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共享女配怪奇事件簿 > 完结感言或者说废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是我第一篇写得这么长的文。以前的文最长只有30万,这次的字数简直是突破性的。

我以前言情只写过同人,从来没写过原创,所以这篇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处女作吧。也因为这样,在选择世界观的时候,我选择了现代背景。因为这篇文选择了自构的灵幻世界观,现代背景至少一些日常生活不需要解释,毕竟灵幻那侧需要解释的实在太多了。

我从小就很喜欢灵幻喜剧,非常喜欢林正英的僵尸系列。林正英所拍的灵幻电影一直在求新求变。民俗和流行文化结合、中西碰撞、传统法术和科幻的碰撞,这些尝试都有过。并不是所有尝试都是成功的,但是至少很有趣。

直到现在,《驱魔警察》的斗法都让我印象深刻,后来的同类型影视作品也好,文学作品也罢,没有哪怕一部能让我觉得超越的。

包括我自己,也不能。

鬼魂的概念非常古早,几乎可以说是伴随着中国文明生长的。它的存在实际上已经构成一种观念史,而不是一种恒定的产物。即使是现代对鬼魂的认知,实际上也是不同年代的层累构成的,而不是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因为我从小就对灵幻题材感兴趣,所以接触志怪小说也很早。我大概是小学读的《聊斋志异》,后来陆续读了历代的各种志怪小说,所以很多时候对于灵异和玄学网文里的“自古以来”有点无语。你古到什么时候?能说一下吗?

但《聊斋》我整体感觉是并不喜欢,因为太多书生跟女鬼、妖精(不管性别)的故事了,每一篇套路化又很明显。

与之相比,《聊斋》不写书生跟女鬼、妖精的故事时,我会觉得更好看。所以,我把很喜欢的《金世成》当成《华电工档案》那一整个系列番外的构思起点。

《金世成》不算《聊斋志异》名篇,我大概说一下内容:

一个叫金世成的二流子忽然出家了,成天装得疯疯癫癫的,自号为佛,并经常吃屎。是的,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吃屎。但是这种奇葩行为让很多老百姓就觉得他是真佛,把他供奉起来了,不断给他送财物。后来有个官员知道这件事,把他抓了起来,打了一顿。老百姓就奔走相告“佛遭难了”,然后把他救了出来。

所以从一开始,《华电工档案》的基调就被定下来了。那就是一些主要跟灵异无关,可是很多人以为有灵异的群体事件。

但是这些群体事件不能太早,因为直到民国,官方依然是公开支持一些迷信行为的(例如求雨之类的)。就我查到的材料而言,蛊女在民国时期甚至被官方收监过,因为他们相信下蛊是真的存在的。

在建国后,破除迷信的行动有很多,但与此同时,迷信导致的群众事件也有很多,所以我把目光集中在这些事件上面。

《华电工档案》系列,除了最后的《狐总管》,其他都是根据现实事件改编。

为什么我要写这个呢?

因为我要给这个故事一开始仿佛一个普通现代都市的理由。

最初的最初,我只是想写一个灵幻故事。这个故事的女主自始至终都是夏夏,但是她一开始也是不知道鬼魂的存在,所以这里得给一个理由。

如果大家都知道有鬼,以现代社会的习性,很多防身知识应该是要普及的。但是我不想写这种世界观,所以设定里就是普通人认为没有鬼。

为什么没有鬼?因为官方刻意隐瞒了。

很多文都会写官方隐瞒这些东西,但是基本不给出任何理由,好像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我认为不是这样的。你看现在各种科普那么多,这东西假如能危害人类,为什么不科普,让大众有一些紧急应对措施呢?

秦朝官方就有《日书》,里面有很多指导普通人防鬼的小知识,要求基层官吏传达给民众。难道堂堂现代社会,还不如死了两千年的大秦吗?这合理吗?

不合理。

觉得合理的,你去看看兵马俑同意吗?

