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战贞观 > 第218章 李恪来访(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程砚是询问的语气,可是无论是程砚还是吴王李恪都知道,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

“是不是朝中最近出了什么事情?”程砚好奇的询问道。

“嗯,起先是各个工坊附近都出现了一批闹事的人出现,之后在朝堂之上,各个世家的代表人物纷纷向父皇上书,说是朝廷兴建的各个工坊,存在着与民争利的情况。”

“说是工坊的出现,使得百姓不再以耕种为先。可是农桑乃是国家根本,朝廷允许各个工坊的存在,就是倡导大兴商业,从而产生农与商本末倒置的事情。”

“父皇虽然不愿意搭理他们,可是若是让他们每天这样吵闹,父皇和太子有觉得十分厌烦。”

“他们身份敏感,而你又是一个不怎么管事的。若是此时将你招进宫中,那么那些世家大族的矛头,则会立即指向你。”

“没有办法,父皇和太子只能让本王这个闲散的来找你询问计策了。”

听了吴王李恪的话,程砚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工坊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工坊附近百姓的收入,还没有和各大世家势力范围之内的百姓形成鲜明的对比。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工坊日趋成熟,再加上大唐军事实力的保证之下,使得大唐对外贸易的次数和范围逐年加大。

这些条件,无不是将处在拉大百姓间的贫富差距。

“不患寡,而患不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只是,唐皇李世民向自己询问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程砚一时之间也没有特别好的建议。

只是,对程砚来说,若是不能够好好的处理好麻烦的话,那么就只能处理好制造麻烦的人,也就是了。

“若是陛下提议兴建学堂,适龄儿童必须进入学堂学习,不知如何?”程砚提议道。

吴王李恪听了程砚的话,用一种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向程砚。

“你这是什么眼神?虽说你是吴王,可是相信陛下是不会不允许我和你进行友好的武艺切磋的。”程砚被吴王李恪看的心中发毛,威胁着说道。

“你说的简单。难道你不知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道理么?”吴王李恪没好气的说道。

“为什么不能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呢?”程砚反驳道。

“对于世家大族们来说,他们之所以能够形成,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文化的传承。”

“因此,他们对于文化传承的事情,就十分的重视。不是和他们有着亲密关系的人,是不可能从他们的手中拿到书的。”

“即便是从他们的手中拿到了书。可是,很多时候,看到的内容也都是这些世家大族们曲解出来,对他们本身有利的文字。”

“因此,大多数他们本族的人员,在学习了之后,在这些人的眼中,家的利益,永远是要比国的利益要大的多。”

“同样是这个原因,在他们家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产生矛盾的时候,他们首先选择维护的是他们各自家族的利益。”

“伯言,你不会不知道我李唐皇族本身就出身陇西世家吧?”吴王李恪反驳道。

程砚翻了个白眼,然后说道:“我不否认皇族是出身陇西世家。”

“可是事随时移,如今皇族拥有整个国家,那么所考虑事情的方式就不能够是想原来作为世家时所思考事情的方式了。”

“正所谓: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只有皇家拥有更多以大唐利益为根本利益的人,皇家才能够更好的统治大唐。”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陛下有的时候还需要考虑他所推行的政策是不是会因为过分损害世家大族的利益,而使得政策难以实施。”

“或者各级官员在推行政策的时候,阳奉阴违,将原本是好的政策,在推行的过程之中,被各级官员给曲解,最后演变成为害民的政策。”

吴王李恪不敢置信的说道:“怎么可能?难道我皇家的刀锋不利了么?”

听到吴王李恪的话,程砚一下子就笑了起来。

“大王,你不用怀疑这个事情的真实性。事实上,这种事情,最近就发生过。若是没有各大世家的话,你现在也做不了皇子,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外戚。”

“额……”听了程砚的话,吴王李恪虽然不知道程砚说的是什么事情。可是,程砚幸灾乐祸的表情就说明,这个事情一定和自己有关。

“伯言,你说的是什么事情?本王怎么不知道?”吴王李恪询问道。

“大运河!”程砚也没有继续卖关子,直截了当的说道。

“这个和大运河有什么关系?难道你说的是前隋开凿的大运河原本是一个好的政策,可是就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各级官员的使坏,才造成了后面百姓不堪忍受而纷纷起兵造反的么?”吴王李恪不敢置信的说道。

“虽然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辱骂前隋炀帝,可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所提出的许多政策,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存在。”

“只是,前隋的炀帝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他太心急了。”

“同样,也是这个原因,使得在他推行政策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民力,一味的考虑速度。从而使得被各级官员钻到了这个漏洞。”

“尽管如此,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大运河的建立,对于沟通南北,存在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听了程砚的话,吴王李恪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对着程砚郑重其事的躬身一礼。

看到他这个模样,程砚赶紧避开,笑着说道:“你这个发什么神经?好好的为何拜我?”

“虽不愿意承认,可是前隋炀帝毕竟是我的外公。对于你能够如此公正的评判他,我只能以此来谢你了。”吴王李恪郑重其事的说道。

“其实,你并不需要这样。这些年来,一直坚定地站在你的身后的那些大臣,其实很多人都是感念前朝炀帝的恩德。”

“虽然他们是在好心办坏事,可是不可不说的是,他们对待前朝炀帝,都存在着一份感激。这也就从侧面说明了,前朝炀帝之所以会亡国,起最大的原因,并不是出自他自己,而是因为他太想消灭各个世家了。”

“若是前朝的炀帝,能够像陛下这样,徐徐图之的话,那么许多事情就能够改写。只是历史就是历史,从来都不存在“如果”这两个字。”

听了程砚的话,吴王李恪陷入到了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