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所以在面对美国的参战邀请时,选择了继续保持中立,最重要的缘由之一,便是其北方的邻国正在经历着剧烈的动荡。
对于这个邻国,华夏的情报系统是一直在保持着全方位的跟踪,且对其近年来发生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因此在1917年初时,华夏方面便判断其国内局势很有可能出现大的变故,甚至会影响到这个庞大帝国的存亡。
这个状况百出的邻国与华夏之间,有着上万公里长的陆上边界线,以及巨幅的争议国土尚未解决。
若该国的局势严重失控,将使得华夏面临着极大的风险,或许也存在着难以言说的机遇。
故而在此当口,华夏更要凝神贯注,不愿分心别处。
话说沙皇俄国这个位于华夏北方的庞大帝国,如今已真正的走向了王朝的末路。
这个以军事贵族为统治核心的军国主义大帝国,早已因其自身无法从根源上解决的问题,而在内部充满了复杂且尖锐的矛盾。
这些矛盾是如此的激烈,已经多次动摇着沙皇的统治根基。
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更是这个帝国对外扩张掠夺的本质使然,沙皇尼古拉二世毅然的投入到了欧洲大战的旋涡之中。
然而战争对于尼古拉的帝国来说,却成为了一场彻彻底底的灾难。
在前线,沙俄军队屡战屡败,大片国土被德军占领,损失的军民达到数百万之众。
在后方,沙俄原本落后且极不均衡的经济,在战争中再遭全面的破坏,庞大的战争开支也导致帝国财政随时面临着崩溃的危险。
沙俄低效的国内交通还出现了严重的阻塞,运输不畅致使无论内产的物资还是外援的装备,都无法送至急需的地方,反而无用的堆积在产地和码头,甚至眼看着变质腐坏。
这一切的混乱,进一步的激化了沙俄国内的矛盾,各地不断出现动荡,并且愈演愈烈,终于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1917年3月,也就是美国就参战事宜与华夏磋商之时,沙俄国内的局势终于如同积压已久的火山一般,汹涌喷发了。
面对反抗的民众,尼古拉二世试图镇压,却连士兵和将领都背弃了他。
众叛亲离之下,尼古拉二世只得被迫退位,罗曼诺夫王朝就此宣告灭亡。
退位后的尼古拉二世,原本得到允许可以前往英国避难,英国议会也批准了此事,可谁料却被其表兄英王乔治五世因担心自身利益而拒绝。
只能继续留在国内,并度过了一段被拘禁和颠沛的生活后,最终尼古拉全家和他们的近仆一起惨遭集体处决,随身藏匿的金银珠宝也未能挡住射向他们的子弹和捅来的刺刀。
沙皇的帝国被推翻以后,这个国家的百姓并未得到梦寐以求的和平,因为掌权的临时政府决定留在协约国阵营继续战争,然而得到的却是更惨痛的失败。
民众们就这样又忍耐了大半年后,再也无法抑制的失望终于造就了又一次更为彻底的“火山爆发”,其结果就是在这年的11月间,一个全新的“红色露西亚”政权诞生了。
随后,新政权在第二年的3月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从而宣告正式退出了这场世界大战。
为了能够结束战争,新政权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向德国割让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赔款六十亿马克,以及其他苛刻的条件。
被割让的地域,涵括了原本沙俄境内的三分之一的人口,三分之一的铁路,以及一半的工业,完全是在用“空间换时间”的方式,来争取喘息之机。
可是对于“红色露西亚”和其百姓来说,他们期待的和平却并未能如愿的降临。
由于新政权退出了战争,导致这场大战的东线战场从此不复存在,也让德军得以抽调重兵转向西线,令那边的英法等国压力陡增。
协约国集团成员因此对这个新政权无比痛恨,便从《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刚刚签订时起,就开始从各个方向入侵该国。
同时他们还不断扶持各地的武装叛乱,誓要把这个新生的“红色露西亚”,扼杀于摇篮之中。
不久之后,德国和奥斯曼帝国也背弃了和约,悍然出兵侵入克里米亚和南高加索等地区,疯狂掠夺战争资源,并试图从沙俄留下的庞大遗产中分得一杯羹。
再加上许多不认同“红色露西亚”的人,特别是过去沙俄的军队将领纷纷叛乱,甚至还有由同盟国战俘编组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加入其中。
致使从东欧平原直至西伯利亚的辽阔大地上烽烟四起,带来的混乱和动荡无以加复。
对于同一事物,由立场不同的人来分别看待,总是有着不同的感受。
沙俄消亡后留下的这摊子乱局,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场深重的劫难。
可是对于沙俄曾经的对手来说,这却是一次从天而降的良机。
德国人就是这么认为的。
庞大的沙皇俄国轰然倒下的时候,正是美国对德奥宣战之际,这两件事无形中变成了对冲的态势,让懊丧中的德国看到了新的希望。
于是德军得以从东线战场抽调百万生力军,投入到西线战争发起猛攻,试图在美军形成战斗力之前,一举打垮英法联军。
德国人期待着,能够趁势迅速攻占巴黎,像四十多年前那样迫使法国投降,从而赢得这场再难坚持下去的战争。
于是,在德军“最后的疯狂”面前,协约国方面也遭遇到了开战以来最大的危机。
另一方面,沙俄的崩溃,同时也给东方国家带来了一次重大的机遇。
根据1909年华夏同英法两国签订的《关于东方国际事务的协定》,华夏承诺只要沙俄能够坚持在协约国的阵营当中,便将维持与其的和平。
可是现在,这个协定的标的方不但已经退出了协约国的战团,而且还已经消亡淡出了这个世界,也就意味着对华夏的约束从此彻底失效了。
只不过,面对当前复杂的世界局势,一向热衷于收复国土的陈沅琪反倒冷静了下来,觉得在看似出现了大好形势的情况下,更不应该冒进出牌。
所以,他一面要求国防军尽快做好各项出兵的准备,一面对外暂且保持着观望的态度,想先看看欧洲的战事究竟会走向何种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