所以普通人不知道,必然有不能知道的理由。

那么第一,灵异事件对人造成的伤害,并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严重,一般情况下都有官方控制之下。

第二,跟灵异无关但造谣是灵异的事件带来的危害要严重得多。

出于这些考量,他们最终决定让大众以为从来没有鬼。

所以《华电工档案》系列,是这篇文很早就想好的部分,那个隔绝人和鬼的计划就叫《绝地天通》。

“绝地天通”是个出自《国语》的典故,大概就是上古神人交流很容易,神民杂居,后来有了职官系统,神的事有专门的宗教官员管理,人的事就让世俗官员管理,从此宗教和世俗就分开了。

这当然是他们自己认为的“绝地天通”,实际上这个典故并不是已经发生的事,而是一个正在进行的故事。

你看看我们的过去吧,直到七十年代,其实迷信依然占主流,八十年代这些迷信观念才真正意义上开始消解。

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邓启耀教授在做巫蛊的田野研究的时候,依然看到许多迷信观念顽强生存着。

现在也能看到有些东西在换一种形式卷土重来,因为宗教信仰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只要人有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后都有可能遁入对无形力量的求助上。

但是环境毕竟不太一样了,因为社会发展了,许多人更相信世俗的力量,所以无形的力量没有以往那么强大。当然,一些以往的无助的点不再重要,虽然别的一些点依然没有解决。

例如我一个月赚的钱为什么这么少,无解的,还是拜拜财神吧。

所以财神是现在最受欢迎的神,什么瘟神之类的,就逐渐没落了。

正文和《活娘娘》那个番外里出现过的三霄是江西传统的痘疹女神,信仰曾经遍布各地,她们的庙宇也被称为天花宫。可是你们现在看,江西还有多少人信呢?剩下的天花宫好些都因为天花被消灭改名了,三霄都转岗去保平安了。

所以这篇文的背景就是,从先秦时期开始的“绝地天通”的故事,在现代的延续。

说这么多,也只是想说,“绝地天通”是一种世俗力量的需求,是人对把握自身命运的追求。所以本文的华电工,在数十年前果断地选择了绝地天通。

有人提过这不对,但是这个得看各自的立场。不同的人的理念是不一样的,我无意作出评判,但我想《华电工档案》那个系列,说了很多普通人的绝地天通的需求,这也是他们作出决策的起点,他们也不能说拍脑袋就想这么做。

所以在这篇文里,跟现实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对鬼神的理解和态度也在变化。

我读了那么多志怪小说,读了那么多相关材料,是非常深切地觉得很多观念其实是变动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纵向的、横向的,都有。

许多对于鬼神的看法和描述,自古至今是一直在变动着,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大家在灵异文里见到的模样。实际上这些东西,也是在林正英等人的创作上进行层累,最后构造而成的。

这也是我的创作这篇文最想表达的东西之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一直在发展的。

表现在灵幻题材里,大家对鬼魂的认知也应该是变动着的。

这样的刻画林正英是做过的,虽然受限于时长只是浅浅点一下。但是现在的灵异文那真是基本不考虑这个,就算加入了直播元素,给人的感觉始终还是世界是凝固的。

我想看,所以我写了。

也因为这样,这文的灵异框架非常地不传统,因为我借了一些很古早的、但是大家很陌生的点来进行现代化解释,解释不通那就量子力学。

科学本身是一种方法论,科学讲鬼嘛,在本文里就是正常的。

后来因为一些比较有求生欲的想法,这篇文变成了多小说世界融合的背景,但是绝地天通跟认知发展这两个设定跟新背景很契合,就保留了下来。

不过因为这个世界观调整,所以夏夏的设定被调整了一番,君君的原作我也做了详细设定,后来因为喜欢君君,也写了君君故事的大纲。但是灵幻我写了这么多字,暂时不打算写。

最初的夏夏,真的是个单纯的法师学徒,而且她的故事会更侧重学习和冒险。

这也是我写这篇文一开始最想写的点:学习。

为什么我会想写学习呢?因为现在的主角都不需要学习,但是我喜欢看别人学习啊!

所以一开始这篇文夏夏的学习过程我写得很细。

后来发现有人真的在学,还有个人仔细问了我修行要点,我紧急进行说明,并把后面的学习过程全给取消了。

你们有些人真的太有好奇心了,我实在不敢写了。

与之配套的,就是以王姥教,或者说夫人教为原型的整个法术体系。

为什么我会选择夫人教,很大的原因就是它的传承比较完整且丰富,仪轨侧重武科很有观赏性,而且材料非常多,田野研究里有人把他们的科仪本都给附在书后了。我是全都看过,觉得很有意思,所以就用了夫人教。

陈靖姑是胡建的本土女神,但是她的信仰曾经扩散得很远,对整个东南部的法师体系影响尤其深远。

在我们岭南地区,她影响主要在北部,那边的夫人教跟普庵教结合得比胡建更紧密,这也是为什么这篇文里,顾老爷子和萧老头那么熟。

因为萧老头设定里所信仰的那一支原型就是普庵教。

一个田野研究说在岭南,主要是我们客家人有夫人教和普庵教,但是我没有在粤北生活过,所以我根本不知道那边传播情况如何。我们这块主要还是佛教影响比较多,南无佬我感觉应该是有很深的佛教分支影响,很可能是普庵教影响得比较深,但是他们原本是哪个教派的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我为什么要那么详细地刻画仪轨,实际上是因为我觉得这些东西太少人写了。

