞悉时局,此人乃帝王之材,不过,他一个乞丐,如何……”
……
【至正十六年,大将徐达、邓愈率大军出征,连下江南诸地】
【另外,朱元璋此前派遣使者与张士诚交好】
【然而张士诚不领情,扣押使者后,攻打镇江】
【于是,朱元璋又攻占了原属于张士诚的长兴、江阴等地】
【长兴、江阴乃是张士诚的门户,被占据之后却没有能力夺回】
【这也使得张士诚从此之后,只能偏安于沿江一带】
……
“看来上天眷护两次的张士诚,这次被抛弃了。”
“谁还记得张士诚可是高邮城的战神啊?连脱脱都被他打败了。”
“只叹这张士诚鼠目寸光了,两处要塞被占,朱元璋也算是没了后顾之忧。”
见到张士诚的好运被朱元璋终结后,一些人由衷地发出感叹。
……
【之后,朱元璋又向着南方继续扩展】
【期间,涌现出一批批奇才武将】
【因此,东南地界大多为朱元璋所有】
【此时,朱元璋又去拜访了徽州城远近闻名到达儒士朱升】
【朱升早就猜到了朱元璋前来的目的,那就是如何夺取这天下】
【于是,他便建议朱元璋发展兵力,储存粮食,莫图功名,等待时机】
【有了高人的指点,朱元璋原本想要在应天府称帝的念头瞬间消散】
【他仍旧以韩林儿为帝,明面上听从韩宋政权的指挥】
……
秦朝
嬴政不怒自威的面庞之上也是浮现一抹笑容:
“有时候寄人篱下,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笑着笑着,他便是回想起了先辈们都发展历程。
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到最后横扫八方的大国,秦国也曾屈居人下。
……
【不过,就在朱元璋安稳发育的时候,陈友谅篡位成功】
【接着,他率大军攻占了太平路】
【并且扬言在不久后,夺占应天府】
【陈友谅先是找到蜀地的明玉珍,请求他与自己一同消灭朱元璋】
【明玉珍早就在蜀地称了王,且与朱元璋没有仇怨,自然不愿意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果断拒绝了陈友谅】
【于是,陈友谅便又将橄榄枝伸向了张士诚】
【张士诚乃是盐民出身,精通算计,从来不会让自己吃亏】
【他举双手赞成陈友谅,但是又不发兵援助,想要当那捡漏的渔翁】
……
“陈友谅竟是如此直接,树朱元璋为敌吗?”
“或许,陈友谅也是明白,放任朱元璋不管,日后必成祸患。”
“不过,谋权篡位的名声不太好,他也没有什么盟友,朱元璋至少不用腹背受敌。”
……
【虽然陈友谅没有寻到援军,但至少不会有人相助朱元璋,这对于他来说,有利无害】
【况且陈友谅的兵力比朱元璋多出十数倍】
【他对手下放出豪言壮语:
“我与朱元璋相比,一百万对十几万,优势在我!”】
……
汉朝
刘邦见到如此悬殊的对比,也是想起了曾经在巨鹿大放光彩的项羽,不禁说道:
“这朱元璋能有项羽之勇么?”
……
【面对陈友谅的大军压境,朱元璋的将领们信心全无】
【就连一向沉稳的朱元璋,也是第一次心慌起来】
【不过,当他看向周围的臣子时,突然发现一人闭目不言】
【此人,便是明代诸葛亮——刘伯温】
【于是朱元璋便将刘伯温单独召见,询问他是否有破局之法】
【刘伯温这才开口说道:
“一场战争,还未开始便心生怯意,不可,以后若再有未战言降者,当斩。
陈友谅乃骄兵,其率百万之师,必然狂傲,我们只需设一伏兵,冲散他的阵营,则战可胜矣。”】
【朱元璋听后,也是点头佩服,依计而行】
……
曹操在见到这一幕后,眼眶也是湿润起来。
曾经在官渡的时候,奉孝也是这般劝谏他,提出十胜十败论,振奋了军心。
可如今,故人不在,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