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 第865章 孔有德的最终决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孔有德这话一出大伙们便陷入的深思之中,毕竟这孔有德说的也没错,关起门谈事也就没必要骗自己,有些吹的牛逼骗骗兄弟就得了,可千万不能把自己骗了。

他们当初以区区八九百兵从吴桥造反一路攻城掠地斩杀明朝文官武将无数,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也并不是他们本身就有那么厉害。

第一他们是吃了在登莱地区那几十万辽东难民的红利,没有那几十万辽东难民给他们当炮灰和耳目他们不可能闹的这么大。

这一点孔有德营中上上下下没一个意识到,也就是梁明伦在与孔有德聊天的时候给他复盘造反提到了这一点,才让孔有德看到了那群辽东难民在他造反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对此孔有德在梁明伦给他复盘之后也是悔不当初,心想当初要是能够好好的利用起这帮辽东难民也不至于是如此的结局。

这第二点就是明朝在山东的守备力量极为空虚,山东兵久未经战事,这也是他们一路攻城掠地如入无人之境的原因。

就如同当初义军渡河进入山西之后那也是一路攻城掠地,直到陕西援剿官兵和宣大边军南下之后才遏制住义军的进攻势头。

这第三点也就是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朝廷在对登莱叛军的问题上前期都是模棱两可的,哪怕是叛军攻陷登州活捉了巡抚那朝廷都还想着招安!

孔有德和耿仲明也是抓住了朝廷在初期阶段急于息事宁人的想法,所以一次又一次的哄骗朝廷假招安,诱杀了不少明朝文武的官员。

孔有德心里是清楚的,他能闹的这么大完全是建立在朝廷犯错误的基础之上,只要朝廷认真的对待他们,结果就是一路被关宁军暴打然后困守登州。

所以孔有德这话一出大伙们也都清醒了过来,毕竟这吹牛逼骗骗别人就行了,把自己骗了就不太好了。

见大伙们都沉默了下来孔有德便叹了口气说道:“诸位兄弟,我也知道你们心中不服气,认为咱们比那帮流寇强,所以看不起铁营那帮贼。”

“可你们想过一个问题没有?!”

“那铁营纵横北方这么多年他们没叫朝廷给灭了,相反那是越混越大,而咱们看似今年闹的这么大,可结果到现在却是惨淡收场!”

“所以说这流寇是有值得咱们学习的地方!”

“咱们要想混下去那还真的得去投靠人家跟着人家好好学学怎么在朝廷的重兵围剿之下活命!”

虽然孔有德对流寇的战斗力是保持怀疑的,但是对流寇的生存能力孔有德那是非常肯定的,尤其是听到经过梁明伦加工过的义军故事后那更是佩服不已。

现在的孔有德自认为本部的战斗力不算太差,但缺的就是流寇这种顽强的生存能力,所以这也是他决定投靠流寇的一个原因。

说到这里孔有德又叹了口气说道:“诸位兄弟啊,你们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啊!咱们出了登州之后到现在一路过来我这为粮草的事情都快愁死了!”

“每天一睁眼那就是几千人的吃喝拉撒,一闭眼想着就是弟兄们应该往哪里走,这段时间以来把老子都快给烦死了!”

“这说到底老子不是那块自己打江山的料,这还得投靠那种能够带着老子打江山的人混才行!”

这孔有德对自己还是有一个精准定位的,他很清楚自己没有那个独当一面的才能,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前半段是跟着毛文龙混,后半段是跟着孙元化混。

不管是跟着毛文龙还是孙元化那都没让他操过心,他只需要按照上头的命令带着手下的官兵去玩命就行,至于其他的就不用他操心了。

所以这就导致孔有德除了带兵打仗之外对于队伍的管理和运营能力极为的缺乏,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至于那战略规划能力基本上为零。

就拿孔有德当初从登州出兵去大凌河支援来说便能看出孔有德的管理运营能力有多差。

孔有德大概是九月份从登州出发的,一路走走停停花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还在山东境内的吴桥县,这固然有孔有德怕死不敢去辽东送人头的原因。

但归根结底还是孔有德连抢劫都抢不明白,一路从登州过去烧杀抢掠都没抢到多少粮食,导致在内线行军居然还能出现缺粮的情况!