那段时间我在找灵异文和玄学文看。总体来说我对现在的玄学文的体系是很遗憾的,有些更是离谱到极点。

有一篇非常红的玄学文,作者自称是行家,后面还写了个所谓的科普。那篇科普实际上基本上是从网上抄来的,写得漏洞百出,但一堆人奉为圭臬。

还有篇非常多人推荐的玄学文,一开始就写女主是民俗学本科毕业,我觉得无可厚非,结果很过分的是,下一秒,女主死而复活,就能看到别人和鬼怪的血条,她打怪根本不需要知道原理,只需要对着血条-1-1-1-1-1-1-1,其他人只需要在那里齐呼女主nb就行。

你过分了啊,这算什么玄学文?你怎么不直接写游戏文啊?《我的治愈系游戏》主角都直接进游戏了,但人家都没你家女主那么像玩游戏。

这篇文怎么好意思划拉进玄学文的啊!

然后就很想看有具体仪轨过程的玄学文。

但实话实说,现在会写一下过程的,都是写出马的。

然后还给我看到了有作者打着自己是真正出马弟子的名号来给人收钱算命的,竟然还有人信,癫啊,这世界怎么了?这个癫佬作者还一直在那里说法师都短命、横死、六亲缘薄、断子绝孙。

你是不是有点离谱啊?

就算我个人认识的法师太有局限性,但是田野研究里有非常多的统计,人家可真不是这样的。九十年代都一大堆七十往上的,而且基本上都是家庭传承,你还想怎么样啊?

然后我就发现,好像没人写过南方的法师体系。

很多人会把南方师教整个都归入道教里,包括师教早期研究也这么认为,认为是民间道教。其实这些教派的弟子,很多认为自己是巫,自称是巫,许多仪轨也是非常古老的巫祝传承。虽然道教和佛教都对他们有影响,但大多影响力并没有深远到可以称呼为道教或者佛教。

他们也有人曾经自称巫教。这点遭过一些现代学者的痛骂,认为巫是不可能有教的,只有道士和尚才有资格有教。但是首先,宗教的定义就有很大的争议。

最窄的,就是我的教是教,别的不是,就算是,那也是异教、邪教。

宽一点的,就是大教是教,或者官方批准的是教,小教或者官方不承认的不算。

但这里就有个问题,那你们这些学者,还研究什么民间宗教呢?你们加了那么多定语,最后还是要回到宗教这两个字上来。

最宽的,那就广了。按泛宗教的理论,内娱那可真的是宗教林立,因为明星崇拜在这个概念里也算是宗教。

明星崇拜算不算教姑且不谈,但是民间宗教其实是需要正视的。

你不能因为人家不剃光头觉得不能进佛教,就全都扫进道教里。甚至有些学者在论文里把人家普庵教称呼为佛教的火居道士。我都想查询一下作者的精神状态。

实际上这些民间教派都是被道教高功道士指着鼻子骂的。

所以最后种种胡思乱想下,就有了非常详细的仪轨描写和南方民间教派的描写。

许多仪轨存在移花接木、删改,咒语很多是在不同仪轨里进行集句,一部分是在原咒语基础上进行删减,还有一部分是改编的,还有一部分是自编。

在番外我也加入了一些少民原始宗教的刻画,实际上少民的宗教也很丰富,但是研究也基本留在上世纪了。

还得吐槽一下,实际上这些少民大多明显就是自己的原始宗教,可是还是有一小部分学者看着人家留着头发说应该就是道教吧。

我都想说道你个头,你这么能圈地,那些高功道士肯认吗?

总之,整个南方有非常丰富的法师体系,可惜篇幅有限,只能根据现实进行少量改编,给大家呈现一部分样貌。同时也很遗憾没把巴蜀地区的端公戏、跟江右的傩仪写出来。

实际上我也觉得这些东西不该都让我来写。因为本地人肯定比我更了解这些东西。像端公戏现在是非遗了,娱神因素已经明显削弱,巴蜀的朋友我觉得是可以去了解一下的。最好你们写一下,比起写文我更喜欢看文。

最后说下这篇文的遗憾。

最大的遗憾就是中间因为一些奇葩,那会儿很想早点完结,所以砍了很多内容。

砍掉的这些内容并不是没有影响。因为苏小小整个角色就完了,人物厚度基本不存在。夏夏和娇娇两个人的感情进展本来也在这里面,就是夏夏怎么从不想接近娇娇,到把她当作亲人看待这个过程,就因为去掉的剧情没撑起来。

先说林娇娇这个角色吧。

前期很多人都在骂她。但是整体上来说,我觉得团宠文很多作者都是年纪很小的,写出来的主角实际上完全是小女孩。各种情节基本都是悬浮的,因为作者生活经验真的不多,那种对爱的认知也是小女孩式的幻想。

所以我对林娇娇的真实性格设置就是小女孩。

不要只看她的外表,要看她的心理年龄。

林娇娇这个名字也是这种文的典型Abb式,这个bb以娇娇、软软、绵绵之类的常见。

我一开始想过要用什么名字。一开始就确定姓林,因为看着比较像女主的姓。那几个常见名我最后选了娇娇,是因为“娇”字是岭南名字里的常用字。

夏夏对她反感跟她前期的表现有关,而且也有一部分的惧。林娇娇在窗外出现那一幕,好像吓到了好些人。其实夏夏也是被吓到了。

所以夏夏不愿意接近她。无奈林娇娇需要一个家长,78所一直要夏夏充当这个家长。

但是娇娇对夏夏是非常依赖的。

这里或多或少有点吊桥效应在。她被夏夏救了,而且她有种小动物式的直觉,夏夏不是坏人。当然,更重要的是,夏夏长得非常好看。

她跟团宠文一样,是有点颜狗基因在的。

删掉的部分,是她遇险自救跟夏夏救她的部分。也是在那一次,夏夏忽然意识到,娇娇真的只是个小孩。而且娇娇长得跟夏夏养母像,她天然就占了优势。

夏夏对她心软是必然的。一开始我想让她们维持不近不远的关系,后来发现真的不太可能。因为夏夏意识到娇娇只是个小女孩以后,她会不自觉地照顾她。

因为娇娇是养父母的亲女儿,现在对她不算坏,看着又是个小姑娘,而夏夏是个成年人,她会认为自己有照顾她的义务。

苏小小我之前说过是捏他的传说中的苏小小。

传说中的苏小小,一开始在诗歌里是没有身份的。因为她那个描述,没有任何倾向性。后来就说她是妓女,再后来被李贺写进诗里,她就成了一个经典女鬼。

这篇文里的苏小小,一开始设置就是,她是个很普通的善良而努力的姑娘。因为意外被土伯附体,大家都对她非常警惕,而且因为土伯在她命里住着,也有很多人认为她就是罪魁祸首。

苏小小一开始只是觉得自己单纯的倒霉,也没把周围的一些事跟自己联系起来。可是逐渐地,随着大家的态度逐渐转变,她也开始自我怀疑。

后面她会被孤立,会产生自我厌弃,面对家庭的追问,她也只能隐瞒,只能一个人扛着。

也是在那个时候,夏夏是在想办法解决土伯的。沈白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对苏小小有一些怜惜。

后面才是进鬼域唤醒嫫母。

但是中间她自我怀疑这部分都给删掉了。苏小小这个人物厚度不够,这是我最遗憾的地方。我对不起小小啊!

而沈白跟她的关系,我发现很难写出下一步。因为真的就缺了那么一点点。这一对没成,确实是改了大纲以后导致没法写的。

之前一直有人问能不能写苏小小的番外。我不好回应这个问题。原定她是有番外的,大概是她和沈白逐渐产生好感的番外。但是现在大纲改了,没有这一部分铺垫就没法写了。

最后是宋初雪。

她的名字是因为“初雪告白的恋人会永远在一起”这个不知道哪里起源的说法。看着是很浪漫的名字,但是你看看她原文的经历,实际上更像个反讽。

她其实是个被彻头彻尾地改写的角色。因为一开始没打算把她写死,所以她设定实际上不是偏激挂的。可是后来发现这姑娘没法活。在这个世界观下,就虐文那个剧情,这人要怎么活下来?