这但凡从铁营内部挑出一个千总出来,让他带着一千号人从登州出发,怎么着都不可能出现孔有德这种情况。

所以说这抢劫也是一门技术活,而对部队的运营管理更是一个技术活,铁营运营了五六年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打粮方法和后勤管理体系,所以基本上是不会出现缺粮的情况。

而这对于孔有德来说也是他目前急缺的,他没有运营团队的经验和能力,只得依附于像铁营这种成熟的流寇集团才能生存下去。

陕西乃至整个大明朝的很多造反团队也并非是都是被官军给剿灭的,更多的则是内部运营管理出了大问题,从而导致团队解体甚至是内讧,最终走向了消亡。

就拿那王二的残部来说,郑彦夫就是因为邓梁的运营能力不行导致营中粮草不济,所以才与邓梁起了冲突最后加入了铁营。

当然,给孔有德一定的时间他也是可能摸索出一套运营体系出来,毕竟谁都不是一开始什么都会的。但是他作为登莱叛乱的始作俑者朝廷不一定会给他机会,这一点他也是清楚的。

孔有德对自己的定位那就是在前线搏杀玩命的“将”,而非是在后方运筹帷幄居中调度的“帅”。他自认为有猛将之能,但无统帅之才。

一听孔有德这话李养性就有些不服气了,在他看来那群流寇就一群泥腿子而已能成什么气候?!跟着他们混能有什么好?!

于是他便对孔有德说道:“我说将爷,您那一点比那王铁差了?!你造反之前可是登州镇的游击,我听说那王铁造反之前不过是一种田泥腿子罢了!”

“他拿什么和您比?!您何必去低三下四的去投靠这种不如您的人呢?!弟兄们是真的为您感到不值啊!”

李养性这话一出一旁的线国安便立马反驳道:“我说老李你这是忘本了啊!咱们当初不过是东江的一群矿工而已,和种田的泥腿子有什么区别?!”

“国安说的没错,英雄不问出处,那王铁如今混的比老子强,这一点咱们得承认,既然他现在混的比老子强,老子去投靠他也没什么好丢人的!”孔有德听后说道。

说罢,孔有德话锋一转便又对大伙们说道:“我说诸位兄弟,你们不要以为我去投靠那王铁是去当奴才的,只要那王铁不能满足弟兄们需求,老子一样带着你们走人!绝对不会让你们吃半点亏的!”

孔有德这话算是说出了大伙们心中最担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投靠了铁营之后他们的利益能否得到保证?!

别看孔有德手下的那些兵日子过的跟乞丐差不多,但是他们这些高级军官一个个的那都是过的老爷一样的生活。

哪怕是在吴桥的时候,他们手下的士兵虽然饿着肚子,但是他们这些高级军官依旧是大鱼大肉好不快活。

与其说孔有德是被他们这几个人裹挟的,那还不如说是他们手下的官兵先把他们这几个军官裹挟,然后他们再去裹挟的孔有德。

所以他们最害怕的就是投靠的流寇之后,没有今天这种滋润的生活,这一点才是他们最为不放心的,李养性出来反对投靠铁营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

这说到底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只要利益能够保证他们连祖宗都是可以卖的。

听到孔有德这话后李养性便说道:“将爷,有您这话弟兄们也算是放心了,不过属下认为咱们还是最好和那王铁谈清楚,入伙之后咱们究竟是个什么待遇,每个月给咱们开多少银子,发多少酒肉粮食。”

一旁的线国安也对孔有德说道:“将爷,老李说的对,咱们投靠那铁营说白了就是一桩买卖,既然是做买卖咱们就应该把价钱谈好,要卖就卖一个好价钱!”

“对!价格得先谈好!”

“咱们好歹是当过兵的人价钱不能贱卖!”

“说的没错!”

...

随后一屋子人便都开始跟着附和道。

看着弟兄们都同意投靠铁营孔有德非常的满意,毕竟从内心深处来讲他也是倾向于投靠铁营的。

虽然孔有德手下的兵是一如既往的穷,但目前的孔有德那可是手握上十万两银子的大富豪,他手下这帮人那也个个是身家过万的万元户。

对于这价钱孔有德也是想多争取一点的,毕竟谁也不会嫌钱多。

“那好!既然诸位兄弟都同意入伙这铁营,那老子就准备派人去和铁营方面联系,把这个价格给谈下来,诸位兄弟放心,老子绝对不会把你们给贱卖掉!”

...