实际上就是没法活。

她最爱的母亲是因为她才变成的植物人。无论是发病还是治疗过程导致的,实际上都跟她本人有关。

尤其是第三次手术,她根本无法正视这个事实。

加上虐文的逼迫,她几乎是陷入崩溃的。

一开始她不愿意伤害其他人,但她越到后来越扭曲,甚至是恨着其他三个人的。因为她们是可以得到幸福的,但她不能。她甚至不知道怎么让自己活下去。她也没法让自己母亲活下去。

她对娇娇她们的称呼就是“团宠文女主”、“甜宠文女主”、“灵异文女主”,几乎没怎么称呼过她们的名字,因为她在强化她们的非人属性,整个世界的人她到后来全都视作纸片人,所以杀起来没有任何心理压力。

她母亲除外,可是她母亲的死是必然的。

她不好过,所以她不想让所有人好过。

但她不认为其他人非死不可,只有自己和虐文男主才是必须死的。

宋初雪其实早就恨上了虐文,她知道自己唯一可以操控的就是自己的性命。只要自己死了,这个世界就得崩盘。因为司命实际上是灵异文里的存在,她本人不能反抗虐文,那司命很可能也不能反抗灵异文,最后是会被灵异文女主杀死的。

她最后写那些东西给夏夏,就是想让夏夏保持警惕。她相信夏夏绝对能把那个所谓的剧情全部搅黄。

但真要说,这三个原女主,实际上是围绕着三种形象来设置的。

娇娇是那个被隐瞒了真相在那里瞎忙活的人。

小小是那个背锅的倒霉蛋。

宋初雪则是发疯了的奔波儿灞。

至于夏夏,就真的是个普通的、还说得上善良的社畜。

她的善心很多人都提出过异议,但是我就是不改,因为这是非常基础的设定。善神的弟子行为要符合善神的要求,这才能得到认可,同理,恶神的弟子也要契合恶神的要求。

夏夏供奉的是陈靖姑啊。陈靖姑是妇女儿童的保护神,她的形象一直就是典型的善神,她青睐的弟子会是个心狠手辣的人?

你们也不觉得别扭啊?

夏夏的行为从一开始就展示了她有足以供奉善神的品行。

她的行为,一部分读者不认可,可是文里的临水夫人是认可的。

夏夏在前期有两次忽然觉得世界慢下来的描写,我一直没写到底是谁干的,夏夏觉得是灵异文给开的挂,但是大家可以猜一下其实是谁干的。

其实她和娇娇摔下楼梯就是一次考验。假如她有能力,她会怎么做?

她顺利地通过了考验,所以才会有顾淮的引导。

这篇文大致是这样。

写的时候其实觉得这几个女主,其实都是世界意识的打工人。但是团宠文是对自己喜欢的员工还不错的老板,甜宠文是扯淡但对所有员工还算可以的老板,虐文是想让人查询精神状态的老板,搞笑文是好像还挺有能力但容易坑员工绩效的老板。

所以假如要有主题曲的话,我希望是《半斤八两》,给打工人的歌。片尾曲则是一直觉得是《晚风心里吹》。

后面这首歌是给李秀兰的。因为她和顾鹤的故事在第一版大纲里占了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在大纲调整后,觉得还是不直接点明比较好,所以片尾曲留给她。

最后是致谢名单和部分参考资料(因为之前没有列书单,所以想起什么是什么,不太全)。

特别鸣谢:

量子力学及其创始人

林正英等灵幻电影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书籍:

《论衡全译》

《墨子》

《风俗通义》

《楚辞译注》

《史记》

《后汉书》

《抱朴子》

《本草纲目》

《说文解字》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

《太平经合校》

《夜航船》

《礼记》

《周礼》

《山海经》

《齐民要术译注》

《诗经译注》

《金刚经》

《师教:中国南方法师仪式传统比较研究》作者:黄建兴

《说剑丛稿》作者:马明达

《中国传统科仪本汇编(1-6)》编着:叶明生

《中国巫蛊考察》作者:邓启耀

《中国方术正考》作者:李零

《秦人的信仰世界》作者:王子今

《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作者:王子今

《中国古代星占学》作者:卢央

《<闽都别记>解读》作者:林蔚文

《虚实之间: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谣言研究》作者:李若建

《中国原始宗教资料丛编 纳西族卷 羌族卷 独龙族卷 傈僳族卷 怒族卷》

《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 苗族卷 水族卷》

《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 土家族卷 瑶族卷 壮族卷 黎族卷》

《破除迷信宣传资料选辑》

《怒江文史资料选辑》

论文:

《两汉的“越巫”》作者:王子今

《放马滩简中的志怪故事》作者:李学勤

《铜镜驱邪观念的心理结构》作者:包丽虹,蔡堂根

《长江流域宋墓出土镇墓类遗物的考古学研究》作者:王春委

《十二兽与十二鬼新论》作者:黎国韬

《鼗之考辨》作者:汤思雨

《流变与传承——秦汉时期“伏日”考论》作者:魏永康

《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作者:鞠熙

大家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